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萍
(大连市甘井子区实验小学)
课程是学校的教学基础,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高质量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课程规划与实施。2016 年,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要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其形成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时代的开启,预示着学校课程建设也要随之变革,教育者需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符合校情的高质量课程体系,以此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以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的学校课程体系重构,可以将学校课程群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所谓“课程群”,是指为完善学生的素养结构,围绕同一学科或主题(领域),将与该学科或主题(领域)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整合构建,最终形成的连环式课程群。课程群的核心特征是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一般由同一学科或同一领域(主题)的3 门以上系列课程组成,课程之间联系紧密、逻辑性强。多个课程群进一步组成课程集群,合力构成学校系统课程体系,课程集群横纵相兼、立体贯穿,整体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上述思考,如何科学构建学校课程群成为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亟须其系统思考,践行深化。
要想构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课程体系,前提是必须对当前我国课程改革要旨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如此才能保证学校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路线推进。为此,笔者阅读相关文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课程改革进行了纵向梳理、择录要点、探寻规律,以便准确把握当前我国课程建设价值追求。笔者综合研究成果,以各时期标志性文件发布为依据,进行了课程改革阶段划分。
我国历次课程改革总体可以划分为“模仿和探索期(1949—1976 年)”“恢复和发展期(1978—1999年)”“深入实践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课程政策采用集权管理模式,教学上主要强调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这个阶段课程改革文件频发,反映了我国努力探索构建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决心,也强化了国家对课程的控制力。第二阶段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政策开始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课程实施过渡。这一时期我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开放课程管理权限,实现三级课程管理,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理念,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21 世纪,我国进入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阶段,这一时期受国外课程改革经验影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取得普遍共识;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原有的“三级课程”表述被调整为“三类课程”,强调三类课程之间的内容融合,并给予学校充分自主权,鼓励其打通课程分割壁垒,统合教育内容,构建多样态课程形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取向,准确把握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目标,笔者对我国课程改革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提炼梳理(见表1)。
表1 我国课程改革三个阶段主要内容
由表1 可知,纵向比较三个阶段课程改革主要内容,可以发现明显具有变革趋势,即改变了以强调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理念,提倡“生本”理念;教育目标从“双基”训练向“三维目标”“素养目标”过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观从学科本位向经验主义、课程育人价值转变;教学观从强调机械训练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知识教学要服务于人的素养形成发展,课程变革不断强调学校教学的育人本质。因此,素养导向下的未来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更加强调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和整体性,并实施相互融通的课程内容,合力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终极育人追求,这一点也正与课程群的本质特征相符合。
如今,我国课程改革实现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发展。而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让学校对育人功能进行了升级。与之匹配,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目标也应从“三维目标”走向“素养目标”的培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在学校课程实施中发挥着引领作用。然而,在具体实施中,部分学校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不深刻,使得其课程体系实施目标定位偏差,进而导致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出现问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长期以来,大多数小学多以“知识”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学科教材也主要围绕学科知识逻辑体系组织编制。这种对课程设计的精细化分科,将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强行分割,不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更与素养时代学生的发展目标相背离。事实上,儿童心理和学习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要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应具有全面性、整合性,从而形成横纵相兼、逻辑紧密、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就目前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来看,尽管大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了素养时代下学校课程构建要更加强调课程间的彼此关联,但在实际实施中,体系依然不完善,课程碎片化、重复化现象依然存在。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对于部分学校来说单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一系统工作的,只能寄希望于校外的课程专家,让这些专家来为学校设计课程和构建课程体系。然而这些课程专家因缺乏对学校现状的全面了解,课程构建多会演变成其头脑中的思辨之物,课程体系的实践价值不高。因此,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必须是对学校十分了解的领导和教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具体课程体系构建多由教师负责,学科教师本身很难站在全局高度科学设计课程,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自然很难得到有效落实。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教育理念相应变革,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学校课程构建的学习观念与形式也会发生转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不能一成不变,不同的课程实施形式和授课方法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不同的效果。就课程实施形式而言,除了传统授课形式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跨学科教学、主题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和大单元教学等形式;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法、社会实践法,或多个方法综合运用。只有课程实施类型与课程实施方法实现多样化选择和组合,才能使学校课程更加丰富多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不论什么样的课程,一些教师都愿意沿用熟悉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方法的选择性不多。单一的授课形式使得课程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课程改革目标已明确定位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校课程整体育人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作为顶层设计,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价值。目前,我国规定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对应设计了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遵循这一框架,并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各个素养的表现要点进行细化;再通过对应课程群的设计,支撑起这些素养要点的培养,从而达到整体育人的目的。
学校课程群的构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构建出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课程群就必须组建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团队。这一团队应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及专家学者,其中,专家学者负责前沿的学术理论指导,保证课程群顶层构建的科学规范;学校领导负责课程设计和组织运行,为课程群开发提供一切必要支持;教师是学校课程群构建的关键主力,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长直接决定着课程能否顺利开设和实施,特别是一些采用跨学科形式构建的课程,本身就需要根据授课内容组建多学科教师团队。因此,学校课程群需要在课程开发主体上多做思考,这是保证课程群体系建构合理的关键基础。
从已有实践来看,学校课程群横向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即学科课程群和主题课程群。学科课程群的主要构成为国家课程,其组合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按照特定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进行归类构建;二是根据学生素养需要选择学科中的知识要素进行构建。主题课程群的构成主要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表现形式为开展学生活动,具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与国家课程呼应的学科实践活动;一种是针对国家课程无法完全承载核心素养要点而进行补充和拓展的项目式学习。学科课程群和主题课程群是学科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相互勾连和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完整对应学生发展素养要素,进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纵向上,学校课程群还可以根据参与学生群体的不同进行层次划分,一般可以按“基础+拓展+延伸”进行认定。基础类是全体学生必须参与,主要是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拓展类是学生根据需求选择性参与,主要是拓宽学生视野;延伸类是针对课程特点选拔个别学生参与,主要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综合上述分析,为方便理解,笔者将当前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课程类别和科目按其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进行归类,研究拟定了“语言与文化理解”“思维与科技运用”“艺术与审美鉴赏”“运动与健康锻炼”“创新与责任担当”五大课程群,并对应设计了课程群内容设置样表(见表2)。
表2 小学课程群内容设置样表
评价是确保课程群高质量实施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校课程群评价应本着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教师以及课程本身进行多维评价,评价要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尤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具体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课程学习档案袋的办法,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品、成果等并进行记录。对课程群本身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和对学校不同层面的课程实施者进行访谈和问卷测查的方法来实施,达到对校本课程实施质量作出整体性、综合性判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