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麦青青
2012年,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有人要他预测当年诺奖的获奖人,他说,我不预测,但是我希望是中國的女作家残雪获奖。
莫言如此推崇残雪并非一己之好,问鼎诺奖之前的莫言,或许并不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作家,而在中国读者中鲜为人知的女作家——残雪,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其实远超莫言。
残雪以其独树一帜的个性在20世纪80年代登上中国文坛,作为新潮小说中的先锋作家,其作品的小众化,一直备受争议和冷落。当诺贝尔文学奖大热人选曝光后,她才第一次如此盛大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十年辛苦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仿佛也是残雪文学选择和最终际遇的写照。
只有小学学历,却写出世界级的作品
今年71岁的残雪无法被明确定义,她只有小学学历,却写出世界级的作品。如果在街上遇到她,你不会将这位普通的老人和一个先锋作家挂上钩。但只要看看以下这几个简单却足够有说服力的数据便一目了然,在世界范围内,残雪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有三最:作品被翻译得最多,作品入选外国高校教材最多,拥有数量最多的专门研究她的机构。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
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的残雪,原名邓小华。残雪的父亲邓钧洪,新中国成立前长期在国统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新湖南报社(今湖南日报社)社长。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邓家兄弟姐妹五个有四人去了农村,只有残雪仰赖“身边无人政策”的照顾,才获准留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残雪栖居于一间只有六七平方米大小的杂物间,逼仄、潮湿、阴暗,但她如饥似渴地埋首于书籍中。文学、哲学,甚至当时流落到社会上的各种“禁书”,她都找来读。这无疑是一种精神的救赎,让人暂时逃离现实的苦海。
残雪30岁之前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赤脚医生。在一家街道工厂,残雪当过整整8年的铣工,她并未觉得当铣工有多么辛苦,只是由于身处社会的最底层,她充分见识了一些人身上的劣根性。就像杨绛说的那样:“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残雪后来因结婚生子而退出街办工厂,开始学做裁缝,踩在缝纫机脚踏板的轧轧作响的声音,回荡在那些日复一日、艰难求生的岁月里。但她的一颗心因为接触文学,没有被生活的苦水腐蚀掉。
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小说后,残雪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强烈冲动,伏在缝纫机上写出了处女作《黄泥街》。但《黄泥街》的问世经历了多舛的命运。一开始没有杂志愿意发表,也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在她走上创作之路的10年时间里,只出过两本书。但现在,残雪平均每年都有五六本书在国内外出版,迄今为止,已发表单行本90余本。
她创作种类丰富,涉及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哲学、翻译等,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她撕下笼罩在文明人身上的面纱和遮羞布,不仅写出了人类生存的悲剧,而且将人本质性的卑劣、丑恶与龌龊揭露得淋漓尽致。残雪的作品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她的小说,有人将她誉为“中国的卡夫卡”。但她的文学风格绝不是照搬西方现代派或先锋文学,她是用自己在中国大地上体会到的生活,去吃透西方现代文学的神髓,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理念和文学道路。
有人说,“正如人们在几十年之后才知道了40年代有个张爱玲一样,再过几十年,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这个时代有个作家叫残雪,只不过那时说这话的人已是我们的孙子辈了。”
想让更多人读我的书
尽管残雪被评价为目前最具先锋气质、具有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之一,但她不是一个刻意去标新立异以彰显自己孤高自许的人:“从一开始写作起,我就想成名,那主要是因为我想存在,想扩大自身影响,让更多人读我的书。”
她也从不否认自己的虚荣心,因为虚荣心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要跟有的人一样,从来不管这些,还离群索居,住到老山洞里写,我没那么崇高。”
她更加注重自我体验,写人的潜意识,并对国人的精神世界进行宛如解剖式的刻画和呈现。“她笔下的人物,不过是比书写他们的作者更加义无反顾,更加咬定青山不放松,更加孤注一掷,也更加头破血流而已。”那些无法呼喊的悲怆,那些穷形尽相的人性,那些污泥浊水中的挣扎,在她的小说里一一映射。
曾经,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位读者向她提问:“您年轻时代经历的磨难让我很难过,但每代年轻人有每代年轻人自己的难处,而我们当代年轻人在重大的社会压力下,如何才能保持对文学的信仰呢?”
她的回答很坦率:“我的作品就是为未来写作的,是为年轻人写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每天应该保持一个小时的阅读,这样日积月累,在人生遇到问题的关键时刻,文学、哲学、历史这些就能帮助你……”
她当年也是借助这些精神的火把,得以走出漫长和幽暗的隧道。
在熟悉残雪的编辑眼里,与她交流非常顺畅,她时时发出的愉悦的笑声仍有天真未泯的纯净。30多年来,残雪过着在很多人看来刻板单调,仿佛苦行僧般的生活。阅读,写作,学英语,是她每天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残雪不用手机,不用微信,这让她省去了许多没必要的干扰,可以专注于她的文学和哲学。”
残雪在英语学习上达到的高度,是一个足够励志的榜样:“一个小学毕业生,却可以无障碍看英文小说和英文哲学。”20多年的英语自学,让残雪阅读英文小说毫不费力,以至于她的小说翻译到国外,她自己做自己外文书的校对。
残雪从事创作30多年,写了700多万字作品,她也没有刻意去改变自己,她说,自己心里有东西才能写得出来。残雪的小说,往往剑走偏锋,无法预测。看了她作品的开头和中间,根本无法去推断其结局,“有种孤独感、荒谬感,人的灵魂和精神错位。”
对于传统,她有破有立:“我才不搞那套所谓文化的原汁原味呢,我只搞我个人的原汁原味,我的东西绝对模仿不了,这就够了!”
对于文学,她有一种宏阔的视野,不拘泥本土和本民族的束缚,登高望远,纵横无疆域:“打破当代文学的封闭状况,造成国际影响,同国外同行在同一起跑线上竞赛。比激情,比力度,比深度,比形式感,比勇敢……当然竞赛的前提是承认文学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承认人性是可以相通的,作品是可以产生共鸣的。”
在更大的层面上,赢得了尊重与认可
美国有两家出版社、两个翻译专门出版和翻译残雪的作品,西北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三本残雪的作品。有人对耶鲁大学出版社的“厚此薄彼”愤愤不平:你们只翻译出版残雪的小说,为什么不出版中国别的优秀作家的作品?社长说,我们只选择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我不管他是谁。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句话:“森林里分岔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一条,于是,一切都截然不同。”
残雪当时并无意成为一个独领风骚的先锋派,只是,那是她自由意志和不羁灵魂的选择其代表作《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最后的情人》都成为这种意志的最好体现。
做一个真实的人,成为一个真诚的作家,就像顾城说的那样:“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
一直被低估的残雪虽然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她71年人生中最热切的关注。
从前,门可罗雀;将来,也未必门庭若市,但“写”就是写的意义,就像“活着”成为活着的皈依。与其说她为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争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在国内获得了空前的“礼遇”,不如说,是一个披肝沥胆的作家,一个常年与寂寞相守的作家,终于用自己的笔,在一个更大的层面上,赢得了她应该得到的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