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 何庆成 郭朝斌
近年来,以二氧化碳(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浓度越来越高,使地球愈发“火热”。“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全球变暖发出这样的警告。对此,人类该怎样应对?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关于碳平衡的探索、发现、行动之旅吧!
地球上所有的碳都来自太空。
目前,尽管我们对地球上的碳总量仍不知晓,但对于从地壳到大气层这段薄层中的碳,人们已经有了初步估算,并对碳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之间的循环也有了基本认识。
在这4个圈层中,岩石圈碳含量最大,其次是水圈,接下来是生物圈,最后是大气圈。
碳是移动的,它从一个圈层运动到另一个圈层,用数百万年完成一个循环:
最初,含碳物质随着地球深部的炽热岩浆从火山喷出,在喷发的过程中,岩浆中的含碳物质发生脱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等气体,形成最早期的大气。
随后,大气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植物的一部分,植物通过食物链又成为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动、植物死后,这些含碳的有机物开始分解,一部分成为二氧化碳或甲烷,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随着成矿作用成为沉积物,再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成为岩石,返回地壳。
同时,大气中的另一部分二氧化碳会通过溶解作用进入河流、湖泊与大海,转化为碳酸。遇到水中的钙、镁离子后,碳酸便会与之反应,沉淀下来形成碳酸盐矿物,成为地壳、洋壳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大气中还有一部分二氧化碳会与地表一些岩石反应,形成碳酸盐;岩石也可能被降水、地表水溶解,形成碳酸氢根。碳酸盐和碳酸氢根进入水体,参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生物形式的碳。
80万年以来地球大气中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回到岩石圈的碳随着板块运动,在俯冲带进入地球深部,成为岩浆的一部分,开始下一个循环……
数十亿年来,碳在从地球深部向地表运动的循环中已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维持了气候与环境的相对稳定。
然而,科学家从南极冰心气泡包含的信息中得知,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200 ppm(百万分比浓度)至280 ppm之间波动。但在20世纪中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突破了300 ppm;到2015年,这个值已超过了400 ppm。短短60多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了几百万年前的任何时候。与此同时,大气中甲烷浓度增加了2倍;1880年地球有温度记录以来,全球的平均气温总体在持续升高。
同一时期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的浓度与全球气温都出现了快速增加的趋势,宣告着碳的平衡已被打破。在过去的这100多年中,为了发展,人类竭尽所能地把藏在岩石圈中的含碳化石能源采掘出来,将它们燃烧,从而驱动机器的运转。人类因此进入了现代文明,同时也付出了代价——化石能源燃烧后的产物二氧化碳,被源源不断地排入了大气,一层一层地将地球裹起来,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极端天气频频出现。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应当对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正确处理。通常,人们把从大气中减少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碳汇。通过地质作用与工程措施,把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放回岩石圈的过程,被称为地质碳汇。
? 由于全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
地质碳汇可以是消耗了二氧化碳的地质活动,也可以是把二氧化碳捕集起来注入地层中的过程。
如何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回岩石圈,大自然给了我们无比“高明”的启示——硅酸盐岩在风化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在地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当温度升高,硅酸盐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也随之上升;当温度降低,其吸收速率则放慢。这很像一个温控器,不断调节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地球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硅酸盐岩中形成的白色网状碳酸盐岩脉(供图/曾令森)
像蛇绿岩一样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还有橄榄岩(左)、玄武岩(右)
例如,在阿拉伯半岛阿曼的雄伟山地中,有一种奇特的岩石——蛇绿岩,它是因地幔岩石在板块作用下冲到玄武岩洋壳之上形成的,富含镁元素和钙元素。当蛇绿岩暴露在大气中时,便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镁与碳酸钙,成为像网一样交织的白色岩脉。蛇绿岩分秒不停地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阿曼所拥有的蛇绿岩足以消耗人类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
尽管蛇绿岩足以消耗人类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地球急需得到碳平衡。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地质碳汇的方法——将大气中或准备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起来,注入上千米深的地层中。
采出石油、天然气的那些地层,是最理想的二氧化碳封存之处,其次是那些深度相仿的咸水层,再者是那些富含甲烷且不易开采的煤层。据估算,全球可封存二氧化碳的地层有约10万亿吨的潜力,同样相当于人类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相比蛇绿岩,这种方法更加有效、可控。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希望。森林、草地、湖泊、河流、大海,自然界有许多能够吸收利用二氧化碳的宝贵资源。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力,更是最大的希望——改变依赖能源的类型、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植被、发展科技……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少,实现“碳中和”,重建碳平衡!
(责任编辑 / 代竹蕊 美术编辑 / 韦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