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盛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致大庆油田贺信5周年、大庆油田发现65周年、“工业学大庆”号召发出60周年。累计生产原油已超25亿吨的大庆油田,正在书写百年油田建设征程的新历史。
海拉尔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是国内重要“油盆”之一,与大庆油田主力探区松辽盆地不同,属于典型的复杂断陷盆地,断裂发育、油藏破碎。对其地质特征有一则很形象的描述:打碎的盘子再踢上几脚。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大,历经60余年持续勘探,目前资源探明率仍仅为12%,依然具有较大增储上产潜力,对于大庆油田保持3000万吨原油硬稳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简称“勘探开发研究院”)外围勘探研究室副主任李跃,就是一名矢志实现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大发现、大突破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头发白得多不要紧,掉得少就好。”李跃在办公室和同事们开着玩笑。从小生长在大庆的李跃,博士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油田工作。生活中,他是一个阳光开朗、风趣幽默的大男孩,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便展现出科研人员严谨、认真的一面。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两副面孔”的年轻人,在面对海拉尔盆地所面临的“卡脖子”难题时,不惧挑战、迎难而上,带领团队攻关形成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累
计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他本人也因此被授予大庆工匠、大庆油田新时代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成功入选首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计划,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
2015年7月,李跃做出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选择以现场实习的方式攻读博士研究生。他来到勘探开发研究院外围勘探研究室,从此与海拉尔盆地结下不解之缘。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两大主要富油凹陷,由于缺少全区统一的细分层划分标准,导致油气成藏规律一直认识不清,长期制约着勘探开发效果。
李跃的博士生导师决定将这个困扰海拉尔盆地常规油规模增储的“卡脖子”难题定为他博士研究的攻关方向。彼时,李跃心里嘀咕着:这么多前辈都没解决的难题,我能行吗?他将压力化为动力,一口井一口井分析地层岩电特征,一条剖面一条剖面追踪稳定標志层,在不断研究和实践中打消疑虑、收获自信。历经两年时间,通过5万余井层次的井震结合地层对比,他首次建立起乌尔逊、贝尔凹陷等时细分层格架,地层单元划分由百米级精细至十米级,依靠“绣花针功夫”首次揭示了乌尔逊、贝尔凹陷内不同油藏有序分布、差异富集的空间特点,为海拉尔盆地常规油精细勘探打下了地质认识基础。
在建立等时细分层格架后,又一个“卡脖子”难题摆在李跃面前:储油砂体在沉积时期具有多物源、短物源、相变迅速特点,国内外现有砂体发育模式在应用于海拉尔盆地时,都被证明具有较大局限性,控砂机制难以搞清,提高砂体刻画精度难题久攻不克,直接影响着海拉尔盆地探评井部署成功率。
有了先前的成功经验,李跃深知重大认识突破需要大量基础数据支撑和大胆思维创新,又是日复一日的积淀、年复一年的坚守,经过百口井近万米的岩心精细描述,李跃逐渐意识到,海拉尔盆地沉积环境并不是之前认识的宽缓平原流过的稳定河流,而是高耸山峰奔流而下的湍急洪水,这个重要的认知转变直接促使他首次提出沟-扇耦合体系控制海拉尔盆地沉积砂体分布,构建了“3要素8耦合”控砂新模式,探评井部署成功率提高15个百分点,指导部署多口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开辟有效勘探面积上千平方公里,落实资源潜力过亿吨,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多篇文章被《石油学报》等核心期刊优先发表,获得了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他也因在控砂机制领域获得的重要突破被《沉积学报》聘为审稿专家。
通过在科研实践中的打磨和提升,李跃逐渐练就一身过硬的科研本领,成长为勘探开发研究院不可或缺的科研支柱。就在去年,大庆油田作出海拉尔盆地要实现常规油、致密油“常非并举”规模增储的重要部署,李跃毅然接下这项重要任务,带领多学科攻关团队昼夜兼程,连续3个月吃住在办公室。
致密油勘探怎么干不知道?就从一篇篇文献看起。没有实验资料怎么办?就去岩心室一块块取样分析。他和团队先后攻关形成沟-扇耦合体系精细刻画、贫泥砂砾岩储层预测等多项海拉尔盆地致密油勘探关键技术成果,将海拉尔盆地致密油藏划分为“源储一体”“上生下储”两种类型,率先针对成藏条件更为有利的“源储一体”型致密油藏部署了两口井,分别实现海拉尔盆地工业深度下限突破和海拉尔盆地致密油高产突破,为海拉尔盆地实现亿吨级致密油资源效益动用指明了前进方向。
工作中的李跃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那便是大庆油田岩心馆讲解员。作为国内首家岩心主题展馆,大庆油田岩心馆讲述了一代代大庆石油科技工作者通过岩心研究,矢志找油、科技兴油,创造了大庆油田从“一油独大”到“油气并举”再到“页岩油突破”的辉煌实践历程。当被问到为何在如此繁重的科研任务之下,还一直坚持到展馆进行讲解时,李跃是这样回答的:“讲好大庆故事、铁人故事、‘三超’故事,向社会各界展现出我们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和能力,与科技攻关一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自2022年7月展馆建成以来,我已高质量完成国家、省部、中国石油内部等各层次接待任务百余场,讲解听众达到3000人以上。伴随着每一次讲解,我都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老一辈石油人砥砺创新、为国献油的家国情怀;透过每一名参观者充满敬佩和肯定的眼神,我内心那份自豪感和紧迫感也在不断升腾,激励着我以更大的热忱和激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继续用科技力量把这一份属于大庆油田的荣耀传承下去。”
“走好新时代科技兴油长征路,为祖国‘加油争气’,就是我们当代石油科技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李跃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超”精神,为大庆油田实现“一稳三增两提升”奋斗目标、加速上扬油田成长“第二曲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 张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