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水是万物生存的基础,是城乡发展的保障和命脉,城乡供水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园区的不断兴建,城乡用水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如何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尤为重要,新时期对城乡供水提出了更高要求[1]。城市群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构建大中小城市微循环的核心。作为人口主要聚集地和企业主要生产区位选择地,供水安全尤为重要,关系到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农村供水工程是重要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我国新时期实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为缩短城乡供水差距,国家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2-4]。
新疆地理位置特殊,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意义重大。本文以阿克苏地区城乡供水为例,探索新时期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为其他地区城乡供水提供参考和借鉴。
阿克苏地区位于天山南坡经济带,辖7县2市,即阿克苏市、温宿县、阿瓦提县、乌什县、柯坪县、库车市、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现状2020年居住人口约371.2万,其中城镇人口197.9万、农村人口173.3万,见表1。阿克苏地区境内主要有阿克苏河水系、库车-渭干河水系和塔里木河水系,根据1956—2020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地表水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05.5亿m3。阿克苏河由托什干河和昆马立克河汇合而成;库车-渭干河由木扎提河、卡普斯浪河、台勒维丘克河、喀拉苏河、克孜尔河以及库车河等河流汇合而成;塔里木河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和田河汇合而成。据统计,阿克苏地区现有水库23座,总库容约26.34亿m3,见表2。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阿克苏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蓄、引、提、调水工程为主,其他水源为辅的城乡供水水源体系。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供水格局日趋完善,居民饮水条件和饮水质量明显改善,供水保障程度显著提高,对维护地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表1 阿克苏地区各县(市)现状2020年人口统计情况 单位:万人
表2 阿克苏地区各县(市)现状2020年水库统计情况
城镇供水包括城镇生活供水和工业供水。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城镇均有稳定的供水水源,均为浅层地下水,设计总供水规模约98.25万m3/d。建有城镇供水水厂10座,水厂设计总供水规模为75.34万m3/d,供水系统覆盖整个地区的各县(市)城区及周边村镇,供水人口约197.87万,基本满足城市用水需求。工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内,供水以中水、自来水、地表水为主,设计总供水规模约64.13万m3/d。
阿克苏地区现状城镇供水水源及工程情况见表3。
表3 阿克苏地区各县(市)现状2020年城镇供水水源及工程统计情况
农村供水安全事关农民安康,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作为南疆地区,关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目前,阿克苏地区农村基本实现了集中供水,已建成各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85处,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水质均在Ⅲ类及以上,设计总供水规模为17.03万m3/d。农村集中供水率为100%,自来水普及率为100%,自然村通水率为100%,供水保证率为95%以上。
阿克苏地区现状农村供水统计情况见表4。
表4 阿克苏地区各县(市)现状2020年农村供水统计情况
a. 城镇供水保证率仍待提高,缺乏应急备用水源。现有城镇供水主管道供水规模不足,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较快,老城区管网改造困难,供水得不到有效保障。现有供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水源较为单一,缺乏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目前仅阿瓦提县、柯坪县、新和县建有地下水应急备用工程。
b. 农村供水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整体水平不高。城乡供水一体化整体水平不高,覆盖率低,目前仅有阿瓦提县、柯坪县、沙雅县初步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前建设的工程普遍存在管道老化、破损、不同程度地跑冒滴漏现象,影响了农村供水安全,急需更新、改造、升级。
c. 信息自动化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兼容性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工程缺乏统一标准,兼容性较差,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仅配套于单个工程项目,导致一个县(市)出现多套自动化信息化系统,无法实现全县一体化。输水管网安全监测点不足,有些地区发生管道泄漏等供水事故时,无法实现远程监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有待进一步增加监测点。
以“城乡统筹、集中布局,多元供水、提高保障,充分挖潜、优先扩建,谋划长远、分步实施”为总体布局原则,节水优先,充分依托现有供水工程,以“水源稳定、水质良好、保障有力、应急有备”为目标,以“三条红线”为总量控制,统筹兵地融合发展,推进流域各行政区间“一盘棋”协调发展。推进重点城市群一体化供水体系建设,实施重大水源及引调水工程,做好水源保护,完善供水网络,统一管理,提高供水保障程度。逐步建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2.1.1 城镇供水
围绕阿克苏地区绿洲分布、地理位置、区位发展等,结合《阿克苏地区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构建阿克苏绿洲城镇群、阿克苏东部城镇群,围绕水资源情况和城市群未来发展,实施城市群一体化供水[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独立县(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供水,保障城镇供水安全。
a. 阿克苏绿洲城镇群一体化供水。阿克苏绿洲城镇群位于阿克苏河流域,区域内城镇供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水源较单一,供水量不足,阿瓦提县、柯坪县供水水质不达标。为保障城市群快速稳定发展,构筑阿温同城化发展空间结构,以阿克苏市、阿拉尔市为中心,以温宿县、阿瓦提县、柯坪县以及兵团第一师7团~14团和16团、阿拉尔农场、托喀依乡为辐射地域,构建阿克苏绿洲城镇群一体化供水格局,承担城乡生活和部分工业供水,兵地统筹,融合发展。供水分步实施,近期利用现有供水水源,提升改造现有水厂处理设施,使水质达到使用要求,充分挖潜供水;远期考虑通过正在建设的大石峡水库供水,来水经处理后可达到生活和工业用水标准要求,原有水源作为应急备用水源。积极推进城市群联网联调,形成城市群供水网,提高供水保障程度。
b. 阿克苏东部城镇群一体化供水。阿克苏东部城镇群位于渭干河流域,包括库车市、沙雅县和新和县,从地理位置上看,三市(县)相邻,有一体化供水条件。区域内城镇供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水源较单一,供水量不足。规划以库车为龙头,组建“库车-沙雅-新和”城市群,在此基础上建设战略发展区,实施阿克苏东部城镇群一体化供水,承担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规划从渭干河已建的克孜尔水库取水(“库车-沙雅-新和”城市群位于克孜尔水库下游,可利用重力自流供水),联合既有水源(库车河的铜场水库和跃进水库),实施多水源供水,原有水源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实施城市群联网联调,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c. 其他县(市)供水。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结合规划年需求对现有水厂进行改扩建和新建供水水厂(水源),实施多水源供水,配套供水管网并有效延伸,扩大供水覆盖范围,为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程度,规划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工程。根据需求对现有拜城县自来水厂(水源为地下水)进行改扩建,新建拜城县第二水厂(水源为地下水),配套供水管网并有效延伸,扩大供水覆盖范围,将两水厂供水管网连通,互为备用;结合规划年需求对乌什县自来水厂进行改扩建,新建英阿瓦提水厂(水源为胜利渠地表水)和依麻木水厂(水源为托什干河地表水),配套完善供水管网并有效延伸,3座水厂供水管网连通,互为备用;为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各县(市)均规划建设1座城市备用水源工程。
2.1.2 农村供水
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工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采用延伸(延伸城市供水管网)、联网(连接主干供水管线)、整合(整合农村供水管网)、提标(提升农村供水工程标准)等方式,对管网进行改扩建和有效延伸辐射,进一步扩大供水范围,构建顺应社会发展和新时代要求的规模化、集约化、同标准的城乡供水体系,推行以镇带村和村庄连片供水,实施城镇和乡村的水网连通工程,大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根据需求,规划全阿克苏地区拟完成农村供水保障工程68处,其中,新建、改扩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5处,万人供水工程21处,小型供水工程42处。主要工程内容为:建设新划定水源保护区10处,新建水源工程4处,改造水源工程64处,管网配套及连通1.9万km,配套净化设施设备和消毒设备165台、水质化验室9座、自动化检测系统9套及相关计量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和管理水平。
2.1.3 工业供水
工业供水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结合工业布局、园区水资源配置规划、供排水工程规划、中水利用工程规划等,统筹兼顾。供水量根据工业发展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优先使用当地中水,合理安排工业供水,保障工业用水安全。根据各县(市)实际,规划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由阿克苏市再生水、城市自来水和阿克苏河地表水联合供水,阿克苏市纺织工业城(开发区)通过多浪河纺织工业城扬水泵站供水工程供水,同时在多浪总干渠上中游新打机电井,作为纺织工业城工业应急补充水源;温宿产业园区由台兰河地表水供水;阿瓦提县工业园区由阿瓦提县县城水厂供水;柯坪县光伏工业园区由柯坪县水厂和胜利渠联合供水;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期由东城水厂供水,远期取用库车河地表水;沙雅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由科克布云水库和央瓦力克水库联合供水;新和县工业园区由城市自来水、布喀塔木水源地及渭干河园区供水工程(渭干河地表水)联合供水;拜城县通过卡木鲁克拦河引水枢纽、木扎提河供水工程取用卡普斯浪河和木扎提河地表水;乌什县由县自来水厂供水等。
阿克苏地区各县(市)供水情况复杂多样,水源条件也不尽相同,应急供水情况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因此,各县(市)应结合本地水源结构、城乡供水布局特点,积极推动城镇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因地制宜地制定与本区域相适应的应急备用供水方案,提高城镇供水保障率和风险防范能力[6-7]。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是否确有所需,针对特枯水年和发生突发事件时提出应急供水方案。
2.2.1 特殊枯水年应急供水对策
在遇到特枯水年、连续枯水年时,水资源量和可供水量比正常年份有较大程度减少,应采取相应的水资源调配对策措施。利用一切可能的供水水源,必要时可动用死库容、深井水等;对于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部门(如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适当调整新鲜水和再生水的供水比例,增加再生水供水量以替代新鲜水的供水量。同时,组织编制应急预案,保障城乡供水秩序,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遵循“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道水、后水库水”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2.2.2 突发事件应急供水对策
突发事件由于难以预测,且危害较大,因此做好预防和事故发生后的快速反应非常重要。各县(市)应成立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处理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当饮用水源发生污染事件时,应急监测组进入工作状态,当出现严重影响饮水安全等紧急情况时,采取停水、启动备用水源等措施,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饮用水源污染情况,对处理后的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分析,定期及时向公众公布结果。
2.2.3 备用水源及相应工程措施
为了增强城乡水源保障能力,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加快推进城乡饮用水和重要工业园区备用水源建设,对有条件的地区,推进水源地和供水系统之间的连通建设,便于进行联合调配,同时积极安排与建设备用水源,见表5。
表5 阿克苏地区城乡供水应急备用水源情况
为确保城乡供水工程的质量和长期效益,应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供水系统工作机制,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地区、县(市)、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目标考核制度,健全规划实施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全面推进规划实施。
划定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建设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增设水源保护区标记牌,加强水源保护区保护宣传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检验系统建设和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做好水源保护安全预案。完善水源地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将其切实纳入地区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加大水源地保护的执法力度。强化水源监督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加大水源地保护的执法力度。
按照水务一体、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完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各县(市)供水管理水平。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制定供水系统应急预案,加强备用水源的建设与保护。建立重要设备的后备措施,加强应急所需物资储备。
加强跨区供水系统建设,改变传统供水思路,打破行政壁垒,实行跨行政区供水。成立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水资源,将城市供水和农村供水管理机构合并,成立水务集团进行统一管理。城乡供水属于公用事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供水价格的制定应组织公众参与,实行积极水价政策,深化水价改革,推进差别化水价,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行同网同价。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用足用活水利发展金融支持政策,推动水利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多元化,搭建水利资产交易平台,盘活水利资源和资产。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如通过政策性银行信贷、惠农贴息、过桥贷款、PPP模式等,有效吸纳金融贷款和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和运营管理。
完善人才保障机制,锻炼和培养一批既熟悉水利业务,又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针对水权水市场制度建设、水利强监管及相关政策协同机制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与攻关,为规划实施提供创新能力保障。
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城乡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阿克苏地区未来发展,构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8]。
a. 结合城镇发展和新时期供水思路,积极推进城市群联网联调,规划实施阿克苏绿洲城镇群一体化供水和阿克苏东部城镇群一体化供水,提高供水保障程度。
b. 因地制宜,在充分利用现有供水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多水源供水,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和集中供水,扩大供水规模和供水范围,提高供水保证率。
c. 为确保特枯水年或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城乡供水安全,要制定好应急供水方案,对重要城镇和重点工业园区规划备用水源。
d. 在做好供水水源和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采取一定的非工程保障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安全运行。
e. 本文对阿克苏地区的城乡供水进行了宏观上的规划,在后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当地实际,经进一步分析研究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