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锜
坚持人民至上是赓续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群众史观、“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即唯物史观这三大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重要实践经验,更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动因。
理论立场是理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发声以探索人类解放的真正道路。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至上”的现实特征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掩盖了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剥削与奴役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群众在社会进程中的创造性改变做出了革命性的诠释。即“人,创造一切,历史、现在、未来”[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3]“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理论指导行动的政党,是一个能够根据国情善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结合国家各个时期的不同实际情况,实现了三次理论上的飞跃。首先,毛泽东思想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革命战争中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变革社会生产关系,从诸多途径逐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体现了毛泽东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者邓小平强调人民本位、强调人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奠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以上有关“人民”的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最新、最科学的理论成果。
人民至上论有“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6]等重要论述,它以一种理论精神和实践指南贯穿经济社会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坚持人民至上,这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一个标志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分秒必争的速度提高防控救治的能力,赢得了科学防疫的主动性;以和衷共济的意志,锤炼抗议斗争中的精神力量,不惧艰难、奋勇向前,赢得了科学抗议的优势;以百年一以贯之的坚守和最小的代价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深刻证明了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导向。坚持精准扶贫、上下同心,打赢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划时代的伟大功效,铸就了人民至上鲜明立场下的中国奇迹。充分印证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人民至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要坚持把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顶层设计诚然重要,但人民的实践才是试验、证明顶层设计现实性的关键。只有汲取群众智慧、总结群众经验、发挥人民力量,才能生成正确的认识、判断和举措,当人民群众当引路人。在此次人民战“疫”中,中国共产党就是坚定不移的坚持了群众路线,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人民,凝聚起成城断金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紧紧依靠人民所造就的丰功伟业。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创造的民主,是更好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最能够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的民主。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坚实的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向前,必须紧紧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凸显出了评价的人民标准,并把不断造福人民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对各级部门和带领者来说,为造福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政绩是不得不追求的,关键是要厘清谋求政绩的对象、评价政绩的人群以及创造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创造政绩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没有利己的特殊利益,永远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要素考虑,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竭尽所能的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所面对的教育就业、公平正义、社保医疗、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树立推动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政绩导向,并一以贯之地躬耕于实践。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各省各级干部在推动不断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底气和坚实的根基,强党兴国必须牢牢根植人民,众志成城不断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就“根植人民”这一精神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更是躬身力行、率先垂范,从南疆之滨到塞北江南,从天山之巅到秦岭脚下,无数次走进企业个体、深入田间乡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牢牢根植人民,把对人民的宣誓落地为真真切切的措施。通过一系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党风党纪得到了锤炼,党群关系更加紧密,人民群众获得了更为长足、更有保障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固则枝荣,没有一种根基比植根人民更坚固,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即拥有了最坚实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人民至上论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夯实了人民至上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基础上,“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取向,人民至上写入了二十大精神;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历史经验,人民至上写入了新修改的党章;而作为一种信仰归宿、情感依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至上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的基因和血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至上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在引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进程中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