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威,王福坤,辛 科,王一帆
(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宁波 315000)
在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网络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其不仅覆盖面积广,且线路结构庞杂[1-2]。配电线路和电力输送端、电力需求端相连,线路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对人们正常生活状态都存在影响[3]。而目前配电线路经常出现异常,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都受到不良影响[4]。因此,针对配电线路的故障监测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双相接地、短路、断线等问题是配电网常见故障,人们需要使用有效的故障检测技术,才能准确检测配电网故障问题,从而制定匹配的故障检测方案,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5]。
文献[6]研究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检测与定位方法,虽然文章中提到了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检测与定位的各种技术,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也没有说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配电网系统中;文献[7]研究了短路电流计算多输出模型,虽然此模型可计算短路电流,识别短路状态,但多输出模型需要输入更多的数据,对数据的需求量更大,如果数据质量不高或者数据缺失,可能会对模型的训练和预测造成影响。
配电自动化表示使用新型信息感知装置,采集电力系统的运行信息,实时感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快速解决异常情况,从而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8]。简单来讲,配电自动化属于智能配电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模式,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配电自动化和电网融合后,能够完成高效协调工作,降低能源消耗[9]。结合此技术的使用优势,本文设计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自动化检测系统,完成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自动化、远程检测。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自动化检测系统结构主要分为在线监测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在线检测模块主要分为多个探头、短距离无线网,探头能够在带电状态下,使用在10 kV 配电网线路上感应电流取电,具备实时采集电流、电压等信号模拟量的功能。电流、电压等信号模拟量信息采集完毕,由短距离无线网发送至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使用GPRS 网络,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由服务器、计算机端构成,数据会实时缓存于服务器中,由计算机端使用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相间短路故障诊断模型,诊断配电网是否存在相间短路问题。
神经网络结构分为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此网络需要使用鲸鱼优化算法,合理设置神经网络各层连接权重,然后以“先正向训练、后反向训练”的训练方法,在保证网络结构稳定可靠的条件下,将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检测样本(电压、电流采集样本),在输入层传输至隐含层,以逐层处理的方式,完成相间短路故障分类诊断。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运算每层实际输出和目标输出之差,将误差信号原路返回传播,调节每层神经元权重。
普通神经网络易出现局部最优问题,导致收敛效率低下,本文使用鲸鱼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改进。鲸鱼优化算法主要模拟动物集群活动行为,使用群体个体对问题解进行寻优检索。鲸鱼优化算法操作方法分为猎物检索、包围捕猎、气泡攻击,其在寻找神经网络连接权重最优解的方法为
式中:E、A*分别代表猎物检索空间的维度(神经网络连接权重设置参数的围堵)、最优解坐标;A 代表目前解坐标;h 代表迭代次数;B、D代表系数向量,运算方法为
式中:s、θ 分别代表随机数、迭代缩减步长。
将坐标是As的鲸鱼作为例子,其猎物检索运动方程为
螺旋攻击运动时,代表神经网络连接权重可行解的鲸鱼个体位置更新结果为
式中:ε 是随机数,取值范围是-1~1。
两种捕猎移动模式之间的运动模式为
经多次迭代,使用式(8)捕猎时,循环迭代直至得到最优适应度个体。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训练步骤如下:
(1)预处理。将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样本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
(2)参数设定。确定神经网络结构,将鲸鱼优化算法种群大小、维度、迭代次数最大值进行初始化,构建初始种群。
(3)运算种群适应度。把初始化权重赋予神经网络,使用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训练样本训练网络。
(4)最优解提取。分析迭代次数是否满足最大值,当迭代次数为最大值时,将适应度最优的个体作为最优解,作为神经网络参数的最优解,完成网络训练。
(5)故障自动化检测。将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检测的测试样本,输入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使用式(1)、式(2)完成相间短路自动化分类诊断。
用于采集线路电压电流信号的探头结构图如图1 所示。此探头采集卡是2 通道高速并行同步采样卡,单通道的存储深度达256 KB。控制核心芯片使用了性能优越的FPGA 芯片,其频率最大值为40 MHz,系统运行时,探头多次采集2 路信号,各路信号数据刷新缓存,2 个工频周期时间的信息。在检测配电系统运行状态变化时,如果电压、电流信号超过正常基准值,便会将异常信号在串口发送至后台机存盘。
图1 探头结构Fig.1 Probe structure
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于通信模块的网络服务,通信模块结构图如图2 所示。通信模块获取探头采集的电压、电流信息后,将信息样本执行分割、重新处理后,把采集的信息位置、时间等属性全部信息,都使用GPRS 网络发送数据分析模块。因数据传输程序需长时间运行,为此,通信模块使用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联合供电的模式,保证通信程序不出现意外间断问题[10]。
图2 通信模块结构图Fig.2 Structure diagram of communication module
使用电力系统离线测试软件,构建本文系统的应用程序。实验所搭建的10 kV 配电网线路模型配电线路长度是10 km。
当此线路出现相间短路故障时,线路电流、电压会出现不规律骤升骤降问题。在此工况中,测试本文系统对相间短路故障的自动化检测效果。
本文系统所采集的相间短路时电压、电流变化如图3 所示。从图3 可知,本文系统对电压、电流的信息检测结果准确,与实际电压、电流信息匹配,证明本文系统对10 kV 配电网线路具备自动化信息采集能力。
图3 电压和电流的信息检测效果Fig.3 Information detection effect of voltage and current
神经网络改进效果详情如图4 所示。分析图4可知,本文系统对神经网络改进前后,收敛效率存在明显差异。鲸鱼优化算法改进神经网络后,迭代次数为8 次时,网络收敛,便可提取神经网络连接权重最优解;而神经网络改进前,迭代次数为12 次时,网络才可收敛,对比之下,本文系统采用鲸鱼优化算法改进神经网络存在必要。
图4 本文系统中神经网络改进效果Fig.4 Improvement effect of neural network in this paper system
本文系统通信模块的交换机端口2 流量变化如图5 所示。从图5 可知,本文系统通信模块的交换机端口2 流量变化情况是:端口2 网络流量数据在0 s~20 s 之间,传输的数据量是200 Mbit/s;21 s~50 s 之间传输的数据量是100 Mbit/s;51 s~100 s 之间传输的数据量是250 Mbit/s。传输能力与需求相符,本文系统可结合实际流量数据传输需求,自动化调整流量传输量,无须工作人员手动调节端口流量传输条件,且网络流量数据传输时未出现数据丢包问题。
图5 交换机端口2 流量变化Fig.5 Flow change in switch port 2
为测试所设计系统对相间短路故障的检测效果,在配电网不同线路位置进行取点测试,检测效果如表1 所示。从表1 测试结果可知,所设计系统对配电网相间故障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对相间短路、无故障两种情况的检测结果不存在错误情况。
表1 配电网相间故障检测效果Tab.1 Interphase fault detection effect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在电力系统中,10 kV 配电网担任着将高压电力转化为可用低压电力的关键角色。然而,当配电网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可能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包括电力设备的损坏、供电中断等。因此,对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10 kV 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自动化检测系统,此系统在诊断配电线路电压、电流是否属于相间短路故障状态时,利用鲸鱼优化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由改进神经网络准确诊断相间短路故障,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