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艳,吴秀平,李岚
幼儿游戏深度学习行为的研究,旨在帮助幼儿进入一种深度学习的状态,让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教师从广度、深度上进行充分互动,激发深度学习行为进而成就幼儿全面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实践研究,总结提炼了行之有效的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五大支持策略。
游戏环境是幼儿游戏深度学习行为实现的物质保障基础,其特质在于满足支持幼儿生活学习的通识性原则外,还具备独特的、能满足幼儿深度学习需求的个别化原则,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游戏环境创设的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幼儿对周围事物具有强烈求知欲、探索欲的好奇天性,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面向未来思考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需求,旨在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是幼儿实现深度学习的先决条件。 开放性原则是基于超市视角,将教室想象成一个“超市”,包含两个层面的开放:一是物质环境的开放性。 像超市一样合理规划、统筹布局,让游戏材料看得见、拿得到,这是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第一步。 二是心理环境的开放性。 像超市尊重顾客自由选购一样,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前期经验,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材料。 除此之外,幼儿可以根据游戏需要自由地在各大区域流动使用材料,不受空间限制。
情境性原则即生活化原则,幼儿通过在真实的生活中直观感知体验学习,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情境更易让幼儿产生共鸣, 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情境化原则旨在为幼儿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把幼儿园或者教室当作“家”;第二,去掉仿真玩具,还原幼儿生活情景中所需要的真实材料;第三,投放辅助材料,辅助类材料指能激发幼儿游戏意图,辅助实现幼儿探究计划的材料。 三个层面融合使用,共同建构幼儿游戏环境的情境性,能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持续、有意义的探究,助力幼儿的深度学习。
动态性原则指游戏环境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幼儿年龄发展、兴趣爱好、经验变化、游戏活动需要动态变化的。动态性原则基于儿童本位强调放权于幼儿,提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主体性、主动性,适度留白,注重幼儿学习思维的表达痕迹呈现。
儿童参与的主体性体现在幼儿能根据游戏需要主动提出为推进游戏计划所需的支持。适度留白是动态性原则的直接体现。留白的地方由幼儿完成补充,呈现幼儿游戏学习的思维过程,表现为突出的儿童痕迹。 我园的墙面、窗台、桌面都有留白,专门提供了诱导桌, 用来展示幼儿未完成的作品、幼儿搜集的喜爱之物、游戏、主题课程成果等,给幼儿提供适度想象空间,进一步激发其进行新旧经验整合、联想链接的深度思维探究能力。
游戏环境的挑战性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支持幼儿获得成就感,是幼儿持续、有意义探究学习的原动力。 挑战性原则的核心要素是“问题”,旨在创设环境,支持幼儿调动已有认知经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多种资源,尝试挑战解决问题。挑战性的游戏环境,以问题为导向,幼儿外显的一系列探究行为本身就是深度学习行为。
挑战性原则应涵盖对幼儿知识结构认知、动作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品质各方面的挑战性,基于幼儿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幼儿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环境,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挑战性的游戏环境给予幼儿独特的情绪价值体验,是幼儿游戏深度学习探究行为的催化剂。
自然性原则强调游戏材料的自然生命性及自然的可持续性,即自然生命性的材料和可持续使用的材料。例如,搜集的花瓣为什么会焉?落叶为什么会卷起来? 泥土“饼干”为什么会变色? 幼儿与自然生命性材料建立链接,充分互动,过程中呈现了幼儿各领域深度学习行为的持续发展。
可持续材料贴近生活, 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取,具有环保性,因此,将其归类于自然性原则。我园在幼儿园进门处设置了废旧物品回收箱,长期回收奶粉桶、纸箱、塑料瓶等,将幼儿水果餐的开心果壳清洗后进行艺术创作备用,水果皮也被回收用于堆肥制作,生成堆肥主题游戏课程。 这是利用可持续性材料引发幼儿深度学习的直接体现。
师幼互动是幼儿深度学习行为得以实现最直接、高效的途径,游戏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能持续、有效地激发幼儿深度学习,其前提条件是能倾听、尊重幼儿,过程中给予适度、恰当的语言行为支持,游戏后进行梳理总结等。 我园从以下七个维度进行“师幼互动”的要素解读:一是积极情感。 教师保持积极乐观愉快的情绪状态,以亲切和蔼、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与幼儿互动, 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是自信、从容的,能放心大胆地表达真实情绪和不同观点。 二是支持自主。 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决策。三是观察(记录)分析。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解读、分析是帮助教师辨析幼儿行为的抓手,强调真实性、客观性,包括真实完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客观描述表达,不添加个人主观色彩。 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 四是表达表征。 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的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 五是随机教育。 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六是回应支持(追问拓展)。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七是尊重差异。 理解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不片面追求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同伴是幼儿游戏中的重要他人,同伴认知、能力、经验能激发幼儿主动联想、迁移运用,实现深度学习。 同伴影响包括幼儿之间的“互学”“互助”“交流”“共享”八字经策略,依靠教师发掘引导发挥作用,教师应珍视幼儿同伴影响,不急于提供帮助,鼓励同伴互助,给幼儿探索充分提供时间空间,促进幼儿与同伴交流;重视同伴发现、经验分享,利用同伴经验影响幼儿经验习得,拓展幼儿经验。比如,幼儿合作搭建兔子的家时对水泥的运用,巨型坦克搭建中新增的炮筒、探照灯、弹簧,户外餐厅游戏中的薯条、可乐、意面、花茶、咖啡、火锅等,幼儿游戏、同伴互动皆有同伴影响生发,教师应及时捕捉,适当引用,把握介入幼儿游戏的节奏,适当放手,让同伴影响“飞一会儿”,持续产生效益,推动同一游戏中不同幼儿深度学习能力提升。
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园联动方式支持幼儿实现深度学习。常态化开展“3 对1、面对面”个体交流、“阶段家长会” 展示幼儿游戏学习、“家长开放日”活动,灵活补充大型活动直播、视频号和公众号宣传、家长进课堂、美食日活动、市集活动家长进校园等机会,帮助家长辨识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游戏行为特征,了解幼儿学习方式,获取支持策略,家园合力助推幼儿深度学习。
“3 对1、面对面”个体交流,指三位教师与1 个家庭的交流活动。 每学期一次,家长自主选择与教师交流时间, 面对面做幼儿观察记录成长报告交流,教师用客观的记录呈现幼儿由低阶向高阶的发展过程,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阶段、未来走向;教师对家长做支持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价值引领,分享支持策略,助力家园一致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阶段家长会”中教师基于家长教育需求、幼儿发展状态,开展私人订制的互动、体验、情景扮演式家长会,再现幼儿在园情况,促使家长转变角色体验幼儿的感受,进一步内化家长对幼儿的支持策略。
“家长开放日”即每年一度的家长体验日,家长轮流分批次入园观摩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情况。园本教研与家长开放日融合开展,支持家长沉浸式体验幼儿园生活,同时在园本教研中通过聆听班级教师分享及业务园长、保教主任专业答疑,获得专业引领。
幼儿的游戏深度学习和发展,我们既关注到个体质量和群体质量, 又关注过程质量和增值质量,更关注以学定教、 问题解决和系统综合评价质量。通过不断深研《“五大领域”幼儿游戏深度学习行为目标评价表》《“幼儿游戏深度学习行为”外延“六度表征”评价表》《支持幼儿游戏深度学习行为“师幼互动”评价表》《“支持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环境创设评价表》,进一步观察分析解读幼儿外显、直观、具化的深度学习行为,加大提升教育支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加高质量地实现“全员、全程、全面、全景”的育人目标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