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效能司法为高质量发展增势添能
——代表热议省“两院”工作报告

2024-03-10 12:42杨喜茵
人民之声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湾营商人大代表

杨喜茵

2023年,全省法院审执结案件282.4万件,同比上升1.9%,居全国首位;全省检察机关全年办理各类案件385135件,同比上升25.34%,约占全国检察机关办案总量的9%……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两院”亮出了过去一年工作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一段段趋势,背后是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期待与向往,代表们认为,省“两院”工作报告数据详实、重点突出、紧贴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体现了“两院”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的责任担当。

在审议省“两院”工作报告过程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好民生领域保障、深化司法领域各项配套改革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代表们表示,“两院”要加快推进审判、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以法治的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护航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省“两院”持续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省法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打造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司法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为主抓手,出台审理涉港澳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审结涉外涉港澳民商事一审案件1.9万件。

省法院在推动最高法院分别为“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量身定制司法服务政策文件方面成效颇丰,审议时,不少代表围绕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司法建设,助力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广州作为广东省会、大湾区核心城市、湾区经济枢纽,在大湾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列。”为此,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会长黄山提出了《关于打造大湾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全球法律服务资源配置高地的建议》,他建议在广州打造大湾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以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数字化为发展方向,提升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商事调解等领域的功能作用,推动法律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成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香港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第3位,拥有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我们要向优秀生学习。”省人大代表、普华永道咨询服务(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认为,当前,粤港之间规则衔接仍存在对标和对接不够充分,人才、数据、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不够畅通等现实问题。基于此,她在《关于加快广东和香港营商规则的“对标”与“对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建议》中强调,广东应该从原来规则上的对标变成理念上的对接。广东要对标香港市场监管模式,提高政企沟通效率、降低企业遵规成本;对接香港行业治理模式,让专业组织成为粤港规则衔接平台;对接香港贸易规则,争取与国际接轨的先行先试措施在大湾区探索和落地。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广东存在涉外法律风险日益增多、人才短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作为一名从业超20余年的律师,省人大代表、万商天勤(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俊结合本职工作,建议加强涉外法治研究,加强与国际社会涉外司法合作与交流,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将法治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

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是代表们审议时关注的焦点。过去一年,全省检察院起诉侵犯专利权、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61人。全省法院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案件8.4万件,其中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1300余件,支持“硬核科技”“卡脖子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审议时,省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只能壮大不能减弱。”龚俊强代表说。省“两院”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进“百千万工程”、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谈及如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俊强建议要从法律层面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广大企业家的底气和信心。而作为“创二代”的省人大代表、立白科技集团总裁陈泽滨表示要建立异地执法联动机制,保障企业日常经营,打造更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

守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汇聚法治之力,增进民生福祉。去年,全省法院审结民生案件76万件,执行到位3586.6亿元。全省检察院落实法律对老弱妇幼残等群体的特别保护,起诉相关犯罪6078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695件;落实入职查询、强制报告制度,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950人。“省‘两院’坚持在司法过程中对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给予帮助和保护,加大投入开展司法救助,这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生温度。”省人大代表、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原理事长张永安为此点赞。

省“两院”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代表们围绕加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等方面提了不少建议。

对于呵护未成年人,省人大代表林鹂、夏冠新建议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进一步加强立案、审理、社区管理等环节对接,实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一条龙”。同时还要关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既要保护未成年人,更要做到依法惩处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省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及,当前我省已有155名检察长、2880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代表们对此投去了关注的目光。省人大代表梁真、项天保、赵海兰表示要加强法治副校长与思政老师之间的联动,共享法治教育案例;要把法治副校长工作扩大到高校,切实增强青年学生法治意识。

“抓前端、治未病”,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从而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利益。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特别是灵活就业的重要路径,从业者规模日益庞大,劳动争议纠纷也逐年上升。扎根基层,多年来关注职工权益保障的省人大代表、深圳市联创科技园党委书记王海指出,与传统的劳动关系相比,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争议纠纷因法律法规不完善,依照劳动仲裁、民事起诉等传统的调解路径难以化解争议。他建议由司法、人社、工会等部门牵头,建立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指导互联网平台企业事先引入第三方专业调解组织,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法治建设的每一步,普法工作都紧紧跟随。“当前,社会法治环境整体向优向好,但在传统制造业,有些一线产业工人由于学历、阅历等原因,可能存在法治意识淡薄现象。”省人大代表钟辉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增强一线产业工人自我保护意识。省人大代表罗丽也建议增加小区、地铁、公交的公益性广告数量,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法宣传教育。

深化司法领域各项配套改革

2023年,省“两院”持续深化司法领域各项配套改革,以高效能司法为高质量发展增势添能。抓审判质效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省法院紧盯人案矛盾这个最大的短板,推动全领域繁简分流、小额诉讼应用尽用、类案集约专办等“三项机制”落地见效。

针对案多人少这个基层“两院”的突出问题,省人大代表、梅州安吉工艺有限公司生产部业务主管卜永光以梅州市梅县区法院为例,指出当前基层法院存在因法官员额数不足、员额法官数调整力度小、专业审判团队缺乏等原因影响办案质效现象。他建议启动法官员额动态调整机制,上级法院每年对各级法院收案数、法官平均办案数进行动态分析,从案件数量相对较少、编制人数较多的法院,调整部分员额至案多人少问题突出的法院。

刑事案件自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律师有阅卷权。保障律师阅卷权,为律师提供刑事案件审判阶段便捷高效的电子阅卷服务,是提升司法质效的需要。作为律师,省人大代表方思华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刑事案件审判阶段“阅卷难”的问题。她表示,在刑案审判阶段,我省部分法院,甚至是在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的部分法院,刑案审判阶段仍实行老旧的阅卷模式,还需要法院工作人员陪同看管卷宗受累,司法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解决法院系统“案多人少”的矛盾。在深入了解后,她提出针对性建议,广东法检系统建立刑事案件电子卷宗随案移送制度,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律师刑案审判阶段在法院电子阅卷。目前全省可推行刑案电子卷宗光盘随案移送做法,在时机成熟时再扩大到互联网电子系统,秒移送,不断升级完善司法服务,共同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李小萌/摄)

猜你喜欢
大湾营商人大代表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