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淑玉
图|作者提供
“皮条”“盘杠”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两种杂技。
清代杨静亭著《都门杂咏》中有“皮条杠子”诗云:“三条杠木叉来支,中系皮条分手持。鹞子翻身鸭浮水,软中求硬力难施。”其表演形式是用三根长竿搭成一个三角架,在架端垂下长长的皮带数条,表演者腾身跃起,双手凌空抓住细长而飘荡不定的皮条,靠着手力吊在空中,在啪啪作响的节奏中,进行忽而翻上、忽而坠下的技巧表演,并不断做出各种惊险的造型动作。这种杂技技巧的特点是“软中求硬”,是力量与机智的结合。①
清代北京的风俗画中也能见到皮条的描绘。大英图书馆藏19 世纪外销画《街头各行业人物》有“练皮条杠子”图(见图1),其图注云:“此中国练皮条杠子之图。其人在街市上用三根木棍,捆一架子,上拴皮条二根,其人手拿皮条,所练之艺,招数新鲜出类超。”《天津风俗诗》(十八则)其六诗云:“从来天马惯行空,子弟爷台枝不同。升降盘旋多变幻,男儿到此尽豪雄。”其诗注云:“津地年少多习皮条杠子,谓之子弟爷台。”形象地描绘了皮条表演过程。
图1 《街头各行业人物》“练皮条杠子”图
清代的《胪欢荟景图册》分景点描绘了乾隆时期的朝贺、庆寿、筵席、游乐等活动场面,其中有一段“回人献伎”场景(见图2),画面中有两个艺人正在三条杠木支架下表演“皮条”。
图2 清宫旧藏《胪欢荟景图册》[局部]之“皮条杠子”
20 世纪30 年代,在天桥练皮条杠子者,以志六及其助手玉子最为突出。这两位臂力过人、身轻如燕,只要双手一抓住两根皮条,就立刻腾空而起,练出一整套优美而惊险的动作,如“鹞子翻身”“白鹤亮翅”“寒鸦凫水”“铁板桥”等。尽管皮条不时地晃动,但艺人竟能保持身体平衡,可谓是将力量与技巧紧密结合。②
皮条的表演形式中有“正悬十字”“寒鸭浮水”“套九扣”等造型动作,这些动作后来被浙江绍剧所吸收,衍变为“七十二吊”。20 世纪60 年代初,一些杂技演员在传统皮条和绍剧“七十二吊”的基础上,又吸纳了体操中“吊环”的一些动作,推陈出新,创作了清新、活泼、抒情的“绸吊”节目,表演艺术性较强的高难度技巧动作,如“十字悬垂”“后水平支撑”“双臂支撑变倒十字”等,使皮条杂技日臻完善,发展到更高的水平。③1986年7 月,天津杂技家协会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大会确定了以“皮条”作为天津杂技团的重点节目。1987 年,文化部选派“皮条”代表我国,赴摩纳哥参加第十三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比赛。该节目荣获了银小丑奖和世界发展马戏协会奖。
北京民间也有杠子会组织。杠子会是练杠子的武会,习练者多是棚匠。走会时,演者着装简单,或者是赤背着彩裤,或者是上身穿小坎肩、下身穿灯笼裤,木杠则呈“人字形”绑在大车上,演员们轮流献艺,腾上腾下,拿大顶、翻跟头。④杠子会的演员不但技艺高超,而且手脚灵活,花样翻新,各有一手。如,清光绪年间北京有名的盘杠神手“田瘸子”,绕杠动作如风驰电掣,能以单臂、双臂做出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还能双手离杠,仅以上肢的力量夹住杠子,再前后飞速旋转。他虽然腿有残疾,但技艺精湛,所练动作各有名目,如“单手大顶”“噎脖子”“左右顺风旗”“燕子翻身”“哪吒探海”等,变幻多端,堪称一绝。⑤
北京天桥盘杠最具特色。天桥盘杠(盘龙杠子)简称“盘杠”,是老北京文化尤其是老天桥文化的精华。天桥盘杠所用的杠为木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美观,高度为人站在杠下在头上三拳外,用四根木杠呈两个“人”字形,并用绳锁以单杠两头栓在地上固定。天桥盘杠中所表演的动作,综合起来共有108 个动作,后发展到200 多个动作,每个动作都具有惊、险、奇、特、绝的特点。《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概览》中《天桥一览》载:“盘杠子,这的确是很有益处的玩意,早先有一位六旬以上的老年人,专练盘杠子,功夫纯熟,可以只用两手的食指,附在杠子上,上下左右地旋转着,不会落地。田瘸子,以耍杠子享名。幼时学武艺,极有功夫,因踢腿用力过猛,遂致残废,但以一根半腿,能在杠子上耍练技术,亦一奇也。田瘸子每日携徒至天桥,将杠架支好,即先令徒弟演练招笑玩艺,作为引场,后彼则一瘸一点,继之出场,练时则手脚灵活,能腾上腾下,如‘单手大顶’‘噎脖子’‘左右顺风旗’‘燕子翻身’‘哪吒探海’等,均变幻多端。”⑥
清代,杠子在天津也颇为盛行,数以百计的杠子练家和几十处活动场地遍及城乡。天津于清初即已形成河口都市,聚集了众多的船户、水手、纤夫、渔民、搬运脚夫,由于他们生活劳动在船上、码头、沿河两岸,与绳缆桅杆为伍,经常以上肢支撑攀爬式全身悬挂作业,所以力量与技巧并重的皮条、杠竿之类成为他们喜爱的娱乐和健身方式。天津最初的杠子表演只是出现在庙会走会,参加活动的人扛着杠梁,带着四棵叉架,打个场子支起杠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轮流表演。20 世纪初,随着技艺逐渐成熟,开始出现以杠子表演为业撂地卖艺谋生的艺人。比如,《天津商报每日画刊》1937 年第23 卷第6 期曾刊载过天津街头“春节所见攀杠子”照片(见图3)。
图3 春节所见攀杠子(来源:《天津商报每日画刊》1937 年第23 卷第6 期)
天津杠子十分盛行,甚至出现了杠子房。清末至20 世纪40 年代,天津城区著名的杠子房有:以刘玉堂、曹凤鸣为主的南门外杠子房,以杨光弟为主的鱼市杠子房,汪恩贵、魏国友等人的集贤皮条杠子房,韩恩玉等人的光林杠子房,王金清、燕春林、周士弟、韩宝贵等人的亚林皮条杠子房,马求山的西窑洼杠子房,李云凯等人的北开杠子房,门恩元等人的堤头杠子房,刘恩荣等人的杨庄子杠子房。20 世纪30 年代,天津杠子走向社会,由马恩顺、曹凤鸣、王连臣等人率领一批弟子分别在南市、河东地道外及谦德庄撂地卖艺谋生。另有胜芳的俞兆奎,王庆坨的李云,堂二里的荣文焕、荣景安,河东的汪恩贵等,先后受外地杂技班子邀请而成为专业的杂技演员。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名家走出国门,远涉重洋,参加了国外的马戏团,使中国的民间杠子登上世界马戏舞台。⑦
② 方继孝:《撂地儿:40 位天桥老艺人的沉浮命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年,第24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