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文,胡泽伟
(南京市金陵中学西善分校,江苏南京 210012)
近年来,党和国家国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提出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等教育理念。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不仅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德育课堂中,更应该形成“互联网+德育”的新思维,最大程度地将德育与互联网相融合。互联网为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其面临了一些问题,比如网络失格现象日益严重、传统德育课程亟待改进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成为高校及教师目前所关注的话题。
高校德育就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我国著名德育学者檀传宝说:“教育是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道德素质发展环境,从而感染学生的道德认知、思想和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教学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学生道德自我建构的价值导向活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德育,学生可以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方式,有效促进个性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只有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互联网本身就具有即时性、丰富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性。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逐渐凸显,互联网也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高校德育教育领域看到了互联网的生机,于是借助其改革优势而不断发展,将自身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高校德育教育”。它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审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更加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是一种依靠互联网技术平台支持产生的新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它以互联网为载体,并在教学理念中加入互联网思维,然后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传播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增值,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对德育教育的个性化学习。此外,这一教学模式满足德育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德育教育载体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具备承载德育教育信息、联结德育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互动中创新德育教育内容现实化的中介。”作为一种德育教育的载体,互联网也拥有以上三种功能[1]。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有关德育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任务等供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那么互联网这一平台就充分发挥了“承载和传导德育教育信息”的功能,有利于更好地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其次,德育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来掌握学生动态、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动向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较为及时地反馈给教师,甚至学生对教师的匿名评价也有助于教学更具针对性,这就发挥了“联结德育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功能。最后,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教学过程及技术发展的变化而创新的,这就发挥了“在教学互动中创新德育教育内容”的作用。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变革不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与其课堂互动中传播的新词或新说法等可以为德育教育的语言进行补充或更新,另一方面,教师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德育教育可以走出课堂,学生利用QQ、微信、微博、论坛、网站、网络课程等继续学习。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育,转向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德育教育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发挥主体性,德育教育互动性会更强。本文认为互联网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在使用时一直发挥着上述三大功能,并且为这三个功能更优质发挥作用增添了新的动力。因此,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个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德育教育的环境,是指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影响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外部因素的总和。不同的教育环境对不同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潜移默化地塑造时会产生全然不同的影响,为了开展更好的德育教育,我们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2]。高校学生的思想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冗杂的网络信息很容易进入学生们的头脑,没有擦亮眼睛辨别清不良信息的学生就会误入歧途,走上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成长道路。各高校必须重视德育教育环境建设,在运用好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既加强校园内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又要与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使学生走出校园能时刻沉浸在良好的氛围之中,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辨别能力并早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生活习惯。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伴随着当代高校学生的成长,也对他们的思想认识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德育教育的可接受度逐渐提高。首先,具有虚拟性的网络空间自由选择度较大,开阔了高校学生的眼界并改变了他们的思维认知方式,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知识和了解的事物,其思维也更加灵活和自由。其次,互联网上丰富、生动、现实性的社会信息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热点问题及现实复杂事件时,多数高校学生会根据社会现状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来判断并分析问题,作出合适的价值选择。最后,互联网带来了广泛的自主学习途径,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自我成长能力逐渐加强。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经验和理念的传承,更多的是“依靠大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功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进行掌握与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发展趋势,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效果。高校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各类教育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会使课堂更能迎合学生的口味,深受学生的喜欢和认同。学生也同样可以从网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此外,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也通过诸如AR等网络技术纳入到高校德育教育资源之中,使德育教育的资源丰富度不断提高。
网络失格指的是个人受网络信息影响而做出的失去思考、失去责任、失去道德、失去尊严的行为。首先,高校学生上网时间较长、频率较高,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模仿能力较强,极易受随机性较强的新鲜事物的吸引而做出网络失格的行为,这在自媒体平台尤为突出。高校学生通过快餐式的自媒体理解世事,消耗的是学生的注意力,自媒体这种碎片化的传播使得大学生逻辑思维衰退,对事件的判断缺乏深思熟虑,甚至丧失控制力,世界观扭曲[3]。比如,在短视频平台部分网红为了吸引更多粉丝,在平台上传播粗俗话语,甚至做出危险的不合乎安全规定的行为。一些高校学生浏览后,为了紧随其潮流而效仿,将不良行为再传播,污染了社会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其次,个别高校学生借着在网络空间化身为具有昵称或匿名的网络用户的机会,以诸如发布谣言,发表有辱国家形象的言论或文章等不恰当手段控制一定时间内的网络舆情,博取网民们的眼球或关注,将错误的价值观灌输给其他网民,严重破坏网络环境的安定。最后,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使高校学生难以静心思考和判断,对待任务急于求成。比如在完成学业任务时,部分学生急于通过网络搜索前人经验以获得帮助,只想以更快速度完成任务,并没有真正拿出时间思考问题,就不能从任务的锻炼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传统的德育课程集中于课堂之中,教师讲授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可控性强是传统德育方式最明显的特点。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快速地传播,高校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都受到各个方面信息的影响,传统的德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需要。以下表1、表2、表3是针对几所高校德育课程现状的调查情况。
表1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过关于德育方面内容的课外活动吗?(单选题)
表2 在德育教育课堂上,教师会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教学吗?(单选题)
表3 你的德育教育教师上课的形式有哪些?(可多选)
首先,大部分高校在德育方面只是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根据表1可以看出,当前,部分高校的德育课程还只是以传统的德育形式为主,被调查者中所在学校开展过课外德育活动的只占22.5%,这样的德育对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正面影响不仅不够充分,反而有可能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4]。在调查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前在“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的宗旨以及教育部门的严格要求下,有一部分学校也会定期地组织德育教学活动,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德育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德育教师很多情况下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策划和组织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敷衍了事,这样的德育活动并不能发挥实质的作用。其次,学校的德育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不够新颖。根据表3的数据分析,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都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上,有时会结合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并没有积极和现代信息化世界相联系,而德育内容也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充分结合。现代社会知识渠道畅通,高校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如果教师在德育方面缺乏创新和设计,只是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容易造成高校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表现脱节,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背离,产生“知行分离”的现象。
由于年龄、专业背景、素质水平等因素存在差异,不同教育者对网络技术应用和把握的能力有明显差距。比如在课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度,有的教育者擅于运用学习通、雨课堂、云班课等网络平台发起线上投票或答题,而有的教育者仅口头提问,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相对而言,较为年长的教育者队伍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偏弱,对运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创新网络德育教育方式、方法时显得捉襟见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教育者自身工作强度较大,所带班级较多,除了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之外仍有不少科研或行政任务,分身乏术的他们常常难以拿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进一步学习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教学经验。此外,针对德育教育的专项经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教育者的积极性。其次,教育者接受网络技能培训课程的机会较少,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呈现“碎片化”特征,很难满足教育者的学习、实践需求。最后,部分教室的教学设备落后、硬件设施老化,经常出现屏幕卡顿、网络质量不佳,缺乏支持相关网络平台运行的软件等妨碍教学的情况,也使教师难以充分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与互联网的接触越来越紧密,教育者不仅要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德育方式,更要减少网络隐患,克服网络失格问题。首先,学校应该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网,在校园网上建立德育专栏,通过设置不同的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故事视频、德育漫画、德育歌曲、德育新闻等素材,消除传统德育内容比较模糊抽象、工作形式陈旧、材料来源落后的弊端,打造校园德育的崭新空间[5]。教师应多提供给学生有特色的德育网站,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直接接收安全、健康、新颖的德育知识,减少与不良信息的接触,有效预防学生沉迷网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QQ、微信等平台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尤其对待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巧妙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方式,慢慢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信任教师,把教师当作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接受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和角色定位。不论师生或生生都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互动平台互相学习交流,沟通感情,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促进人际交往,减少对低质量网络交际的依赖。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网络德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德育知识、方法和手段,引导家长客观、科学地对待孩子的上网问题。建立网络家校互动平台,与家长互通信息,协同做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在新时代下,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也要明确当下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创新的德育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小学德育的新局面,将立德树人的德育宗旨落到实处。首先,丰富德育内容与形式要创新学校德育的方式,首先要从传统的德育课堂入手,利用新时代“互联网+”优势改革传统德育课堂,教育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视频短片、课件、微课等,创造合理的德育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知觉来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进而引发学生对自身行动或他人行为的思考,引导学生习得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是对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的创新。其次,学校可以创建线上德育App,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通过App,教师随时公布发现的问题或典型事件,通过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实时评价、及时反馈,在平台上进行日常的良好行为习惯评优评选,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品行,逐渐从受约束到自我约束,成长内驱力不断增强。在校外开展德育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实践活动的照片上传到App的相应模块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学生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优秀学生的作业也可以随时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学习。这样,教师既能提高德育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高校应注重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信息运用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并请专业的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让每个教师都能够熟悉地使用网络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和有关的教学App,以此确保智慧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高校还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不定期地对教学基本设施和硬件进行维修或者替换,以保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受硬件问题的影响。而德育教师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德育教材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或许并不难理解,但是德育课并非照本宣科,教材只是一个辅助,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并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方法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都在不断更新,曾经的应试教育理念已被素质教育理念所取代,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信息化教学广泛运用,教学手段科技化发展,教学方法多样化创新,这都要求德育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开阔的胸怀合理地接纳新兴事物。同时,无论教龄多少的德育课教师,都应该多读书并积极参加培训,因为学无止境,定期参加培训能够帮助德育课教师了解新动态,更新和丰富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构建网络化德育教育课堂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也逐渐加深。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德育教育信息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作为一名高校德育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灵活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德育教学,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以此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