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读的诗,抓住你头发,
摁着你,强迫你眼珠撞向黑暗的探针
——平时读的诗只是湖面芒闪。
人海中游,你像一头漆黑至透明的鲸。
[林忠成赏评] 这首诗其实是反阐释的,作者用具象来演绎抽象概念,修辞充满暴力。韩炳哲在《暴力考古学》里指出,“暴力很可能是人类第一个宗教体验”,不知道诗人在宰割辞章、执术驭篇时是否产生了宗教性的谵妄。本诗采用顿悟式直觉,跟庞德的《地铁车站》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比《地铁车站》跨越度更大。诗本来无身体,作者给它发明一个身体;诗本来无头发、无眼珠,作者却隔墙取物、隔河打拳,从虚空中揪住诗的头发。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里认为:“诗人必须具有独特的组合秩序的直觉,某种客体组合,在普通人看来没价值,在诗人看来却有。”作者把诗具象为“湖面芒闪”“一头漆黑至透明的鲸”,瞬间爆发张力,这个张力是通过情境统觉实现的。拉康在《无意识中字符的动因》里引用柯勒的观点,把情境统觉当作一种基于直观形象思维的知覺重组,重组过程中取消逻各斯,消灭语法。
哑石的许多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写法,也许诗人意识到了牛顿式历史结构的失效,正如沃·威尔什在《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里说的,“对于今天的世界,决定论、稳定性、有序、均衡性、渐进性和线性关系等范畴,愈来愈失去效用。相反,各种各样不稳定性、不确定、非连续性、无序、断裂和突变现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重视。”但中国主流诗坛似乎对此认识不足,除了少数先锋诗人,大部分还是采用结构主义那套写法,差异感、反语法、取消中心等技艺受到大面积抵制,他们很难接受沃·威尔什的看法,“在这个时代,一种维系语言结构、社会现实结构和知识结构的统一性的普遍逻辑已不再有效”。大部分诗歌语言滑动在表象上,对于隐藏在表象后的精神资源不去挖掘。诗不同于散文、小说,它要把缺席者找出来,无相之相,无物之境,大雾遮蔽的花朵,深水掩盖下的鹅卵石,让它们现身。博纳富瓦提过一个类似观点:“诗要唤起的是那看不见的鸟,而非禽学家的鸟。诗只写献身或缺席。”但大部分诗歌,写鸟时只是把它当作生物学意义上的鸟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