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职教育与主导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建议

2024-03-08 02:31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石家庄市耦合

暴 金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800)

引言

职业教育是面向产业的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统筹推进高职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人才需求侧之间的良性对接,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是全面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1年9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和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关系全省大局,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1]。石家庄市坚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做大做强做优五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率先突破,强力培育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进军”,构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培养集聚一批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是市域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石家庄市属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现状和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分析入手,以教育和产业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改进表征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应用耦合协调理论,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市域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提出建议,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决策参考。

一、相关研究现状

现有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契合度研究,部分学者做了耦合协调研究。文献[2]考察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契合,不仅关注到三次产业总体结构,也关注到各产业内的行业结构,指出专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优化专业结构的措施建议。文献[3]运用产业偏离度模型测度偏离度,偏离度指标绝对值的大小可以显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的强弱,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者之间的契合度越弱。文献[4]构建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并提出对策。文献[5]基于2009到2018年31省的面板数据分析全国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与高职专业群系统的动态协调演进过程。文献[6]基于结构偏离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2016—2022年间专业群系统和产业系统进行测算,分析两个系统的偏离和耦合特征。

已有研究多对高职教育和三次产业的适应性、契合度进行研究,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指标体系根据研究目标各有侧重,部分研究耦合协调度模型公式和判别标准存在误区。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石家庄市实际情况,进行市域高职教育与五大主导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构建指标体系,引用文献[7]中模型公式,选取适当判别标准得出耦合协调等级。

二、石家庄市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情况

(一)石家庄市高职教育情况

石家庄市属高职高专院校共有4所(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因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选取研究对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和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两校专业涵盖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农林牧渔大类、旅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新闻传播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和交通运输大类等,每年录取新生一万余人。两校对接五大主导产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高水平专业群体系,培养了技术技能人才。

(二)石家庄市产业发展情况

石家庄市实施“强省会”战略以来,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全力打造五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1年,全市谋划省市重点项目352项,年度投资847亿元。此后两年,这两项指标均实现快速增长,分别达到462项、1 100亿元,439项、1 083.2亿元[8]。2022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3家、总量达到3 07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 076家、总量达到15 672家。遴选院士培养对象8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38人,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1.3万余人[9]。2023年上半年,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分别完成营收577.2亿元、593.9亿元、447.3亿元、444.3亿元,同比增长15.6%、12.6%、8.2%、7.1%;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完成销售收入7 804亿元,同比增长11.95%,实现了质和量的有效提升[10]。

(三)石家庄市聚焦五大主导产业的人才培养情况

2020年4月石家庄市成立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市教育局出台了《推进市属高校校企科研合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合作项目涉及机电一体化、焊接加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多个专业领域。2022年积极筹建现代商贸物流实训中心和石家庄工匠学院,构建职业院校、骨干企业、五大主导产业技能实训中心“三位一体”的石家庄培训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围绕服务五大主导产业,分别建立起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等实训中心。各实训中心已经成为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综合服务平台[11]。

三、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模型的构建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耦合的概念也被引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通过复杂形式而产生的互相作用和彼此联系,主要运用耦合度来表示复杂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量度。耦合协调度指相互作用关系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它可体现出协调状况的好坏。耦合协调度模型用于分析事物的协调发展水平。

石家庄市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市属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两个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本研究将耦合协调度模型应用于石家庄市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测度两者的相互关系。

(一)构建指标体系

耦合协调度模型需要指标观测值来表征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系统值。文献[4]构建的专业设置指标体系包括7个,分别是专业结构与布局、专业办学规模、专业办学经验、专业设置硬件条件、专业设置软件条件、校企合作开展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产业结构指标体系包括6个,分别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产业技术结构、产业空间区位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和产业就业吸纳程度。文献[5]从系统的资源占有、系统规模的大小、系统绩效的高低三方面选取9项指标表征高职专业群系统的发展水平;产业系统的发展水平通过系统资源的占有情况、系统规模的大小、系统服务水平的高低等三个方面进行测量。文献[12]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指标的选取上,主要从专业布局结构、专业规模结构和专业层次结构入手,分别确定了15个指标;在产业结构指标的选取方面,从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两个维度,分别选取了6个指标。

上述表征高职教育的指标体系有的侧重专业结构、有的侧重职业教育的宏观发展。本文侧重于表征高职教育对五大主导产业的支撑。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从学生情况、人才培养、就业情况三方面构建表征高职教育的指标体系(见表1)。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构建表征五大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见表2)。以往研究中,指标权重由熵值法确定,虽然客观性较强,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但是没有考虑到指标本身的侧重点,且对样本数据依赖大。因此本文采取专家调查法赋权,邀请行业企业、教研机构专家和一线教师组成工作组,讨论调查结果并形成一致意见后,填写权重调查表。

表1 高职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表2 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共涉及3个指标值的计算,分别是耦合度C值,协调指数T值,耦合协调度D值。结合耦合协调度D值和协调等级划分标准,可得出系统的耦合协调等级。

由于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均为正向,标准化公式为:

(1)

(2)

其中,xij为高职教育系统第i个指标的第j个样本值,pij为xij的标准化值,xmax和xmin分别为xi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ymn为五大主导产业系统第m个指标的第n个样本值,qmn为ymn的标准化值,ymax和ymin分别为ym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根据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和权重,计算高职教育系统U1与产业发展系统U2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

(3)

(4)

其中,wi、λm分别是高职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各指标权重,pij(i=1,2,3,…a)为区域高职教育系统各项指标的标准值,qmn(m=1,2,3,…b)为产业系统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度计算公式为:

(5)

耦合度C值区间为[0,1]。C值越大,系统间离散程度越小,耦合度越高;反之,系统间耦合度越低。

协调指数T的计算公式为:

(6)

其中,α、β分别为高职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的权重系数,α=β=0.5。

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7)

参照以前研究成果[7],采用划分标准见表3。

表3 耦合协调等级的划分标准

四、实证分析及相关建议

(一)数据分析

1.数据来源

按照表1、表2的指标体系,高职教育数据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学院教育质量年报和实际走访统计获得,产业发展数据通过收集新闻数据和走访调查市统计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获得。2021年下半年石家庄市提出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截至目前收集到2021—2023年共三年的五大主导产业统计数据。

2.研究过程和结果

利用式(5)计算石家庄市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的耦合度,利用式(6)、(7)计算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详见表4。

表4 2021—2023年石家庄市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的耦合协调度

由表4可知,2021—2023年石家庄市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均为高度耦合,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关联。耦合协调关系由初级协调上升为协调发展,实现了高职教育与五大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D值虽然在协调发展区间,但是处于临界点附近,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

(二)建议

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完善市域高职教育,依托高职教育助力五大主导产业升级,实现高职教育与五大产业系统同频共振。

1.统筹布局市域高职教育和五大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高职教育和五大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并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内容。围绕五大产业发展,布局高职教育,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注重政策引领,出台符合本市实际的高职教育发展政策,加大金融、投资、财税、土地、信用等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使各类资金渠道投入稳步提升。深化政校企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建立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定期协调相关工作。二是培育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发挥五大产业优势,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对接五大产业的人才需求,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合力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实施联合培养,通过学校学习、企业见习、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培养岗位胜任力强的产业紧缺人才,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三是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把科研与技术服务作为产业升级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给予激励政策、科研项目支撑和专项经费支持。由政府牵头组织产业园区、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接,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新技术研究院。聚焦产业升级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企业发布需求任务、高职院校承担科研项目实施,或由企业研发人员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项目建设、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打造科研平台市域样本。

2.赋能和提升高职教育水平

一是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促进市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应提高自身建设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树立“以质量提升为主线、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13]六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夯实发展基础,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争取升格成为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二是优化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应围绕培养五大主导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实现产学研紧密融通,优先发展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交叉专业和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组建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兴办产业学院,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构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加大对外服务力度,积极融入企业研发团队。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研究院,利用企业优势和高职院校的智力资源,解决企业实际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将科研与企业项目相结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引导行业企业发挥主动性

一是引导企业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责任和技术研发、应用推广责任,构建适合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型企业文化。企业应主动参与协同育人体系,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实现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实习就业等多维合作、协同发展,将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新材料、新成果引入高职教育。制订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企业标准,预测人才需求数量,做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订制培养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用得好、留得住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引导企业发挥主动性,围绕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组织创新资源、培育创新生态,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推动生产技术进步。

促进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协调发展、校企共同迭代升级,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的良性互动程度,并提出措施建议,对高职教育和五大主导产业今后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石家庄市耦合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