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
古代士人仕途上的潦倒,必然造成生活上的贫穷。
杜甫三十多岁旅食京华十年,四十多岁才好不容易做了兵库保管员,但很快就碰上了安史大乱,连保管员也做不成。
至德二载(757),也就是安史大乱第二年,他冒着性命的危险逃到凤翔,《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就是写这次惊险经历,唐肃宗刚在那里即位。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一到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俗话说“世乱识忠臣”,唐肃宗这回真的动了恻隐之心,第二个月便授他左拾遗。
左拾遗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又因上书营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不仅保不住头衔,差点还保不住头颅。
多亏宰相张镐力救暂免惩处,但第二年六月贬官华州司空参军。
在这个位置上待了近一年,第二年他就扔掉了这根鸡肋。他的侄儿杜佐当时正在秦州,还有朋友高僧赞上人也在那儿,他便携家来到秦州觅食,《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说:“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没有想到来秦州后,侄子杜佐来看过他,“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示侄佐》),他也去看过和尚赞公,“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宿赞公房》),好像并没有得到他多少接济。秦州又不时受到吐蕃的侵扰,杜甫一家生活陷入绝境,他们常常靠橡栗和野菜充饥。
又冷又饿又穷又孤独,因而就有自嘲名作《空囊》:
翠柏苦犹食,
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
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
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
留得一钱看。
“空囊”就是没装钱的口袋。
像孟郊一叹穷就面有愁色,語带哭音。我们来听听杜甫如何侃穷: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翠柏籽味苦犹可充饥,朝霞纵高仍然能食。这两句说没钱买粮,一家只好餐霞食柏。
《列仙传》载,仙人“赤松子好食柏实”,道教典籍中仙人餐朝霞的记载更多。相传仙人餐霞饮露食柏延年,民间还常常调侃不吃饭的人说:想成仙啦?
这两句一望即知是自我解嘲,说自己现在空囊无食,一家人只好餐霞成仙了。
一、二句讲空囊无食,三、四句写何以空囊: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卤莽指粗疏、蛮干,“世人共卤莽”指世人大多苟且贪婪,自己坚守道义自然日子艰难。
这两句与“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前出塞九首》之九)意思相近。
大多数人有奶便是娘,要是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个人就可能无食可吃,就只好去餐霞食柏了。
接下来就写空囊之状: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不爨”是指没米不能开火,不做饭自然就不必打水,早晨井又因没打水而冰冻;“床夜寒”表明,不仅无衣而且无被。
这一联上句写饥,下句写寒,真是饥寒交迫。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亮点: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一个大男人钱包空空如也,那真叫人难为情,无论如何要留一文钱看守钱包。
“看”此处可作多义解,一是“看守”,二是“看看”。
“看守”是就钱而言,让它看守钱袋;“看看”是就自己着眼,是说囊空恐怕有点“羞涩”,最后一文钱再缺钱也不能花光,让它留在钱袋里,一想钱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也好过过眼瘾。
“看”作第二义解更加诙谐,想想杜甫摸钱出来看的样子就忍俊不禁。
印象中的杜甫不苟言笑,读者误以为他缺乏幽默感。其实,很多幽默都来于闷骚。
整天嘻嘻哈哈的家伙,往往张扬浮浅,其拿手好戏是滑稽夸张的动作,很难从他们嘴里听到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
深沉严肃的人平时相对沉闷,在公众场合极少叽叽喳喳,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易释放,内心因而也更为紧张,这样,他们只得以自嘲来舒缓紧张的情绪,也以自嘲来抚慰心灵的创伤。闷骚人偶尔的幽默自嘲,既让人感到意外惊喜,也使人觉得意味深长。
浦起龙说《空囊》“总皆自嘲自解之词”,它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写自己无食无衣的苦况,仿佛见到诗人带泪的微笑,见到诗人对贫穷的蔑视,全诗诙谐而不油滑,幽默而又有深度。
如果杜甫天天都板着脸,不是被“杀戮到鸡狗”的社会动乱击倒,就是被“艰难苦恨”的磨难吞噬,他就不可能在灰暗中见到光明,在沮丧时仍然充满希望。
(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我的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