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空间的理性建维、持久存续探讨
——以成都市锦江绿道建设为例

2024-03-06 05:29于代松谯思睿
关键词:锦江绿道空间

于代松,谯思睿

(西华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39)

一、引言

土地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提供人类基本生存不可或缺的食物、淡水,以及木材、能源等生产原料,也是人类活动的关键性资源,具有诸如居住、交通、存储、休闲娱乐等生活功能,同时还具备土壤、水文、气候、植被、地形等生态环境特征[1]。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和载体,根据功能可划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即“三生空间”。生态空间是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2-3]。面对资源开采与城镇化发展的双重压力,生态空间受到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挤压,“三生空间”矛盾突出。由于土地功能不断变更,土地利用敏感度增加,景观格局剧烈变化,生态安全问题也更为复杂与紧迫。因此,合理建设城市生态空间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4]。城市生态空间的建设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树立城市形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思考并解决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相关问题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作为常住人口超过2 000 万人的超大都市,成都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高度集中,其生态空间建设应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演变探讨生态空间建设维护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5]。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建设、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发挥生态空间功能,规避非理性建维风险,提升空间价值转化效能,以平衡生态空间建维成本与运营收益,实现生态空间持久存续,进而迈向碳达峰和碳中和两大目标[6],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回答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如何在保持成本与收益相对平衡的条件下使得城市生态空间持久存续,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王如松等[6]指出城市生态管理是对城市涵养、调节、流通、供给和支持五类生态服务功能的调控、修复和建设,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所占据的物理空间、其代谢所依赖的区域腹地空间,及其功能所涉及的多维关系空间。他阐述了城市复合生态的整合机制、体制、结构、功能的内涵,提出以净化、绿化、活化、美化、进化型生态安全保障目标,以生物链—矿物链—服务链—静脉链—智慧链五链合一的循环经济耦合构架,以及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设模式为城市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叶林[7]认为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城市用地不断被挤占,生态空间重新划分导致屏护功能减弱,二元割裂的城乡体制下农林产业品质不高,居民生活趋同化致使地域特色丧失。他认为需从环境特征、土地类型、空间尺度等方面入手解决上述问题。徐华连等[8]利用GIS技术和遥感数据,将苏州市生态空间划分为不同板块。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发展水平愈来愈高,城镇边界逐步向外蔓延,致使高质量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占、侵蚀,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凸显。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作为长三角经济带的核心区域,面临着难以满足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因此,如何平衡生态空间建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吴健与杨子涵[9]以2000—2015 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及PM2.5 年均浓度数据为样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生态用地上的PM2.5 浓度比非生态用地上低32.29%,并研究了生态空间的PM2.5 削减成效及其空间依赖性。最后建议城市生态空间的建设需要考察其空间特性,以期生态效益与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城市中心地段建设小型生态空间,从而在土地资源较为稀缺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王成[10]提出“生态安全,生态福祉,生态产业”的结构布局和“生态源块,生态干廊,生态支网”的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从部门协同性、类型多样性、弹性调节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林木主体性、福祉公平性、系统整体性、保障基本保有量九大方面提出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马治宁和齐瑞仝[11]认为城市生态空间的持久存续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其合理建维可以促进地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对于具有独特自然地理条件的环县城市,则需要因地制宜,提出适应环县城市生态空间建维的应对措施。王一凡等[12]深入探究低碳绿地具体优化设计流程,通过划分高固碳强减排、高固碳弱减排、低固碳强减排、低固碳弱减排四种碳汇单元类型提取相应的布局模式,并针对典型区域植物群落样方提出四种高固碳植物群落配置优化设计模式和方法路径,以期为合理布局城市低碳绿色空间提供实际参考。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城市生态空间建维与城市居民福祉及城市经济发展态势之间的关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关于如何理性建维城市生态空间鲜有研究,因此本文将以成都市锦江绿道建设为例,对城市生态空间的理性建维、持久存续进行研究。

三、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典型案例——成都市锦江绿道

绿道、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对于城市而言,具有持续产生生态效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树立城市形象等作用。首先,生态空间在调节气候、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对城市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生态作用[13-14]。例如成都市锦江绿道,串联锦江各河段的生态板块,生态系统得以联通,使得周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得以改善,形成了贯通城乡的生态绿廊,促进了区域生态平衡。其次,公园、景区等生态空间供人们游憩,绿道、景观廊道等生态空间将公园、景区、广场等独立场所串联起来,形成更具特色更加系统的城市生态空间,为市民提供多种自然体验:慢跑、骑行、赏花、摄影,增添了城市活力[15]。最后,滨水空间是城市生态空间的纽带。城市滨水区又被称为“前沿窗口”和“形象门户”。成都市锦江绿道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势、资源、环境等特点进行设计,使得绿化效果与生态效益进一步增强,美化了锦江两岸的城市环境,塑造了亲近自然的成都形象。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7 年10 月成都市出台了《天府绿道锦江绿轴规划》,根据规划,截至2020 年把锦江绿道建设成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构建投入产出动态平衡的活力性、绿色性、持续性生态经济产业轴。目前,锦江流域覆盖成都市70%的人口,绿道全长220 公里,河道全长150 公里,中心城段河道全长约48 公里(1),全线基本贯通。

(一)绿道建设基本成势

在绿道建设方面,220 公里成都市锦江绿道基本贯通,建成开放交子公园、江滩公园等23 个重要节点公园以及11 条滨水慢行街区;建成东门码头、庆龄码头等9 个码头,新增滨水开敞空间10万㎡。在资源整合利用方面,有效串联10 个区(市)170 个林盘、50 个景点、23 个公园;完成95条垂直锦江的子街巷综合整治;整合绿道沿线资产125 处,建筑物面积43 265.93m2,场地面积91 776.62m2;充分利用良好的水域水质,发展游船旅游,实现“夜游锦江”项目10 公里航线通航(1)。

(二)多元主体协同运营模式持续推进

2018 年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成立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指挥部,负责全面统筹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各项工作。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下设锦江公园发展服务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由市级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和沿线10 个区(市)共同出资成立锦江绿道公司,作为锦江水生态治理、锦江绿道和锦江公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主体,优化合作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多措并举完成资产招租,2022 年锦江绿道公司实现资产租金、广告业务及其他运营营收3 037.77 万元(1)。

四、城市生态空间非理性建维所蕴含的风险及存在的问题

全长220 公里的成都市锦江绿道囊括了绿道、公园等生态空间和村落、古镇等观光景点,北起都江堰南桥,南达双流区黄龙溪古镇,途经10 个区(市)县,串联起整个成都(1)。这是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一大成就,但建设过长的绿道也可能存在浪费资源、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

(一)政策保障力度不够

锦江滨水公共空间管理运营,除了涉及市级管理部门、属地政府,还涉及企业和市民,如何实现空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平衡各方利益,还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当前,成都市出台了《成都锦江公园管理暂行办法》,但其适用范围较窄,仅针对北绕城南侧500 米到江滩公园锦江段,包括锦江河道、滨江两侧开敞空间,及沿线极少数街区。锦江流域其他区段以及城区段腹地可适当延伸区域未包含在内(1)。且该办法对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人文景观的活化利用、设施维护单位、设施维护养护要求、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的巡查管理、水上安全和船舶要求、沿岸企事业单位要求、社会共治、滨水公共空间行为规范等内容规定模糊或缺失。目前出台的《锦江绿道总体规划》《锦江公园总体规划》及其相关导则并非法定规划,也未完全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因此无法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滨水空间“共建、共治、共享”的实现以及不同主体利益的平衡。

(二)长期运营维护成本高昂

根据价值链理论,城市生态空间的建维总成本主要由前期规划成本、中期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三部分构成。

1.前期规划成本

主要指在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前期所投入的资金,其中包括城市生态空间整体规划、具体建设方案设计与勘探等费用。在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者需要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总成本进行精细预算,因此,该阶段是控制生态空间建维成本的关键环节。

2.中期建设成本

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周期长且工作量大,从而导致建设环节成本种类多、费用高。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成本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成本包括工程建设成本、建材购置成本、绿化工程成本、劳动力雇佣成本等;第二类成本包括建设工期中的水、电耗用成本以及原材料的仓储成本等;第三类成本主要包括补给点等辅助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其中,第一类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后两类成本所占比重均较小。

3.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城市生态空间运营维护所需资金是一项持续发生的费用,是城市系统中所发生的与生态空间运营维护有关的一切货币性支出,如水电费、清洁费、税费等。

在城市生态空间的建维总成本中,相较于前期规划和中期建设,后期运维管理所需的资金会持续存在[16],跨度广、面积大的成都市锦江绿道可能会出现长期运营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三)过度建设生态空间将会浪费宝贵的资源

城市生态空间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消耗,如果前期规划不够细致,就有可能出现成本超出预算、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以成都市锦江绿道为例,长达220 公里,整合绿道沿线资产125 处,建筑物面积43 265.93m2,场地面积91 776.62m2,使公共土地资源进一步缩减。同时,两江抱城南河两侧尚未整体贯通,存在如新一村、新二村、成都国税局、三六三医院、水表厂等多处断点和堵点,且资产单体面积小,缺少开敞空间,规模化经营难。按照“郊野骑步分离,城镇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绿道绕行、外挑复式、跨线桥、下穿隧道等多种方式打通堵点 88 处(1)。然而,面对众多环境条件不同的断点、堵点区域,工程项目组需要进行不同的区域规划并决策最有效的施工方案,无疑是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又一次消耗。从宏观角度考察成都市园地绿化相关数据(见表1),自2017 年开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总体呈攀升之势。同时,公园体量、建成区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也呈逐年上升之势,为人们日常游憩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成都市生态空间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但作为人口数量超过2 000 万人的超大城市,绿地及公园的数量、面积不断增加,也意味着挤占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即可能存在过度建设生态空间等问题。与此同时,空闲土地资源愈发匮乏将限制城市的发展,各种利益驱使城市大规模扩张,土壤优渥的农田、林地、湿地等被征用为建设用地,这些都可能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置于困境。城市发展是客观需求,对生态空间进行绝对的保护或绝对的轻视都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寻找“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是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核心所在。

表1 成都市园林绿化情况

(四)城市运行缺乏科学逻辑支撑,实施主体能量有待提高

城市的运行需要科学逻辑作支撑,以成都市为例,应以市场化眼光审视绿道的经济价值,推行“策、投、规、建、营”五位一体绿道建设及运营一体化模式。但因项目规划建设周期较长,对市场研判不足,对资源权属、政策保障等不确定因素考虑不周,沿道项目商业化逻辑践行走样,绿道基本建成后,才开始进行主力店和次主力店招商引资,导致前期运营策划的项目难以落地。如音乐码头、河心村、东湖公园等工程项目,前期招商不力,拖累后期其他项目的招商进度,导致其引客能力和商业地产价值链难以构建。

作为锦江绿道建设维护和运营的实施主体,锦江绿道公司没有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未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无法平衡锦江绿道建设维护投资与运营收益。锦江绿道项目缺乏投资运营、偿债能力和未来收益综合管理分析。制度保障上,招商配套制度不完善,商户孵化培育机制不健全。内设机构上,商户孵化培育部门缺失。如商户熊猫很行就因缺少引导培育,经营成效不佳。策划运营上,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和高效运营策划能力不够。如夜游锦江项目同东门码头岸线市集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相互促进作用,存在租用协议签订后客流量稀少的现象;东门码头市集摊位设施租出后缺乏监管,目前闭门作仓库使用;域上和美运营的东湖公园及音乐码头同周边业态粘合度不高,运营效益欠佳。资产协作上,运营管理人才队伍不健全,同属地政府、企业和市民间的协调运营能力较弱。整体来看,因商业逻辑践行不够,实施主体能量不足,导致锦江绿道建成后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

(五)消费场景不足,业态串联不畅,生态空间难以持久存续

1.消费场景不足

锦江绿道作为中心城区文化资源富集的廊道,文化消费尚有巨大提升空间。消费场景面向人群针对性不强,结合在地文化不足,细分消费群体挖掘不够,是消费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消费场景缺乏受众心理研判,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消费者不能提供充足的消费产品。社区达人秀、街头艺人、文化展示等街区文化艺术展演场次较少,目前锦江绿道消费仍以茶、咖啡、酒及轻食占比最高,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

2.消费场景串联不畅

消费场景缺乏连续性是锦江绿道品质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锦江绿道中心城区段的锦江公园规划通过慢行绿道系统串联4 个历史文化街区、9 个历史文化风貌片区以及34 条特色街道,形成9 大文旅主题游线(1)。目前真正能够串联各个消费场景的只有夜游锦江项目,通过串联起十二月市、兰桂坊、九眼桥等成都众多夜间经济的触发点,将锦江夜色场景转化为实际消费力。除空间限制和尚未建成项目外,锦江绿道沿线挖掘文化资源、策划文化线路、定制主题消费产品、实现消费场景联动发展的能力亟须加强。

3.生态空间难以持久存续

城市生态空间的建设往往出于生态保护和城市形象建设等目的,可能因急于求成出现过度建设现象,其建设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及人力、财力资源。而经济发展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所在,锦江绿道未来的维护成本始终是政府财政的一大负担,沿道商铺空缺,拉动消费的能力不足,将会导致锦江绿道整体经济效益不及预期。同时,绿道建设使原有的周边店铺商户迁移,如果迁移后位置不佳,很有可能会给商户造成较大损失,并使原有消费者和商户对绿道项目持反对态度。长此以往,摆摊车占道经营、居民侵占绿地等现象就可能屡禁不止,导致城市生态空间无法持久存续,削弱城市居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五、城市生态空间理性建维、持久存续的对策建议

(一)控制生态空间建维成本

因生态空间使用率高、覆盖区域广,其建维成本高昂,前期规划阶段应对生态空间覆盖区域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考证。在中期建设成本构成中最主要的是绿化种植成本和硬质铺装成本,在选择苗木花卉品种时,必须考虑苗木花卉对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否适应,以保证存活率较高,避免后期为补苗而产生额外成本。要兼顾实用性和经济性,不能一味地为追求景观效果而大量采用稀有品种或不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种植阶段应遵循合理密植的原则,不仅可以提升绿化带的空间层次感,还可以使视野更加开阔,同时降低种植成本。铺装工程主要包括广场、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等道路工程,应根据道路功能的不同,分别选择适用的原材料进行建设。比如漫步道的功能是供人行走,长期使用不会造成太大的道路磨损,那么其铺装所用的石材规格、硬度就不需要过高。而广场是供游客休憩娱乐的场所,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石材来建构,一是为了保证一定的景观效果,二是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日后维护成本。中期建设阶段应尽量按前期规划方案施工,避免因过多的修改而产生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后期运营维护阶段应注重商户入驻和生态空间维护两大板块,在前期规划阶段就应该积极招标,争取在工程完工前与大部分商户签约,完工后商户即可入驻,实现经济效益产出,减轻生态空间运营所需资金负担。维护方面可以考虑与清洁公司、道路工程公司签订长期合同,定期维护或定点维护,降低生态空间维护成本。

(二)践行商业逻辑,保证生态空间持久存续

政府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商户培育管理和招商引资等相关制度,促进城市扩张与生态空间系统关系的构建,实现区域内复合系统协调发展[17]。减少在基础设施、管理平台等方面的重复建设投入,避免各方之间在招商引资、店铺出租、商业策划等方面的无序竞争,促进区域联动发展。项目招商需强化整体品牌策划,制订详细方案,充分挖掘商业价值,对招商对象进行细致的调研和分析,积极调动周边居民的商业参与感,平衡商业价值与公益价值。例如,猛追湾市民休闲区的建设,充分发挥春熙路、太古里、猛追湾339 商住圈经济优势,引入万科、途家等国内知名品牌商业载体,因地制宜更新改造老旧街区,形成特色各异的酒店公寓、旅游景点、文体场馆、邻里空间、夜色经济、文创空间等新型消费场景。应将保证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工作重心,通过对绿道及绿道周边地区的合理规划,拓宽其业务经营面,提高生态空间的经济效益和复合价值。此外,对锦江绿道周边的乡村耕地进行多功能开发利用,可以增加游客观光、研学、种植体验等功能,不但不会妨碍其生产功能,还可以增加农户收入,产生额外的社会价值。对于沿道荒地需要考察其复合利用的潜力与预期价值[18],部分荒地经过生态修复和整治后,可以改建成林荫道、公园等大型生态空间,从而增加其景观效益和文化服务价值。城市生态空间的建设,应以增进全民福祉为核心,促进生态—文化—社会—经济多元价值链的形成[19],只有这样,城市生态空间才能得以持久存续。

(三)优化管理制度,规范建设运营

为平衡生态空间建维所涉及的政府、企业、市民等各方利益,成都市出台了《锦江绿道总体规划》《锦江公园总体规划》《锦江公园子街巷综合提升指引》等导向性文件,但这些文件普遍存在管理面窄、适用性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等问题。生态空间的建维需要有效的政策文件作支撑,一是要确定政策文件适用范围。如锦江绿道的建维,应践行因地制宜的原则,相关文件应经过实地考察后分区域出台,包括对锦江河道、沿线街区、滨江两侧开敞空间等不同场景的管控。二是要对所发布政策文件包含的各类概念进行清晰准确的界定,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出台办法对公共空间行为规范、沿道设施维护养护、人文景观的活化利用、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的巡查管理等内容的规定做到清晰且完善。三是要增强后续出台文件的法律约束力,增强政策法律顶层设计[20-21]。为实现城市生态空间经济效益的持续产出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应参考《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推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政策实施,防止因无法可依或无据可依而出现怠于行政或管控偏差等现象。

(四)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实施主体提能,升级消费体验

1.整合利用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国土资源,加强用地混合,聚力盘活灰色空间

如何协调城市发展和保护绿色生态空间的关系是城市规划的重心[22]。就锦江绿道而言,开发具有生活、就业、游憩等多元功能的滨江区地段,沿江片区选取重要地段增设慢行桥梁,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如望平街、三官堂街周边河道可适当增设慢行桥梁,注重桥梁的便利化与景观化设计,缝合两岸空间。协同运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经济资源,坚持优化商业运营模式与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并重。比如可以考虑引入“EPC+O”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Operation)模式,提升项目的投资与开发效率。“EPC+O”模式能保证项目设计与运营收益完全对接,并使前期策划、设计、报规、报建等流程高效落地,大幅提升项目工程效率,实现社会效益和持续的经营回报。政府部门提出运营收益要求,并对项目的运营绩效进行定期考核。如猛追湾市民休闲区在成都市率先采取“EPC+O”模式公开招标,引入实力强、资源广、经验足的万科中西部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运营机构,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设计、施工、运营”全链条商业化逻辑,充分整合各方资产,遵循多权分职的空间再造规则,创建共赢机制,形成商户共享共治联盟,为整体规划、项目实施、商业运作注入全新动能,有力推动了“锦江夜游、熊猫塔夜秀、美食夜市”等夜间经济新业态的培育发展[23]。推动核心城区居民闲置房产盘活增值和老旧民居改造更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绿道经济新模式”。

2.提升运营团队综合水平,拓宽商业运营模式,强化运营思维前置

提升管理团队专业化人员配置,引进规划、营销、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提升运营主体综合管理、运营策划、资源协同能力。合理设置内部商户孵化培育机构,完善招商引资和商户培育管理制度,加强锦江绿道管理公司与属地政府、企业、市民的对话合作,统一项目策划设计运营,共享物业、管理等资源,共建“专家人才库”,提升区域发展基础能量。同时,尽快将主城区的绿道产权统一划归锦江绿道管理公司,实现绿道资源的统一配置,提升绿道运营的一体化水平。项目开发充分贯彻“产业导入—规划设计—实施建设”流程,前置运营思维,制订相应预案以应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因无序建设、产业空心、居民搬迁困难等原因造成项目落地变形。

3.强化消费场景联动,促进业态深度融合,升级消费体验

建议绿道周边的商业区之间配置相关联的表演点位,利用汉服游街等商业模式促使各个消费区块联动。与学校等单位合作开发绿道研学路线,将教育与绿道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建议在十二月市、兰桂坊、九眼桥等点位,择优整合已有的街头艺术表演项目,集中优势资源组织流动性专场表演,丰富成都的夜间文化生活。由政府主导,倡导绿道商户跨界组建消费联盟,重点推出“餐饮+咖啡”“咖啡+文创”“表演+集市”等跨界组合,联合推出促销活动等。现有的夜游锦江项目,可以在诗画景观中应用数字化沉浸式体验技术,通过历史人文故事复现,串联沿岸消费场景,促进消费融合,升级消费体验。

六、结语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充分考虑经济、人文、政治、生态等各方面因素,理性建设维护城市生态空间,寻求保护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平衡点,乃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加强环境规划部门与建筑学、经济学、风景园林、生物工程等专业的产学合作,从阶段式的有限参与过渡到全过程的广泛参与,从利益相关者的选择性参与过渡到全民积极参与,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优化整合城市自然区域与生活区域的空间布局,致力于建设经济发达而不失自然底色的现代化都市。

注释:

(1)数据来源:九三学社《推动锦江绿道空间价值转化激活中心城区消费活力的建议》。

猜你喜欢
锦江绿道空间
白鹿记
绿道上的“风景”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锦江集团面临扩张瓶颈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1978-1990,中国大学生文学刊物索引之《锦江》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