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趁春风放纸鸢

2024-03-11 16:18邱俊霖
月读 2024年3期
关键词:纸鸢鲁班放风筝

邱俊霖

清代诗人高鼎有一首《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人所说的“纸鸢”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风筝。高鼎在《村居》中描绘了一个风景明媚的春日里,堤旁的柳树在春日的烟雾中轻拂的情景。此时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一群放学归来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着风筝,儿童、东风、纸鸢,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朝气。

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比放风筝更快乐的事情了,就像小学语文课文《风筝》上所说的那样:“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可别小瞧了风筝,这件如今随处可见的玩具可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2006年,风筝制作技艺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古人制作风筝的灵感来源于何处,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源于斗笠和树叶,也有人说是来源于帆船、帐篷。还有的人认为是天上的鸟儿给古人们带来了制作风筝的灵感。还别说,最早的风筝就是“木鸢”。

据说最早的风筝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家墨子制造的。《墨子》中有一篇《鲁问》,其中就有“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的记载,话说墨子研究了三年,准备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一只可以飞行的鸟儿。当时纸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于是,他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鸢。鸢是一种凶猛的鸟,可这只看起来凶猛的木鸟飞了一天就坏了。虽然如此,學者们还是认为: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鸢”就是我国最早的风筝。

《鲁问》又接着记载道:“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和墨子同时代的公输班也用竹子制作了一台木鹊,可以在天上飞上三天还不落。公输班也被称作鲁班,如此看来,鲁班的木鹊似乎续航能力要更强一些。

其实咱们也可以理解,因为木头的重量过重,想要在空中停留,需要耗费的成本太高;而竹子的质量相对于木头要轻得多,因此飞行的时间要长,成本也要低得多了。

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良了造纸术,这为风筝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持。但即使是用纸糊风筝,风筝的主体结构依然离不开竹子,人们通常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刀将竹篾破开修形,然后再将竹篾贴在纸上。

墨子和鲁班所制作的木鸟采用的是什么原理,我们如今已经很难考证,但后世的风筝之所以能上天,靠的是风力以及风筝线提供的牵引力。放风筝时,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于是,风筝便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逐渐飞向天空。

最早的风筝,与娱乐可是毫不沾边的。很多古籍都曾记载过鲁班制作风筝的原因,比如唐朝的《朝野佥载》中记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也就是说,鲁班也曾用木头制造了一台大型的木鸟,而且还是用来侦察军情的。由此可见,早期的“木鸢”都是用于军事用途的。

金庸先生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便将风筝的军事用途夸张地演绎了一番:话说郭靖跟随着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到达其首都撒马尔罕城下,蒙古军队几个月都没能攻破,最终郭靖乘着风筝进入城中,与大军里应外合拿下了撒马尔罕。这当然只是小说桥段,但在历史上,风筝在战场上运用的记载实例很多。

比如,《新唐书》里记载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唐朝时期的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叛,围攻临洺。当时的临洺守将张伾形势危急,朝廷的援军却在外围未能及时进军。张伾情急之下用纸扎了个大风筝,高飞一百多丈,从田悦的军营上方飞过,田悦派弓箭好手射击风筝,却没有一支箭能够到达风筝的高度。最后,风筝落在援军军营内,上书:“三日不解,临洺士且为悦食。”如果三天还不能解围,那么临洺城里的人都要成为田悦的点心了。于是,援军大举进军,击败了田悦,解了临洺之围。

当然了,历史上也有使用风筝传送军情失败的案例,比如《南史》记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叛乱,叛军将梁武帝围困在梁都建业(今南京),内外断绝。当时,就有人为梁武帝献计:制作一个纸鸢,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趁着风起的时候放到城外求援。不过,这个风筝的制作工艺显然不佳,最终被叛军射落。

从唐朝开始,因为成本降低以及工艺的成熟,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玩具。到了宋朝,风筝的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地增长起来,而且性能也提高了不少,并逐渐成为了一种倍受欢迎的民间玩具。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南宋的《武林旧事》中还记载过南宋都城临安的少年郎们在西湖边放风筝的情景:“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当时的孩子们玩风筝,还得按规则分出个胜负。

明清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巨大进步。

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还创作过一部叫作《风筝误》的传奇戏剧,描写的就是以风筝为线索,通过巧合、误会等手法编织情节,引出许多逗人发笑的喜剧效果的姻缘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放风筝也不仅仅只是一项娱乐活动了,还发展成为一种祈福的活动,明清时期的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比较常见的有“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等。这些带有吉祥寓意的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故宫博物院里就收藏了一个“纸制鲇鱼风筝”,取的就是“年年有余”的寓意。

民国初年,有一本叫作《燕京岁时记》的风俗杂记,里面按照一年四季的节令顺序,记录了清代北京的各种风俗,其中就有十月以后的各种玩具的描写:“有风筝、毽儿等物。”随后,又详细介绍了风筝:风筝即纸鸢,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仙鹤、孔雀、沙雁、飞虎之类,绘画极工。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看来,古人也知道,放风筝对于视力是有好处的。现代科学家们也提出:远眺是最自然、有效的放松方法之一。因此,放风筝对于视力的保护的确有帮助。

不过,很多地方还是流行在春天放风筝。比如鲁迅的故乡绍兴,就流行在早春二月放风筝。鲁迅先生还特意写过一篇《风筝》,写这篇文章时,鲁迅正生活在北京,他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二月的风筝。不过,鲁迅先生和别的孩子却不一样,他年少时觉得放风筝是一种贪玩、没出息的行为。所以,当他看到自己的小兄弟(三弟周建人)在玩风筝的时候,非常生气。

终于有一天,鲁迅看见自己的小兄弟在制作一个蝴蝶风筝,忍无可忍的他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作为兄长的鲁迅对酷爱风筝的“没出息”的弟弟进行了惩罚,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可当他长大以后才发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因此,他对年少时抹杀小兄弟的爱好感到深深的内疚与自责。看来,鲁迅先生并不是不喜欢风筝,而是年少时上进心太强,导致对酷爱玩玩具的弟弟造成了伤害。也许,在他长大以后,也会和大家一样,爱上风筝了。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也曾经创作过一幅放风筝的漫画,上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漫画之上,三五个孩子正在放着风筝。看来,孩子们爱放风筝,古今都是一样的。放风筝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也是古今都未变过的。

猜你喜欢
纸鸢鲁班放风筝
趁着海风放纸鸢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忙趁秋风放纸鸢
聪明的鲁班
放风筝
春暖花开放纸鸢
鲁班造伞
NO.3 纸鸢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