段云羽(华东政法大学)
流动摊贩是一个从古至今存在的群体,也被称为“小商”“小贩”,在《周礼·地官》中就有“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的记载,流动摊贩是指以流动摆设摊位的方式售卖商品和服务活动,谋取基本生计生活的弱势群体。[1]摊贩治理属于灰色空间公共事务治理,其本质是空间治理,当前为赋予流动设摊行业以合法性,采用疏导区等方式弹性管理摊贩,将其纳入政府监管序列予以常态管理,实现城市形象与民生的平衡。[2]然而,目前摊贩治理的理论研究集中在分析管贩矛盾激化引发政府权力主导下空间治理理念的变化,打开了流动摊贩的生存空间,但却缺乏整体性的空间研究为流动摊贩谋取长久的发展型空间,并且在治理实践中城管部门采取的治理方式更多在于被动挽救而缺乏主动性干预,因而流动摊贩的经营质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3]加之有效的治理共同体内生动力匮乏,公共性不足难以形成,治理理念更新但治理机制还未跟进。[4]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昆明市S社区城乡接合部摊贩治理机制及困境,以公共空间建构、空间主体间关系平衡为视角,总结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关系保障—基层党组织协作的流动摊贩治理经验,为城市流动摊贩治理提供智慧。
昆明市S社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昆明主城区内规模较大的城中村之一,2020年以来,全市引摊入市、夜间经济打造等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显现成效,S社区也衍生出昆明城乡接合部最有影响力的夜市风情街,有露天摊位400余个,每日营业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从18时至凌晨6时左右,被称为昆漂栖息地,地摊经济欣欣向荣背后也存在着城市文明与人间烟火的冲突。表1为S社区夜市空间形成的过程。
表1 S社区夜市空间形成的过程
昆明市S社区城乡接合部的牵手楼房租较低,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他们聚居在此,利用接合部街道摆摊设点赚取营收。随着小吃街规模不断扩大,空间的平衡被打破。一方面摊贩为了追求优势摊位形成了非正式团体——老乡圈,先进入市场的摊主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成为老乡圈的领头羊盘活群体力量,当不属于老乡圈的外部经营者进入市场时就合伙威胁和驱逐。老乡圈地摊占据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大,与其他摊贩、周边居民的纠纷多而琐碎,熟人环境中自组织管理者与流动摊贩间关系敏感且自身缺乏恢复能力无法调解此类矛盾。另一方面,城乡接合部都有空间狭窄、公共空间资源紧张的通病,楼底拥有铺面的居民往往拥有更大的空间,他们会将自己店铺门口街道的公共空间视为私人占有空间,流动摊贩们为了争抢好的摊位,会通过与楼底铺面摊主建立“熟人关系”避免抢了铺面生意被投诉,同时也能逃避违规摆摊导致的基层执法人员的驱逐,“熟人关系”下的摊位的默认规则也形成了一定的排斥,使得城乡接合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基层执法力量联合整治,但劝说、罚款、没收财物等单一的治理手段时常引发他们激烈的对抗,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也只能短时间维持。
基层执法力量联合整治期间,城市三旧改造工作也在城乡接合部开展起来,由于社区道路规划乱、设施老旧、房屋破败内楼房密集,晚间的地摊经济安全隐患突出,市风貌提升三旧改造的招标区域中也包含了这一区域,有关土地、房屋的调查人员深入社区调查走访,加上专项整治严格取缔的态势,摊主与城管开始了猫鼠游戏,虽然夜市没有了前期的势头但夜间零零星星还是存在,居民也开始议论夜市可能迟早都要消失,距离双桥村真正拆除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外地来昆打工的异乡人对于城乡接合部居住空间的依赖及对双桥夜市的情怀被唤醒,他们开始通过网络空间表达对可能拆除双桥的不舍,回忆夜市的美好,舆论呼声越来越高,各大媒体也纷纷关注双桥夜市的发展走向,地摊经济的治理理念与社会情感之间的矛盾也考验着基层治理者。
2019年S社区展开夜市品质提升工程,基层政府着手规范夜市空间,保留夜市特色与城乡接合部烟火气,明确了夜市空间将继续保留,政府将原有的1039个夜市摊位缩减为550个,划分为杂货区和美食区,并引入了专业的夜市管理方,夜市经营空间规划上逐步规范化。然而,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密集固有的租房难管理、盗窃等治安问题在夜市恢复繁荣人流量加大后愈发凸显,摊贩生产经营空间与生活空间重叠带来的安全隐患考验着城乡接合部街道基层党组织、市场管理方、辖区派出所的治理智慧。
社区地摊经济的发展既是对物理空间的发展,也是对社会空间的发展。[5]城乡接合部地摊无序扩张,基层执法力量组织的专项整顿和联合整治维系了物理空间的秩序,但忽略了社会空间的重要意义,S社区管理者们认识到冲突爆发是物理空间功能失衡和社会动态需求矛盾的集中体现,因此管理者在夜市地摊经济治理中开始转变政策目标优化治理机制。2020—2022年期间围绕昆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出台的《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序推进引摊入市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府政策,昆明主城各区结合辖区实际,为稳定经济保障就业民生开始保留地摊夜市的烟火气、维系城市交往空间中的打工人情怀。随后,S社区基层执法也从严格取缔转变为疏堵结合,摊贩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从猫鼠游戏到软硬磨合,基层自治组织开展冲突调解时也重点关注居民反映的有关夜市布局、经营时间等问题,并将问题纳入引摊入市的时空改造中,让社区居民既做服务的消费者又做夜市的监督者,随着政策目标、执法行动、调解行为的转变,夜市地摊经济治理有效性得到提升,同时地摊转型的过程也充分体现出辖区居民主体地位。经过市场管理方和摊主不断磨合夜市最终保留了400余摊位,规范了摊位设施,包括配备消防设施、安装干湿分类的垃圾桶、统一制作商户经营使用的生产推车并在设计中注入辖区文化特色元素,让地摊丰富社区居民消费的空间,同时成为街区一道靓丽的文化宣传风景线。
一是市场型社会关系,社区引入专业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后逐渐淡出,管理方在卫生条件、消防安全等检查方面专人规范化监督,及时回应居民消费—反馈减轻了管贩关系的压力。二是互助型社会关系,夜市空间的摊贩们闲暇时互换分货源地、相互监督定价,形成合作互助关系,同时摊主们为长期经营通过低价位、好服务树立声誉稳定熟客逐步建立了信任往来。三是共同爱好型社会关系。城乡接合部闲不住的本村老人也开始拉着简易摊车摆放着手工制品、蔬菜等依靠着有正规摊车的摊位叫卖,对他们来说卖东西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夜市空间提供了交换生活故事、养老政策、育儿经验的平台,[6]促进了外来摊贩与本地居民的融合,让城乡接合部有了温度。
新一轮夜市街区优化提升工作,辖区派出所将通过综合智慧治理安装视频安防、电子门牌逐步解决出租房难管理、盗窃等治安问题,城乡接合部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有了更好的融合。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巡逻中发现,夜市空间的规划约束不能一蹴而就,城乡接合部夜市空间升级前,摊贩按“先来后到”或是和楼底铺面经营户拉关系外摆各种方式抢摊位,形成公私空间模糊的管理困难的局面。外来摊贩间抢摊位的争议主要通过本地居民的联接协调,制定于2000年以前的村规民约在摊位分配上仍在被使用着,但部分约定和规则现已不适用。于是基层党组织行动起来,遵循居民约定俗成习惯在走访中关注各主体的情感变化与合理诉求,将夜市管理的正式制度与传统习惯相融合,重修新村规民约派发到调解能人手中,通过“熟人化”非正式管理实现不同活动在同一空间内的不同时间段中有序进行。通过增加社区物理空间的安全装置,提升了夜市消费空间的安全系数,通过基层党组织走访调研利用村规民约等柔性治理手段实现S社区夜市长效发展。
当前城市摊贩治理由刚性治理转向柔性空间治理,昆明市S社区城乡接合部空间的地摊经济治理经验值得推广,S社区夜市“一步一摊位”的形成与管理,揭示出地摊经济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微妙的时空秩序,通过构建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关系保障—基层党组织协作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破解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边界模糊、平衡治理理念与社会情感的冲突,兼顾生活空间与生产经营空间中市民的权利,为城市公共空间建构提供具体分析思路,提供摊贩长效治理的实用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