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珍
走进泉州市侨乡文化名村浮桥金浦,穿行在蜿蜒的小巷中,不时能遇到款式各异的番仔楼。这些番仔楼大多建于20世纪30至80年代,或斑驳,或古朴,或雄伟,或奇特,但都不约而同地在屋檐、门楼、门面墙上、屋内地板深藏了几缕新奇亮色,惊艳了一堵残垣断壁,让游客瞬间感觉与时光撞个满怀。
名震一时的闽南花砖是一项水泥艺术,因此又叫“水泥花砖”,最早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工艺美术运动时期。1928年,泉州市区第一家花砖厂落户浮桥金浦。这家名叫“协成花砖厂”的主人是金浦华侨吴序胄。其父吴记泽白手起家,在南洋成就了一番事业,是金浦村的第一个下南洋的华侨。吴序胄办花砖厂之前与父亲在南洋谋生,后得知有一个荷兰人办的花砖厂要停办,机器要快速进行处理。吴序胄眼光独到,他意识到机会到来,遂以低价盘下那批机器,用船将其搬运到泉州,他也携带家眷回国创办了第一家花砖厂—协成花砖厂,同时也将花砖技术带回了泉州。
花砖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模具、灌浆、生产、养护打磨到半封闭,每片花砖需要二十多天硬化成型时间,过程一点儿也不简单。吴序胄开厂初期,特地请了两个印尼的师傅回来,一边生产制作花砖,一边抓紧招工培养工艺制作人才。后来,协成花砖厂一度停产。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花砖又开始有市场了。吴序胄的儿子吴添福把协成花砖厂的旧砖机拿出来改装,做成更先进的花砖机器,在家乡金浦重新办起了花砖厂,直接引领了泉州的花砖工艺发展进入鼎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浮桥金浦,家家户户都围绕花砖在创业,许多周边县市区的青壮年涌进协成花砖厂学习新的花砖技术。最鼎盛时期,大泉州区域的花砖厂大概有400多家。随着经济渐好,许多家庭新建房屋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尤其是侨眷家庭,他们远在海外的亲人出资在家乡建起了番仔楼,代表时尚和美观的花砖必不可少。花砖,竟成为闽南地区家世显赫的标配,是华侨们衣锦还乡的荣耀和象征。虽然花砖工厂数量渐多,但花砖仍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拿着钱排队买花砖的盛况。
当时的印尼花砖图案繁复、丰富,多为摩洛哥风格,那些几何纹样图案,或对称,或连续,或重复排列,错落有致,透露着中国文化的对称之美;其配以鲜艳的颜色,就能发挥光彩夺目的美,洋溢着南洋的文化色彩。还有许多图案融入了兼具传统民俗的吉祥寓意,如番薯叶、万字框、海棠花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浓厚的闽南风味。后来,随着部分华侨叶落归根回到家乡,花砖的纹样更是推陈出新。花砖图案的丰富程度,甚至能上升到信仰文化及西洋文化的深度研究。比如,在霞美陳氏民居发现的“象头神”图案花砖,刷新了花砖图案的新高度。象头神是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是人与象的智慧结合,商人们视其为保护神。象头神的造型为象头人身,额头中间有红色痣,坐骑是一只巨鼠。他大腹便便,独牙,持斧头,戴黄帽,上有宝箍、瑞花,通常配有糖果、念珠、莲花等装饰。目前仅在南安的霞美陈氏民居和泉州城南的李妙森故居发现了“象头神”花砖。水泥花砖的制作技艺成熟后,勤劳而又智慧的泉州人在图案设计上还融入了不少生活元素。水泥花砖不仅耐磨还防潮,正适合闽南相对湿热的气候,且花砖不容易脏,用得越久越亮。
随着时代经济不断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由于花砖颜色多样、形状复杂、制作费时,基本是手工制作为主,无法做到全自动化,水泥花砖在工业化的生产下逐渐被市场抛弃,花砖时代也渐行渐远。
辉煌虽已远去,经典不说再见。举头望厝,那些仍然挺拔的番仔楼,承载着华侨们的赤心、真心,以及匠心。那处处深藏的花砖身影,亮丽了岁月的模样,它是一个年代的缩影,也是漂洋过海的华侨心中眷恋不散的乡愁寄托。
(口述:吴胜利、吴世守、吴再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