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辽宁人的“岭南荔枝梦”

2024-03-08 04:11张松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州岭南荔枝

张松

在茂名高州市的根子镇,有一座2022年5月底才正式开馆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荔枝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解说词开宗明义:中国是世界荔枝的起源中心。令到此参观的辽宁人备感亲切的是,这座博物馆透露了这样一些鲜为人知的“辽宁信息”:茂名荔枝是冯宝、冼夫人的“爱情果”,唐太宗与杨贵妃爱不释口的岭南荔枝是北燕后人高力士(冯元一)从高州运到长安的,老家抚顺新宾的乾隆皇帝特爱吃岭南荔枝,当年高高在上的皇太后想吃荔枝才能分到区区两个……

茂名荔枝——冯宝、冼夫人的“爱情果”

在茂名根子镇的中国荔枝博物馆内,立有一尊冼夫人手拿荔枝的全身塑像,并配有一个有关冯宝和冼夫人的来自民间的荔枝故事:冼夫人(522年-602年),高凉郡俚人首领,历经梁、陈、隋三朝,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稳定,推动了岭南地区社会进步,深受百姓爱戴,被尊为“岭南圣母”。相传,有一次她与丈夫高凉太守冯宝一起在春分时节骑白马回高州,并带了一筐螃蟹。途中,冼夫人发现路边几十棵老荔树没有一棵开花结果。此时白马突然嘶鸣奔跑起来,满筐螃蟹也掉落地上,荔树枝梢亦有折损。冼夫人为弥补白马过失,便以螃蟹作为“供品”,夫妇二人一起祭拜老荔枝树,口里念念有词,“螃蟹红红,荔枝大如灯笼;螃蟹圆圆,荔枝载满车船。”然后将螃蟹送给村民。此后,这几棵多年无果的老荔枝树,都相继开花结果,而且果实竟有鸡蛋般大。

按史书记载,冯宝、冼英是在罗州刺史冯融的特意安排下结为夫妇的,符合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制。但这里存在一个疑问,冯融是汉官,不是俚人(隋唐后北方人对岭南一带族群的称谓)之官,那时的俚人只服从于本部族的“都老”,汉官指挥不动他们,更何况像冼英这样的俚人首领?换言之,就算冯宝遵从父命愿娶冼英,也得问冼英肯不肯嫁?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正常的逻辑是:冯冼联姻是自愿的,双方你情我愿水到渠成,有此前提,才依照传统规矩走个形式而已。这就连带出下一个问题:冯宝、冼英婚前认识不?答案是:指定认识。

现在关于冯宝、冼英出生地、归葬地、主要活动区域的岭南说法较多:高州说、化州说、电白说、阳江说……说法再多,方圆不过千里,像高州、化州、电白相距平均不到百里,在这么狭小的范围内,定居岭南已四代近百年的冯宝与土著的冼英会不认识?即便在交通、通讯落后的南北朝时期,也是难以想象的。

特别是,他们二位还都是当地名人:一位是北燕王族后人、东北帅哥、太守之子、建康太学高材生;一位是俚族首领、号令一方的“岭南大姐大”、地方豪族冼氏的“台柱子”,他俩要是不认识,没见过面,那就莫名其妙了。

冼英20多岁才出嫁,这在“人过五十古来稀”的千余年前,是相当罕见的,为何晚婚?以今日视角可用两字注明:没配。地位、财富、模样、身高、性格……条件开列出来,冼英的如意郎君还真是难找。

若是普通百姓,眼见女子到了婚嫁之龄,不想嫁,也多半会被父母强行许配人家,但谁敢、谁能这么对冼英?她的婚姻她做主,别人的话,最多作参考。同理,比冼英约长六七岁,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冯宝,那个年代的官宦子弟都30多岁了还不结婚,显然是不符常理的。

如果让文学家来处理这段“谜案”,多半会写成冯宝、冼英间的一段彼此试探、起起伏伏的漫长情感纠葛。冯冼联姻不只有单纯的男女之爱,还有民族之别、地域之别、习俗之别、三观之别……太多的差别与分歧,数不胜数的磨擦与误解,提示这桩婚姻的完全不可能性。最终,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这对历经种种磨难的大龄男女,抛弃一切隔阂,说服了别人更战胜了自我,有情人终成眷属。

查寻中国古代贵族婚恋史的成功案例,好像就这么一例。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无比温馨暖心的画面:南国五月、荔枝树下,冼英摘下两颗“白糖罂”,一颗给自己,一颗给冯宝,两人心心相印,誓言从此福祸共担,从此风雨同舟,成就千年佳话,载入青史流播。

难怪有人说,茂名红荔,原来是冯宝、冼夫人的定情果、爱情果,它闪耀着高贵的人性,是一段美好历史的见证!

高力士北运的荔枝折合1700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古代,有两位宣传荔枝文化的形象大使:唐朝的杜牧与宋朝的苏东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盛赞荔枝的两句家喻户晓的经典诗句。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是十六国时期万里南渡的遼西北燕王族之后,是唐朝的忠臣,而非戏曲小说演绎的奸佞。在岭南,盛传当年唐玄宗、杨贵妃爱不释手的荔枝,多来自冯元一出生地的广东高州,那些美味荔枝是冯元一派人从高州运来的。

好看的荔枝,好吃的荔枝,更是好贵的荔枝。在中国古代,北方的帝王将相、达官贵宦想吃南国荔枝,仅运输成本就贵得令人咋舌。

过去,由南向北运荔枝,始发地主要有两处:四川与广东。必经三条古道:秦岭子午栈道、马渡关古道与岭南古驿道。

秦岭子午栈道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汉、唐两个朝代,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南方其他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子午道全长420.5公里,它北至西安城南60公里处的“子口”,南至洋县县东80公里处的“午口”,不少地段山高路险,鹰惧猿愁。

马渡关古道,是荔枝古道最重要的贡道之一。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食鲜荔枝之好,在涪州(今重庆涪陵)建妃子园,修整涪州至西安运输荔枝的驿道,竟长达1000多公里,运输特供水果荔枝的中国古驿道,仅此一条。

岭南地区荔枝进贡历史长达2000多年,形成了从岭南到长安、洛阳的荔枝贡道。岭南荔枝越五岭后沿湘江进入长江,再西溯至江陵,从江陵取陆路到襄阳,从襄阳到长安走武关道,到洛阳则走鲁阳关道(三鸦路)、方城道贡道。

据估算,在唐代,南国荔枝运至长安,各种费用加一起折合1700万元人民币!

在古代,荔枝不仅特供权贵,而且是外贸硬通货。两宋时,荔枝开始进入海外贸易,出口到朝鲜、琉球群岛、日本,甚至远涉阿拉伯地区。

据北宋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所记:闽粤荔枝食天下,其余被于四夷以及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

即便在荔枝原产区的广东,古代广东人想吃荔枝也非易事,得自己栽种,精心培育,如广东新兴县龙山景区国恩寺内的“佛荔”,相传是六祖慧能大师晚年亲手所植,历经1300余年。

茂名现存四大古荔园,分别是:高州根子柏桥贡园、高州泗水滩底古荔园、电白霞洞上河古荔园、茂南羊角禄段古荔园。这些荔枝古荔园,位于茂名市境内浮山岭下西南面,方圆约一百平方公里的荔枝带内。浮山岭荔枝带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最优质的荔枝带,所产荔枝味美多汁,品质优良,曾荣获多个国家奖项。茂名全市现存活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多达19000多株。

荔枝种植在中国有2300年的历史,曾是朝廷贡果,被赋予浓郁的人文色彩,以致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荔枝文化,为荔枝站台宣传的古今名人数不胜数。

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地处粤西的茂名市GDP排第七,达3900亿元,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茂名有两大支柱产业:石油化工与荔枝。每当荔枝销售旺季,在茂名根子镇,荔枝往往不论斤卖,而论树卖,尤其是那些千年古树,早早就被买家所包,出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已司空见惯。

清朝皇太后吃岭南荔枝仅能分两个

中国古代的达官显贵喜食荔枝的都有谁呢?很多,仅举三例:汉武帝、南汉后主刘鋹、清乾隆帝。

《三辅黄图》中记载,汉武帝是第一个移植荔枝的皇帝。汉武帝收复南越时,曾将南越的荔枝移植到皇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终因地理和气候的差异,而不能成功。皇帝要品尝荔枝,只能从南越进贡。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破南越,建扶荔宫。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然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株死者数十,遂不复茂矣。其实则岁贡焉。

据《南汉书》记载,五代十国时,南汉于国都广州城建造了大量宫苑。其中,昌华苑在唐荔园故址上修建而成。后主刘鋹每年于荔枝成熟季节在昌華苑设宴款客饮酒啖荔,因苑内遍植荔枝,果实累累如红云蔽日,故名“红云宴”。

汉代、五代十国距今时隔千余年,吃岭南荔枝有困难,情有可原,那么到了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清代,食荔枝之难是否得以克服了呢?答案令人瞠目结舌:即便是乾隆的母亲、堂堂皇太后之尊,想吃荔枝分到手的,才区区两个!

据清宫档案《哈密瓜蜜荔枝底簿》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福建巡抚吴士功进鲜荔枝树五十八桶,共结荔枝二百二十个,本日交吊下荔枝三十六个之内,拿十个进宫供佛,其余随晚膳后呈进。旨明日早膳送,钦此。”

乾隆二十五年,特供后宫的荔枝分配账底为:皇太后二个、温惠皇贵太妃一个、皇后一个、令贵妃一个、舒妃一个、愉妃一个、庆妃一个、颖妃一个、林贵人一个、兰贵人一个、瑞贵人一个……

即便以皇太后、皇后、贵妃之尊,从岭南运来的荔枝,分到手也才一两颗,作为“清代皇家贡果”的岭南荔枝,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在今日茂名,想吃野生荔枝,已一树难求,对茂名果农而言,树上结的是金元宝,幸福生活源自荔枝。每年四五月份,茂名荔枝节就盛大开张,然后就是六七月份的龙眼节,接着就快到了吃流水席的“年例”……这座城市仿佛一年到头都在过节。

自从“北燕南渡”的历史被重新发掘,自从辽宁的北票与广东的高州于2018年4月签订了“千年友好城市协定”,两地亲朋往来频繁,古代辽宁人的“荔枝梦”由此变成了今日辽宁人重话亲情、友情的“荔枝蜜”。南北一家亲,吃甜甜蜜蜜的荔枝,说蜜蜜甜甜的话,心情亦如荔枝般圆润多汁。

猜你喜欢
高州岭南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忆岭南
雨岭南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不辞长作岭南人
荔枝熟了
高州,我美丽的家园
高州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