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会计专业硕士能力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4-03-07 03:39:59胡慧娟程佳欣
关键词:会计教育

胡慧娟 程佳欣

摘 要:专业硕士面向高层次职业实践和应用,会计专硕教育应强化学生能力素养培养并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帮助缓解我国会计人才结构矛盾。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硕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我国会计专硕学生能力素养现状及优化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育方案基本能够覆盖社会对于会计专硕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也具备培育自身能力素养的意识。但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此外,大环境催化出的“考公热”等现象也可能对专硕教育及会计人才结构带来影响,高校对于现行人才培育方案仍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会计教育;会计专硕教育;会计人才能力素养

一、引言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劃(2021—2025年)》中描述了当前我国会计人才发展情况。当下,我国会计人才建设各项制度不断健全、会计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会计人才培养重大工程成效显著、会计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行业的发展目标应涵盖优化会计人才结构,从而使人才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是传统财务核算型会计,低层次的会计人才供给饱和,高水平的人才却非常紧缺。会计人才结构的矛盾使得我国学者愈发关注会计教育。年艳等(2020)通过系统梳理2009—2018年会计人才培养文献后发现,会计人才、会计教育是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外部环境的迅猛变化催生了社会对会计人才能力的更高要求。我国会计教育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培养及输送了大量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在新时代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高校对于会计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更应顺应时代潮流,为我国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输送有用人才。

专业硕士直接面向就业。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硕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目前会计专硕学生能力素养现状。通过线上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现阶段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洞察力、数字技术、合作、可持续发展、推动力、洞察力水平、外部环境变革的了解程度、职业规划的清晰程度、对于专业能力素养培养的疑问及期望等情况。据此总结出现阶段会计专硕学生能力素养状况,并对现行问题进行分析。本研究能够辅助高校对现行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并为向社会输送有用人才、进一步缓解我国会计人才结构矛盾奠定基础。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会计人员能力的研究开始较早。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职业知识框架》就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范围。1986年,《贝德福特报告——未来的会计教育:为日益拓展的职业做准备》将会计人才能力与会计教育联系在一起,倡导大学教育应强调技能的培养,并认为成功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基础知识、经营知识、职业道德及领导能力。20世纪90年代,AICPA进一步发布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提出了职业胜任能力、个人胜任能力、广泛的经营视野三个维度,这一框架的提出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打下了基础。1999年,联合国国际会计连同政府专家发布了《执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该指南内容涵盖了职业知识教育的大纲。2016年11月,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正式发布《管理会计胜任能力框架》,从五大模块,划分入门、初、中、高级和专家级五个能力级别,构建了管理会计师的能力素质框架。2018年9月,IMA根据数字时代对管理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修订与重构了数字时代管理会计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要求。

(二)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基于国际会计人员能力框架。2007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指南将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知识技能、实务经历与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四个部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建立健全分层次、类型的会计人才体系,优化会计人才结构等要求。此外,在会计教育方面,根据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具备学术道德、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及基本能力。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很早就意识到不断更新迭代的外部环境会对会计行业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提高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会计人员需要不断优化自身能力才能够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职业挑战。据此,不少学者提出会计人员应强化某一方面的能力。例如,有学者提出在会计变革的大背景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周雪艳,2003;石本仁等,2000);侯艳花(2011)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会计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王东清(2011)认为针对灵活多变的管理环境,塑造更具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也有学者总结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一系列能力。例如:张伟成(2005)认为高层次会计人才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道德素质、知识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参与决策的能力;王晓军等(2011)认为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包括: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管理与沟通能力、具备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预测能力;王海妮(2018)提出高校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包括职能胜任能力要素和能力要素,并基于能力框架给出实施策略;黄志雄(2021)构建政府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认为政府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价值观与伦理道德,并基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胜任能力分析方法与原则,研究政府会计人员胜任能力与培养路径。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硕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线上问卷形式,共回收197份问卷。问卷内容涉及会计专硕学生能力素养,能力选取基于国内外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并结合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中国CFO能力框架2022》《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指南》等文件。

本文将会计专硕学生能力素质分为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洞察力、数字技术、合作、可持续发展、推动力、学术道德八个要素。问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量表题及主观题。其中量表题采用利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ing),量度用1-5量分表表示,各选项评分的含义如表1所示。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现状分析

1. 近年来出现“考公热”现象,考证成为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目标

如表2,在所收集的197份问卷中,针对“毕业后您最希望在以下哪个机构中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问题,37.1%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在政府部门就业,23.9%和22.3%学生选择在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希望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中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6%和5.6%,还有3%和1.5%学生选择“其他机构”以及“毕业后不想从事会计类工作”选项。

同时,“您在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目标”问题调查结果排序前三位的分别是考取会计类证书(76.6%)、提升综合能力(72.1%)以及找到满意工作(66.5%)。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专硕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高质量会计类证书(85.3%)以及丰富的实习经历(62.4%)。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可自身综合实力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过半专硕学生正以就业为导向接受研究生教育;而另一方面,专硕学生十分重视会计类证书。即使过半学生更倾向于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就业,出现了“考公热”的现象,但这些学生仍认为在校期间应花费时间、精力备考会计类证书。

近年来,即使我国总体就业形势较为稳定,并未出现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但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还是大幅度增加。而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工作则具有高稳定性、高福利待遇以及应届学生报考优势明显等特点。这些原因使得学生对于考公考编的热忱更胜从前,社会出现“考公热”等现象。但随着“考公”“考编”热度的不断上涨,“上岸”的难度与日俱增。同时,学生以政府及事业单位为职业导向的现象不仅会影响高校人才培育方案,也会进一步影响我国会计人才结构,造成中高端会计人才的流失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

此外,大部分会计专硕学生正以“考取会计类证书”为驱动因素接受研究生教育。这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会计专业类证书对其在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就业的正向作用并不清晰。这可能导致学生职业规划与在校目标匹配程度不足,最终导致学生陷入就业瓶颈。不仅如此,学生以考取会计证书作为研究生期间的最主要目标,过分精力的投入可能会使得学生在培育自身综合能力这件事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利于学生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

2. 学生普遍意识到能力素养的重要性,但掌握程度仍有提升空间

如表3,问卷要求学生对于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洞察力、合作、学术道德、可持续发展、数字技术和推动力八项能力进行重要程度及掌握程度评估。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专硕学生对于每项能力的重要程度打分均较高,说明学生普遍认可这八项能力对于会计专硕学生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于数字技术能力的重要程度打分为4.4,掌握程度为2.9。新时代对于会计专业人才数字技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虽然智能财务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的阶段,但智能技术已经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智能化也将持续影响未来的会计发展。在国内高校尚未普遍形成成熟的、系统科学的会计专业人才数字化能力培养方案的现状下,学生仍能够保持对于数字技术的高度重视,且已经具备数字能力基础。这说明会计专硕学生即使身处于校园,也同样具有对于外部环境变革、行业变革的敏感性。

简而言之,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实践等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及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接受专业硕士教育的学生已经成人,他们拥有成熟的思想,并且能够在职业规划的驱动下意识到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性。

但美中不足的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上述能力的掌握程度仍有提升空间。在八项能力中,学生对于职业道德(4.29)、学术道德(4.20)、合作(3.90)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于推动力(3.24)、专业能力(3.14)及数字技术(2.90)掌握能力稍显不足。在学生有意识培养能力、高校有基础培养学生的情况下,高校会计专硕人才培育政策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

(二)调查对象重点能力素养分析

1. 专业能力

(1)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完善,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问卷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筛选出该校在会计专硕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并由学生进行打分。

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专硕学生普遍意识到校内所开设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但学生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与重要程度存在偏差值,偏差值最大的依次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以及审计理论与实务。以上三门课程作为会计专硕培养中的核心专业课,具有专业性强、内容多、重要性高且知识转化应用难度大等特点。虽然大部分会计专硕学生在接受研究生教育之前已经具备本科教育的基础,但由于对过往知识缺乏运用与实践,导致“学完就忘”。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不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并在未来可能会对专硕学生择业、就业造成影响。会计专硕教育对于专业課的培养方案还需进一步优化,高校可采取增加课程学时、定期测验学生掌握水平、拆分知识点分学期授课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于核心课程的掌握程度。

2. 数字技术能力

(1)部分高校陆续开设数字技术课程,专硕学生有并展学习数字技术的计划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变革使会计行业的环境发生巨变。传统的会计工作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大开设会计专硕专业的高校陆续开始改革其培养方案,相继开设了相关数字技术课程,还创造性的开设“专业知识+前沿技术”的课程。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该校在专硕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包括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大数据与财务决策、大数据审计等课程,数字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应对新时代下前沿科技给会计人员带来的新挑战,也增强了学生对于数字技术的重视程度。

会计专硕学生在享受校内资源的同时,当代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使得学生比以往更容易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催化了学生学习数字技术的推动力。问卷调查显示:72.1%的学生认为接触前沿数字技术的难度不大,仅有27.3%的学生认为接触前沿数字技术存在困难。并且,75.6%的学生正在考虑学习数字技术。在学生热衷于深度学习的数字技术中,排名靠前的分别是Python、Stata、SPSS、SAS及MATLAB。

在大环境有需要、学生有兴趣、就业有帮助的背景下,开设会计专硕专业的高校可以选择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课程量,研发更多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实用性数字技术课程或者将传统会计课程与前沿技术结合,开设诸如“大数据+”“智能+”等课程。此外,63.5%的学生认为,除了课程教育和学生自觉学习,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字技术能力。

3. 推动力

(1)部分学生上岸后学习动力大减,会计专硕学生有培养推动力的意识

根据问卷数据,大部分专硕学生已经意识到推动力的重要性,其中终身学习能力、决心、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认为最为重要的三项推动力。调查结果侧面说明学生认可推动力对于会计专硕学生发展的正向作用。但目前,在被调查的197位会计专硕学生中,58.9%的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位及资格考试上岸后学习动力大减,不肯走出舒适圈,缺乏終身学习的推动力。联系前文对于学生期望入职机构与在校期间主要目标的调查,大部分学生更青睐于入职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并且认为在校最主要目标是考取专业类证书。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并不会利用整个研究生期间备战国考、省考及事业编等考试,专业类证书的备考更是每年抽出几个月进行的阶段性目标。在不必备考的时间,如果学生缺乏短期目标的设定与执行力,那么就可能出现学习动力大减,推动力不足的情况。

虽然会计专硕学生对于推动力的掌握程度稍显不足,但学生正在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推动力形成的行为习惯。82.2%的学生具有制定阶段化学习目标和计划的习惯。在制定计划之后,67%的学生会定期检查目标完成的情况;79.2%的学生正在有意识的培养自身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能力。

此外,立足于学生视角,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培养推动力可以通过自我确定目标及计划、社会实习及实践、校内外联合培养等方式养成。

(2)备考证书影响听课效率,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课外提升基础能力的习惯

问卷结果显示:超过81.3%的学生认为在校课程对备考专业类证书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少部分学生仍存在上课备考的行为。进一步问询后发现,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备考专业类证书的主要原因包括在校空闲时间少(66%)、学生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60.4%)以及课堂内容与考证不相关,学生不想听(51.3%)。这说明学生虽然意识到了课程对于考取证书的正向作用,但是在空闲时间短和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相关性及吸引力的影响下,部分学生选择课上备考会计类专业证书。

此外,调查后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基础能力掌握不足的情况。88.9%的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出现语言表述吃力的情况;73.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了解一般企业的组织结构;72.5%的学生认为自己尚且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此外,我们进一步调查了学生课下学习的情况。经常关注国内外经济政策及财经新闻和经常浏览企业财务报告或券商报告的学生占比仅为11.70%和7.10%,学生尚未养成课下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五、结论及启示

(一)专硕教育目标应以职业为导向,高校可采取多重措施促进学生就业

《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中指出,会计专业学位教育直接面向职业需求。高校会计专硕教育不应脱离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也应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提升社会所要求其具备的能力素养。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其会计专硕培养方案与学生就业目标匹配度较高。例如,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需执行包括校内实训、不少于半年的社会实践以及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专业实践。这些要求有助于学生培育自身能力,更好的面向就业,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会计人才。此外,湖北经济学院定期邀请业内专家、优秀从业人员以及毕业校友讲座,他人的经历与经验能够为尚未毕业的专硕学生提供参考,帮助学生为就业打下基础。上述措施可供其他高校参考。

此外,高校还应当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学生就业率,如开展促进就业课程、进一步细分专硕培养方向、搭建更多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实习、就业机会等等。

(二)高校应推动校内资源整合,促进新时代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为了提升会计专硕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新时代下高校应对会计专硕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目前,部分高校基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多数高校会计专硕教育内容过于重视标准化操作技能,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一方面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环境下财务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单纯授课也难以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目前诸如湖北经济学院等财经类院校已经较先设置了与新兴技术结合的专业课程,但仍有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时、人才培养目标与大数据未完全接轨、学生学习理念缺乏转变、教师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专业实践融入前沿技术程度不够等问题。受限于上述问题,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能力素养。面对应届生就业压力不断飙升的外部环境,各大高校更应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设计出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具有可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途径,驱动会计专硕学生能力素养的提高,帮助学生就业。

(三)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在已具备提升专业素养意识的基础上,会计专硕学生应采取积极措施,将校园生活与就业目标紧密结合,提升综合素养以达到就业要求。首先,会计专硕学生需要养成课下学习的习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专业知识讨论实际问题,例如尝试了解大中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浏览并研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观、宏观分析报告、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等。通过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身基础能力。其次,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提早规划职业生涯的同时,积极完成学校及导师布置的工作。目前少部分学生出现“躺平”现象,怠于完成校内课程任务,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有利于促进其能力提升的活动,连达成毕业条件也视作苦差,吝于投入时间精力。专硕学生应该明白教育与就业并不是割裂的关系,校内各种活动是学生的锻炼平台,也是学生应该把握的、能够提升能力素养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陈奕冰.新时期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应“有的放矢”[N].中国会计报,2022-04-08(015).

[2]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会计人才培养[J].中国总会计师,2022(2):13-14.

[3] 蔡显军,陈清蓉,温素彬,王敬勇.新文科背景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会计之友,2022(3):135-140.

[4] 黄志雄.政府会计人员胜任能力与培养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21(24):167-170.

[5] 袁亮亮,罗党论,郭蒙.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发展与挑战——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J].财会月刊,2021(21):92-99.

[6] 杰奎琳·波特,滕晓东,黄泰然.会计教育新趋势[J].会计之友,2021(16):2-6.

[7] 譚茜玮.国际对比视角下管理会计能力框架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21(1):153-157.

[8] 赵红卫.高等会计教育的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研究[J].财会月刊,2021(1):74-81.

[9] 王华,蔡祥,张程睿,刘善敏,陈明.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分层构建[J].财会月刊,2021(2):16-24.

[10] 周雷,邱勋,张玉玉,申睿.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浙高校的问卷调查[J].财会通讯,2020(18):141-145.

[11] 牛富荣.翻转课堂在财政学课程中的运用——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1):115-117+120.

[12] 黄志雄.政府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构建[J].财会月刊,2020(7):86-91.

[13] 彭宏超.IMA能力框架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影响探析[J].财会通讯,2019(31):116-119.

[14] 黄方亮,孙莉,陈静,吴超鹏.投资者IPO信息获取与权益保护——基于成熟投资者问卷调查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1):181-193.

[15] 王海妮.高校财务人员转型的能力框架构建与实施——基于管理会计在高校应用的新常态[J].财会通讯,2018(16):46-49.

[16] 王怡.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3(1):42-44.

[17] 颉茂华,刘冬梅.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基于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三维调查问卷分析[J].财会通讯,2013(1):45-49.

[18] 侯艳花.如何培养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能力[J].会计之友,2011(35):124-126.

[19] 王东清.论会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会计人员从“管账”到“管理”的转型[J].财会通讯,2011(22):31-33.

[20] 王晓军,王梅梅.新时代会计人员能力要求刍议[J].财会通讯,2011(4):149-150.

[21] 陈建平.高校会计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以浙江省高职学院为例[J].会计之友,2011(3):45-47.

[22] 武东萍.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与专业建设研究——对一项调查问卷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1(1):49-51.

[23] 柳青.关于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J].财会通讯,2009(6):51-53.

[24] 黄越,王培华.基于会计人员能力问题的研究分析[J].会计之友,2006(5):18-19.

[25] 许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26] 张伟成.高级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财会通讯,2005(1):38.

[27] 周雪艳.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备素质—职业判断能力[J].财会月刊,2003(13):36-37.

[28] 石本仁,赖红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J].财会通讯,2000(11):41-42.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项目(D2020005);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23GA052)

作者简介:胡慧娟(1979- ),女,湖北麻城人,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博士,湖北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与投融资效率;程佳欣(1997- ),女,河南南阳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

猜你喜欢
会计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学的研究
商情(2016年51期)2017-03-05 00:33:45
“互联网+会计教育”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
美国阿克伦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之现状分析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8:47:20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探讨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42:40
会计智商及其提升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7:34:20
我国独立学院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研究
财税月刊(2016年5期)2016-08-03 21:01:58
实践教学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实践教学视角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