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将在一两天内死亡,医生是怎么知道的

2024-03-05 01:27DrX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4年1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脉搏医生

DrX

“也就这两天了,你们要有心理准备。”主治医生的一句话,让朱大叔的亲属们悲痛欲绝。

朱大叔今年51岁,已经查出癌症两年了,虽然他一直很积极配合治疗,但遗憾的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全身。癌症给他带来了极大痛苦,他没办法正常进食,只能做造痿滴营养液,瘘口时时刻刻都在疼痛,甚至还渗出了大量液体。

朱大叔虽然有很强的求生欲望,但在疾病面前,一切好像都是那么无能为力。

死亡是神秘的,又是令人恐惧的,虽然人人都害怕死亡,但每个人又都不得不面对死亡。

或许大家在看电视时都看过这样的情景:某个人因为重病住院,医生通知病人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说病人可能时间不多了...

事实上,这真不是电视剧在刻意夸张表达,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医生到底是如何知道患者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呢?难不成医生真的会算命?

症状评估:说白了就是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比如患者手掌和脚底已经出现了紫色斑点,身体系统运行缓慢,患者很难进食甚至无法进食。此外,患者的肌肉变得松弛,呼吸和吞咽功能开始受到影响,呼吸变得困难,受到吞咽障碍影响,唾液慢慢堆积在喉咙中,喉咙中开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还有一些人在临终前,会变得焦躁不安,出现语无伦次或不停挥动手势等情况。

检查指标:这里的检查指标包含基础的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比如说体温已经明显低于常人,四肢供血明显不足;脉搏变得十分虚弱,甚至已经很难感受到脉搏;血压值持续下降,特别是在收缩压小于90mmHg,舒张压<60mmHg,并且藥物等治疗手段也不能使其回升;呼吸功能受损,氧饱和持续下降,已经出现呼吸衰竭趋势等,这些都是很不好的信号。

另外,一些检查也会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比如乳酸情况、体内是否酸碱失衡、以及一些影像学检查等。

临床经验: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不仅有着很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接触大量的临床病例,经验越是丰富的医生,临床经验就越丰富,接触过的病例就越多,判断得也就越准确。有一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很多时候只需要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就能对患者接下来的情况以及病情发展做出基本的判断。

以下内容来自相关研究和网友们的经验汇总,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出现,但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出现较为严重的排异反应,一般表现为腹泻、呕吐,直到脱水。

焦躁不安、精神亢奋。一般临终期的病人会出现此类情绪,这在医学上又被称为“谵妄”。

由于人在临终前身体各项器官已经衰竭,很难将自己想说的所有话表达出来,一般只能说出少许,所以会表现出胡言乱语,且没有层次和逻辑。

处于弥留之际的人,因为下体周边的血液供应不足,所以神经肌肉会因此出现障碍,进而导致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出现。

有部分年龄较大的人在去世前,额头上存在多年的皱纹可能会慢慢舒展开,当皱纹全部张开时,往往意味着彻底离去。

正常人呼出来的气应该是热的,这是因为血液流通正常。而对于临终的人来说,由于器官正在衰竭,心脏输血功能会慢慢停止,血液的流动也会变得十分缓慢,所以呼出来的气温度也会更低,手脚摸上去也是冰凉的。

其实,人在进入弥留之际,过度治疗往往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过度治疗,眼睁睁看着患者痛苦,没有好好告别,最终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事实上,亲人在进入生命倒计时之际,我们能够为亲人做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一些濒死的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已经出现障碍,很难吃东西喝水,这时候就不要勉强病人进食,最好遵从病人的意愿,如果嘴唇很干的话可以用棉签蘸点水涂抹嘴唇即可。

当一个人濒死时,身边的亲友难免都会去探望,这时候最好不要扎堆去探望,因为临终患者大多喜欢安静的环境。可以轮流探望,并且和其交流时尽可能放低声音。

临终的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变差,意识也会逐渐模糊,患者可能会陷入长时间昏睡。这时候尽量不要试图将其叫醒,因为如果可以在睡眠中安然离世,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躲开的必修课,面对死亡和生命,我们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死亡虽然可怕,但我们只要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生命,该吃吃该喝喝凡事别忘心里搁,开开心心来人世间走一圈,也算无怨无悔了。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脉搏医生
最美医生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