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文化数字化能够深化科普工作,大大提升记录、保存、展示文化的效能,起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作用,并能展现文化活态,让受众身临其境。数字中国建设中的科学文化数字化,使科学文化进一步发挥好科普的工具性和价值性作用,通过科学文化数字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可以推动数字时代的产业振兴,完善社区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关键词】数字中国 科学文化 科普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249.2/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03.012
引言
文化传承与保护,经历了由“记录、保存、展示”,再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实践过程。伴随科技进步,人类进入数字时代。科学文化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将科学文化活态展现,给受众营造身临其境氛围。构建科学文化数字化体系,营造科学文化数字化场景,能够将科学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入数字时代,使得科普工作不仅利在当代,也能面向未来。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两大阶段性目标,为科学文化数字化和科普工作设定了时间表:到“十四五”时期末(2025年),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
《意见》还提出了五大原则和八项重点任务。其中有两大原则直接与科普工作和科学文化数字化相关:一是,“以人为本,全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堅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数字化为了人民,文化数字化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科技支撑,创新驱动。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意见》提出的八项重点任务也基本上均与科普和科学文化数字化相关。本文将立足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研究科学文化数字化如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并讨论科学文化数字化的深远影响。
科学文化数字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领域中最突出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科学文化建设与普及的不平衡;最突出的不充分,是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与普及的不充分。科学文化数字化,能大大提升“记录、保存、展示”文化的效能,起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作用,并能展现文化活态,让受众身临其境,从而使乡村在数字时代实现科学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科学文化”一词近年来在中央有关文件和相关机构文件中频繁出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的“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到的“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提到的“弘扬科学文化”。在学术研究和政策表达中,还出现“科学文化事业”“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发展”“科学文化哲学”“科学文化传播”等表述。国内学界对“科学文化”的研究,也有多种表述,概念呈现多样化和碎片化。就此,张一鸣和张增一等人认为,国内学者对“科学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的理解差异较大,相关学术交流不畅。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与“文化”含义,都来源于西方。西方“科学文化”有四种英文表述——“scientific culture/culture of science/science culture/science as culture”,在观念层次上,至少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四个方面,内涵同样多样化和碎片化。“科学文化”作为一个中文词组,是由“科学”和“文化”组合而成。如同张一鸣和张增一所综述的,“科学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可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物态文化层由科学和文化相关的各种器物基础组成;制度文化层由“科学文化”的多重涵义(关系探讨、研究路径和实践应用)组成;行为文化层由两两相关的多重涵义互相影响而形成的文化行为组成;心态文化层是“科学文化”结构的核心,由科学与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重要因素组成。科学的精神、理念、理想和价值观属于“科学文化”的形而上层面,技术的、实证的、数学的或逻辑的内容属于“科学文化”的形而下层面,“科学文化”是形而下和形而上层面的有机统一。
上述对科学文化的相对完整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数字化。从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角度看,不仅需要发挥科学文化的工具理性作用,更需要看到科学文化本身就蕴含着的价值理性。百年前“赛先生”(科学)被引入中国,科学文化对于国人的启蒙作用,已有充分实践证明。正如费孝通先生所综述的: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流行时,士大夫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待科学文化,期待其能补充中国文化的“用”。但思想的门户一旦打开,西方文化就势如破竹地冲破了重重障碍,到20世纪的前20年,逐步以“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形象,在中国知识界得到广泛的接受以至推崇。路甬祥先生在回顾和展望中国近现代科学时,也如此评价科学的启蒙作用:“西学东渐”和“洋务运动”过程中,国人通过几部高水平科学著作,就认识到西方的强大原来是依靠近代科学技术,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观念,具有启蒙意义。清王朝覆灭之后,“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之声越来越引人注目。在短短的10年里,科学的地位急速上升,以至于在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成为与“德先生”并立的救国良方。路甬祥先生还提出科学普及和文化创新的问题。当时,由于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知识兴趣程度相当低,中国科学家中愿意做科普的人很少,能够胜任科普工作的更少。而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方法、反对形形色色的迷信和伪科学思潮,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引导和鼓励青少年一代献身科学,高水平科学人才得以涌现的必要条件。
故此,科普和科学文化数字化,不仅应作为手段,也应作为目的。正如王国强和张利洁在综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会的兴起时提出的,科技经济体制的改变、新科技革命的到来、科技人员政治思想的解放、中国国际交往的需要等要素,推动了学会的创兴,而科技共同体中科技精英的自主性要求,以及当时学会办事机构作为行政或事业编制的体制,都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全国学会的成立与发展。科技共同体成员快速凝聚为各个学会,通过对合法自主地位的争取,使得科普事业得到发展。汪晖在论述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中提出,科学的文化和人文的文化的区分是现代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历来被文学研究者忽视的“科学话语共同体”,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的重要支撑,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话语共同体最终重构的,不仅是一套语言,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尽管在这个世界观里是有差异和争论的,但它为之后不同群体的论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和世界观的框架。
在数字化背景下,朱洪启针对科普空间作了工具论和价值论的讨论,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当前农村科普实践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工具论倾向,这值得警惕和深思。农村科普工具论,是把农村科普作为一种工具,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且科普大多外在于农民生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广。这种视角相对孤立,在推进科普工作时相对独立甚至封闭,往往就科普谈科普,眼界和视野狭窄,因此科普工作易陷入表面化、行政化。
在数字时代,科学文化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文化与科技融合,必将催生新型的业态文化;必然创新数字文化生产新模式;必会催生新型数字文化劳动者。将科学文化数字化,并与科普结合,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的社会普及,发挥好以德服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科学文化数字化使得科普的工具性和价值性作用更加因应时代需求,更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向广阔的未来。
科学文化数字化的科普作用
由于“科学文化”的内涵广泛而模糊,需要寻求操作化的定义框架。如同毕吉利和刘旭东等人所言:科学的存在论意义不是对科学活动本身的预设和解释,而是立身生活世界之中的人的一种生存实践状态。在这里,主体和客体、自然和社会相互交织、塑造和强化,并逐渐生成和转化为彼此关联的异质性要素集合,进而趋向更为整体、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发生场域。故此,要进行科学文化复归地方文化语境的一般性建构,以进行操作化的科学文化数字化建设。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引入联合国与农业农村相关的AKST分析框架,再将其置于中国乡村振兴的情境下进行本土化。
联合国AKST分析框架。2002年8月,世界银行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启动了一项全球性的磋商,成立了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组织(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IAASTD),目的在于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国际性的农业知识与科技(Agricultural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KST)评估,并发现农业知识与科技在粮食增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农业科学技术利用、生态可持续、缩小社会差距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研究,联合国在2009年发布了AKST分析框架的分析报告《处在十字路口的农业》(Agriculture at a Crossroads)。报告基于AKST构建了农业科学技术促发展的评估体系,其中A指代agriculture,K指代knowledge,S指代science,T指代technology。
联合国报告关于农业科学技术促发展的分析框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内涵;二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过程:知识、学习、创新;三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两大目标:食物系统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
这份报告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将科学文化操作化,对有关农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如何促进农村发展,具有工具性价值。
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学文化数字化框架。發展科学文化,推动科学普及的重要目的,是要使科学文化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因此,还需要在“数字中国”“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分析AKST在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工具性作用。基于此,本文依据联合国报告的框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农情,构建了中国科学文化数字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这一分析框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内容创新、适用范围的本土化、作用机制创新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鉴于信息化的迅速推进以及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联合国框架的知识、科学、技术基础上,增添了数字时代的信息(Information)和农村现代化情景下的文化(Culture),基于AKSTIC(Agricultural Knowledge,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Culture)来构建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促发展的评估体系。二是适用范围的本土化。联合国的评估体系主要关注对象为饥饿、贫困和生计,本文基于AKSTIC构建的农业科学技术促发展评估体系关注中国乡村振兴。三是作用机制的本土化与创新。联合国的评估体系只罗列了与科学文化相关的重要因素(如创新系统、政策工具等),并未厘清科学文化作用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机制与影响,本文致力于通过耦合机制,厘清科学文化作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的发展路径和作用机制。
通过调研,本文结合联合国框架,提出科学文化作用于中国乡村振兴需要经过的四个环节:一是互动环节,即行动者引进科学文化;二是学习环节,即行动者挑战既有规则,制定新的规则;三是融合环节,即外部科学文化与乡村内部科学文化的融合;四是落地环节,即乡村场域内科学文化实现创新发展。通过这四环节所组成的路径,以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服务带来直接效用,实现农村现代化目标(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乡村场域内的业态创新、组织重构与发展优化的间接效用,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产业兴旺)。
近年来,笔者带领课题组在各地开展乡村振兴的调研和案例研究,研究“互动-学习-融合-创新”过程如何落实在各地的乡村振兴实践中。例如,陕西礼泉县袁家村、浙江义乌市何斯路村通过科学文化和制度建设,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了产业兴旺。内蒙古达拉特旗林原村、河南灵宝市罗家村通過科学文化和科普工作,促进了乡村治理,实现了治理有效(见表1)。
由调研可知,科学文化数字化,将知识、科学、技术、信息和文化相融合,推动科普工作进入数字时代,也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
科学文化数字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
数字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有强烈的相关性,但不能自动达到最优耦合状态,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二者协调互补。
耦合(coupling)是一个源于物理学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进而联合起来,或者是通过各种内在机制互为作用,形成一体化的现象。关于耦合,有多个角度的研究,从结果看,有良性耦合、恶性耦合;从方式看,有特征耦合、点耦合、面耦合;从功能看,耦合可以揭示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例如,刘彦随针对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讨论了城市与乡村的耦合问题提出,二者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对城乡关系的全新认知和理解的理论依据。城市和乡村是空间镶嵌、结构互补、功能耦合、相互作用的复杂地域系统。城乡关系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与乡村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关系。由此,我们能理解城乡耦合关系,也能理解科学文化和乡村振兴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耦合关系。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讨论在科学文化数字化背景下,农村科学文化在乡村产业和社区治理方面的行为机制和反馈机制,讨论其作用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如图2所示。
科学文化可以从发挥知识、人才、文化等多方面发挥功能,使农村产业更加兴旺,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数字赋能,又有助于实现从碎片化治理基础上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向数字赋能基础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整全治理转变。由此,可以在整全治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之间,找出一条“数字赋能整全治理”的中国基层治理道路。同样,也能找到数字赋能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中,耦合机制发挥着重要功能,其作用路径有:强化人才培养,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提升服务质量,助力乡村软件建设;重视品牌塑造,助力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专业培训,助力乡村业态的多元化;加强技术指导,建设农业创新驿站等。
乡村文化是乡村人口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与现象的总和,在维系乡村社会良性运转、促进乡村社会和谐以及提高乡村人口生活品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乡村科学文化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治理注入新的元素,优化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加强乡村制度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发展智能化治理服务平台,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科技创新,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文化传统。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挖掘、弘扬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和优良家训的文化引领作用,重拾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文化自信,革故鼎新。同时,以乡村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动力。
科学文化与乡村产业、乡村治理的优化密不可分,同时,科学文化通过“互动-学习-融合-创新”的过程,可以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和社区治理。具体而言,在互动环节,需要行动者将科学文化引入乡村场域;在学习环节,行动者将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挑战既有规则秩序,构建新的规则;在融合环节,科学文化将在乡村场域中真正发挥作用;在创新环节,行动者通过推陈出新,创造和发展新的业态、新的治理模式等,推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文化数字化与数字文化化双向互动,正在实现数字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如杨永恒所分析的,文化数字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和扩散,使文化的创作、生产、展现、传播和消费具有显著的数字特征。在文化数字化形态下,数字技术既承载数字文化,也融入数字文化。从数字文化化的角度来看,数字文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数字空间的文化,展现出了许多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特点。网络将相对陌生、互无关系的个体或组织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
近年来,我们在几个领域进行科学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包括村史馆回嵌乡土、实现“在地化”,推动乡土文化知识体系建设;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基于城乡良性互动新视角的赋权基础上的新内源发展;数字赋能如何促进整全治理,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碎片化治理,转化为数字赋能基础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整全治理。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文化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机制研究,探索数字时代社区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面向数字时代更为广阔的未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委托课题“科学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0104ELR041;中国人民大学罗建章、马荟和龚明月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毕吉利、刘旭东,2022,《科学文化建构的历史逻辑和本质规定》,《自然辩证法通讯》,第6期。
费孝通,2004,《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第2期。
刘彦随,2018,《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地理学报》,第4期。
路甬祥,2002,《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自然辩证法研究》,第8期。
王国强、张利洁,201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会的兴起》,《自然辩证法通讯》,第6期。
汪晖,2005,《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学术月刊》,第7期。
杨永恒,2023,《文化数字化与数字文化化——对数字文化发展再审视》,《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1期。
岳晓文旭、王晓飞、韩旭东、周立,2022,《赋权实践如何促进乡村新内源发展——基于赋权理论的多案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5期。
张一鸣、张增一,2021,《科学文化的内涵与结构探析》,《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期。
张旺、白永秀,2022,《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的理论构建、实证分析及优化路径》,《中国软科学》,第1期。
周立、奚云霄、马荟、方平,2021,《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基于公共治理说的陕西袁家村案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周立,2022,《在地化和回嵌乡土:村史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人民论坛》,第1期。
周立,2022,《乡村建设百年探索与崭新图景》,《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15期。
周立、程梦瑶、郑霖豪,2023,《数字赋能如何促进整全治理——基于浙江衢州“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改革案例》,《中国行政管理》,第8期。
朱洪启,2023,《以打造完整科普空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9期。
责 编∕桂 琰 美 编∕周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