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旸 袁思成 芮庆林 蔡 蕊 王毅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目前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门急诊呼吸道系统的主要疾病,2019年全球共发生4.89亿例下呼吸道感染[1]。在美国每年有150 多万成年人因CAP 住院[2]。CAP 是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3],若因各类原因而加重为重症肺炎(SP),出现严重的肺部和全身炎症,将会导致脓毒症和器官衰竭,研究发现接受机械通气的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将达到30%[4]。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SP 则是CAP 治疗的重要目标,及早地预防和阻断显得非常关键[5],这与中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传”的治未病内核相似。目前国内也提倡“中医药补充抗生素”理念[6]。结合中医药预防、截断思维,以及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疗效优势[7],早期中医干预将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越发重要。清热养阴法治疗CAP 是由我院名老中医团队,在继承吴门医学、孟河医家温热理论与临证备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群体质特点总结而成。团队完成了多项省级、国家级项目,发现采取以清热为主、养阴生津为辅的治法,对CAP和SP的预后有极大帮助[8-9],并形成了国家重点专科的优势病种和临床路径,目前在临床上规范运用,但是否可以有效早期抑制CAP 至SP,尚未系统性的观察。本研究将作用点聚焦于“截断”,聚焦于非重症的CAP院内发生SP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版[10]CAP 非重症和重症的标准。中医诊断及证型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1]2011 版。纳入标准:符合CAP 非重症诊断,为避免干扰,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住院时间≥5 d;年龄18~90 岁;中医诊断证型为卫气同病或气阴两伤证。
1.2 临床资料 从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住院资料中提取2018 年6 月至2023 年3 月间入院符合CAP 的患者2 052 例,并根据上述标准,最终纳入1 235 例,纳入流程见图1,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中医证候情况,记录肺炎严重度评分(PSI)评分、感染、免疫学指标、中药治疗情况和最终院内14 d内进展为SP 的发生与最终疗效情况。本研究经江苏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NL-028-05)。
图1 纳入过程图
1.3 研究方法 录入信息: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病、中医症候,PSI 评分[12](PIS 评分为年龄、基础病、体征、指标等4 大类。中危:91~130 分。低危:Ⅲ级71~90,Ⅱ级<70 分)、CT 情况、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CRP)、胆碱酯酶、免疫学指标(CD4、CD8、CD4/CD8)、中药治疗情况和14 d内发生SP 与最终疗效情况,病历表由2 名人员填写,并由另2 名人员审核,4 人均在盲法与隐藏情况下进行数据录入。分析思路:首先比较发生重症与非重症的指标,后回归分析院内发生SP 的因素,并根据住院期间前5 d是否完整运用清热养阴方中药治疗分为中药组660例和对照组555例,在比较基线后,进行1∶1 倾向性匹配(PSM),在PSM 后比较两组SP 发生率及最终疗效。治疗:对照组根据指南[10]要求,经验性抗菌后结合病原学结果予精准抗菌,必要时予止咳化痰、吸痰、抗感染等对症处理。中药组在基础治疗上予清热养阴法治疗,住院前5 d完整运用清热养阴法中药治疗即归为中药组(因临床情况复杂,回顾性研究很难明确患者是否真实服药,以病历系统医嘱显示前5 d均有相关中医方药医嘱;患者入院时需要进行中医诊断,但因为个人意愿或依从性等问题,存在不服中药或已开具中药医嘱,服药后要求停止等情况)。具体如下:清热养阴方加减治疗[9],主方为石膏30 g,金银花30 g,连翘10 g,淡竹叶10 g,西洋参15 g,淮山药30 g,茯苓15 g,北沙参15 g,麦冬12 g,生地黄12 g,熟地黄12 g,玉竹10 g,女贞子15 g,甘草6 g。每日1 剂,煎煮成400 mL,早晚各1次(口服或鼻饲),每次200 mL。
1.4 评价指标 转化SP 率:住院14 d 内病情恶化,出现SP,符合1 项主要标准或≥3 项次要标准,相关标准参考指南。临床疗效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3],在患者出院时评估。治愈:咳嗽、咯痰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体温正常,感染指标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体温正常,感染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感染指标未见明显降低。恶化:症状未改善,感染指标升高,甚至病情加重,选择放弃出院或者院内、外周转延长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正态性分布者以(±s)表示,呈偏态分布者以中位数(25%,75%)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者进行t检验;偏态者用Mann-Whitney U 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以P<0.05为标准,再进行向前逐步分析,确定影响因素。PSM 按照1∶1 比例进行,容差0.01,均采取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资料比较 见表1。1 235例CAP 住院患者,其中14 d内转化为SP79例,经两组比较发现转化为SP的患者,年龄≥65 岁比例更大,初始存在低氧血症、肝肾功能不全比例更高;患者PSI 评分更高,在影像学上多肺叶的病变,也提示更差的预后,同时,感染指标、免疫指标也提示了更差的预后,如WBC、CRP、PCT、D-二聚体、CD8 指标更高,胆碱酯酶、CD4、CD4/CD8 等指标更低等。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CAP 院内重症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2、表3、图2。对连续性变量(WBC、CRP、PCT、胆碱酯酶、CD4、CD8、CD4/CD8、PSI评分)、分类变量(年龄≥65岁、CT 病变、肝、肾功能不全、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中药治疗等1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标准,发现除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外的13个因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遂将此13个因素再与结局进行逐步向前分析,发现年龄≥65 岁(OR=3.673)、中药治疗(OR=2.656)、低氧血症(OR=5.788)、WBC(OR=1.592)、PCT(OR=0.491)、胆碱酯酶(OR=0.998)为影响中低危CAP院内发生SP转化的相关因素。
表2 非重症CAP院内重症转化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表3 多因素回归分析
图2 森林图
2.3 一般情况及重要因素比较 见表4、表5。结合回归分析结果,中药治疗均为影响SP 发生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究其对院内SP 转化的影响,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在基线比较时,发现两组在PSI 评分、低氧血症、PCT、CD8、CD4/CD8 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遂结合临床实际与回归分析结果,以PSM 进行混杂因素控制,以PSI 评分、低氧血症、PCT、CD8、CD4/CD8 等5 个主要因素进行匹配,容差0.01,结果完全匹配为0;模糊匹配为497。再进行一般资料比较,发现重要的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一般资料比较(匹配前)
2.4 SP 发生率比较 见表6。匹配前,中药组(5.3%)明显低于对照组(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匹配后,两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41),反映早期运用清热养阴法可减少中低危CAP院内发生SP的概率。
表6 两组SP发生概率比较[n(%)]
2.5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7。匹配前,中药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化率低于对照组(P<0.001);匹配后,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临床疗效优势(P=0.081)。但是两组未愈+恶化病例,中药组为43例,对照组为6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7 两组最终疗效比较[n(%)]
CAP 作为目前呼吸系统的主要疾病,可分非重症与重症,目前大部分门急诊患者为非重症的轻度病变,但仍旧需要积极的抗感染干预和免疫恢复。随着相关微生物药物与非抗生素疗法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的CAP 可在门急诊或者短期的住院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有少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加重为SP,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14],于是本研究定位于中低危的CAP 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发现,如果在入院时PSI 评分更高,则风险更高,这和PSI 的长期临床运用的成熟性是一致的,同时此类患者存在低氧血症的现象,有转化为SP的更高风险。早期的清热养阴方干预可降低SP 的发生,相关研究与目前中医药在SP 各个阶段的治疗研究的结果接近[15]。本研究也关注到年龄大于65 岁的CAP 群体有恶化的风险,这是CURB-65 评分的主要内容;年龄会一定程度影响免疫、基础代谢等多方面的情况[16]。同时WBC、PCT 等炎症指标高水平的群体风险越大,也影响到胆碱酯酶水平。胆碱酯酶作为感染与免疫相关的指标,与SP 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17],这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结合相关研究,对于高龄、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要更加警惕SP 的发生,并动态观察感染指标。
清热养阴法治疗CAP 是我院名老中医团队,在卫气营血理论基础上的运用与发挥。临床及研究证实其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疗效显著[9]。针对SP 的治疗和研究同样具有疗效优势,并在相关的指南与共识中得到推荐。在外感高热阶段,患者易耗气伤津,易热入营血,故清热养阴生津为主要的治疗方向。温病学理论认为,早期CAP 若不及时祛邪外出,可使温邪入里,化燥伤阴,耗气伤津,若正气不复,易发闭、脱之症。清热养阴方重点祛邪清化,方中金银花、连翘、竹叶、石膏解热散邪,西洋参、南北沙参、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补阴生津,以茯苓、山药补土生金。本方重养护津液、清热化痰,为提前截断之思维,可防止温邪深入。本研究发现清热养阴法不仅可促进CAP 的康复,更可以有效阻断院内恶化和SP 的发生,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方法分析了1 235 例中低危CAP 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PSI 评分来进行病情分层,并记录住院转化SP 的情况与最终预后,以评估清热养阴法在CAP 群体中阻断病情恶化的远期优势,收到了良好疗效。但此次研究虽然回顾性地分析了相关数据,但仍不如RCT 的前瞻性和客观随机对照,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收集的信息也仅集中在患者的基础病情与PSI 评分,以及部分常规的血清学结果,对于结果的变化无记录,对于其他的干预措施和评分也没有详细的记录。同时本研究对于5 d 后两组临床中医药的具体使用情况未有详细记载,或许对14 d 的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这需要更加精确的记录、更全面地分组和敏感性分析,这是之后的研究中需加强的部分。相关的疗效机制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