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靖
初中是写作的起步阶段,学习写作基本技能、积累写作经验,是修炼写作能力的关键,而模仿是最有效的训练手段。
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写作成长的角度看,模仿是将他人优秀写作经验不断重复,最终内化成自我能力的过程。
跟着古诗学结构。初中写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安排文章结构。生活事件摆在那里,看上去是平常小事,但是落笔写时,却发现林林总总千头万绪。这时候古诗就成了最好的老师。
中国古代诗歌异彩纷呈,共有的优点是凝练简洁,每首古诗都是最简明的写作提纲。将古代诗歌提炼成提纲,再将个人生活裁剪细节融入提纲,一篇好文章就生成了。比如杜牧的名篇《清明》就是描写节日的范本。原诗的思路就是:描写节气典型景物渲染悲伤——抓住人物神态凸显悲伤——引入新人物新情节,转换情绪(其实是暗示借酒解愁),更加突出清明思亲的情绪。这样提炼出的模板作为基础,兼顾写作的内容和结构,可以仿写同题清明,也可以改写其他节日;可以将原诗扩写成一段,也可以写作全篇。
跟着课文学立意。立意是篇章灵魂,好的立意需要精度、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要做到鲜明、深刻、新颖。
语文教材所选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从立意角度看,价值观健康正确,深刻揭示生活本质,并且具有独特的视角,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每一篇课文都是值得推敲效仿的。
跟着课文学立意的方法很多,可以直白地借用,可以含蓄地化用,可以将同类篇章主题糅杂使用,也可以反其道而行,将习得的主题对比着用。当然最高级的办法是:深刻理解作者立意的内容,复盘作者立意思考过程,将其归纳成思维模板,这才是真正的写作提升。
理解、记忆、化用是跟着课文学立意的基本步骤。课文的主体立意大多呈现在文章的结尾处,研读仿写结尾是重要的方法。理解文意体会结尾与全文的逻辑关系,积累课文体现主题的金句,结合自己经历合理改写。
模仿是初學者快速成长的不二法门,现实生活中可以模仿的范本无处不在,跟着经典学叙事,跟着诗歌学语言,跟着报刊学新颖,跟着文言文学简洁……跟着生活开眼界,跟着阅读提深度,借模仿的慧眼,寻到写作的源头活水。
(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中学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