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鹤,仲文兴
(1.通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通化 134001;2.通化市中医院,通化 134001)
核桃楸枝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干燥枝条的加工炮制品。
经查阅相关资料,核桃楸枝的炮制方法未见文献记载,国家标准和外省标准中也未见收载。核桃楸枝临床应用为水煎汤剂,制剂生产也是经水煎煮后再进一步处理制成制剂,企业生产时所用原料为市场上购买的核桃楸枝饮片。根据《中国药典》2020 年版四部炮制通则的要求,依核桃楸枝药材性状、质量、临床和生产应用的需要,本炮制方法拟通过药材净制后,切制成薄片或厚片,切片后有助于有效成分溶出,便于临床和生产应用。
核桃楸枝一年四季均可采集加工,本研究共采集样品10 批,全部为自行采集,详见表1。
表1 样品采集信息表
需要对核桃楸枝干燥的枝条,进行净制和软化,软化到可以进行切制的程度,再进行切制和干燥。具体炮制工艺路线见图1。
图1 炮制工艺路线
工艺过程主要有净制、软化、切制、干燥四部分。净制工艺主要考察净制的方式和净制的程度;软化为关键控制工艺,主要考察加水温度、浸泡时间和闷润时间;切制工艺主要考察切制厚度和片形;干燥工艺主要考察干燥方式、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
结合核桃楸枝药材的质量标准和切制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指标选择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水分。
软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外观性状判断是否达到软化目的。根据传统经验,水分润湿到药材内部,内外水分一致,即可进行切制,因此观察药材横断面水分的浸润程度是判断能否切制的一个关键点。切制后的饮片也需要通过外观性状来判断切制的好坏,外观性状是判断饮片是否合格的指标。
由于实际生产中饮片是水煎煮入药,而软化过程需要用水浸泡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软化的目的,考虑到软化过程中水溶性成分会流失从而降低药效,因此用水溶性浸出物来考察浸泡时间对水溶性成分的影响。
根据文献资料中的描述,核桃楸枝中含有大量醇溶性成分,因此将醇溶性浸出物作为核桃楸枝饮片质量控制的一个参数。
饮片水分含量过高,饮片容易发霉变质,因此需要控制饮片的水分。
4.1.1 实验仪器
数控高速裁断往复式切药机SQY-300;电热干燥箱GZX-DH•400-S-II;电子天平QUINTIX 224-1CN;电子天平XSI05。
4.1.2 实验试剂
纯化水;乙醇。
4.1.3 实验材料
10 批检验合格的核桃楸枝药材。
分别对净制、软化、切制、干燥四个工艺环节进行研究,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4.2.1 净制工艺的考察
由于核桃楸枝为核桃楸的枝条,采集的时候肉眼可见的杂质和泥沙比较少,故净制工艺拟定为除去杂质,采用抢水洗方式,药材与水接触时间较短,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因此净制方式选择挑选和抢水洗两种方式相结合。实验所用样品为HTQZ-10,结果见表2。
表2 净制工艺的考察结果
由表2 可知净制方式选择挑选和抢水洗两种方式相结合,能够达到净制的目的。
4.2.2 软化工艺的考察
为满足后续的切制要求,对药材进行软化,由于核桃楸枝质地比较坚硬,软化方式采用水浸泡和闷润两种方式相结合,对各个环节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研究。
4.2.3 单因素考察
4.2.3.1 浸泡时间的考察
称取适量药材,加水进行浸泡时间的考察,实时对浸泡后软化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用手捏和弯曲法确定是否达到切制软化要求。结果见表3。
表3 浸泡时间的考察结果
由表3 可知,浸泡7 小时,水分未进入到药材内部,较硬。达到8 小时,观察药材的横断面,水分浸入到药材内部,稍软,水溶性浸出物浸泡前后变化不明显。同时考虑到实际生产时浸泡药材设备不尽相同,为了使药材与水充分接触,故拟定加水量至少没过药材,浸泡时间为8 小时。
4.2.3.2 加水温度的考察
称取适量药材,进行加水温度的考察,实时对浸泡后软化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用手捏和弯曲法确定是否达到切制软化要求。结果见表4。
表4 加水温度的考察结果
由表4 可知加水温度60℃、80℃均可达到软化效果,浸出物含量指标无显著差异。为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实验拟定加水温度为60℃进行软化。
4.2.3.3 闷润时间的考察
由于核桃楸枝质地比较坚硬,仅采用水浸泡药材,水分浸入到药材内部,但未完全浸透药材,达不到后续切制要求,而浸泡时间过长,则水溶性浸出物降低,水溶性成分损失,影响药效,因此采用水浸泡和闷润相结合的方式软化药材,使药材达到切制要求,同时不损失水溶性成分,达到浸透药材目的。称取药材适量,浸泡8 小时后,将浸泡后剩余的水分倒出,密封药材,放置阴凉处进行闷润,实时对闷润后软化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用手捏和弯曲法确定是否达到切制软化要求。结果见表5。
5)与Gumbel(max)(极大值)函数相关系数的计算。生成3 180×1的Gumbel(max)(极大值)函数随机矩阵数据,然后以z=corrcoef(A,F)指令计算相关系数,zGumbel(max)=-0.007 7。
表5 闷润时间的考察结果
由表5 可知,闷润时间达到16 小时,观察药材的横断面,水分浸入到药材内部,软硬适中,吸水量不再增加,水溶性浸出物浸泡前后变化不明显。为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实验拟定闷润时间为16 小时。
4.2.4 正交试验
4.2.4.1 因素水平选择
根据文献检索及预实验结果选择三个影响因素,即加水温度(℃)、浸泡时间(h)、闷润时间(h),每个因素选3 个水平,以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综合分析作为考察指标,按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6,正交试验表见表7。
表6 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
表7 L9(34) 正交试验表
4.2.4.2 炮制方法
取净核桃楸枝1kg,按正交设计方案进行软化。
4.2.4.3 评分标准
由于药材软化主要通过外观性状来判断软化的程度,同时水溶性浸出物作为影响水溶性成分的控制指标,因此评分指标选择外观性状和水溶性浸出物综合结果进行评分。根据实际生产的情况,其中外观性状为主要考察指标,权重系数占60%,水溶性浸出物占40%。浸出物最高为100 分,其他结果与其比值乘以100 即为得分。按照正交实验表进行试验,对炮制样品分别取样检测,检测数据见表9,性状评分标准见表8。
表8 外观性状评分标准
表9 核桃楸枝炮制工艺数据
4.2.4.4 数据分析筛选出最佳工艺
表10 正交试验表及结果
表11 方差分析表
加水温度A 由于R 值小,视为误差项,以软化程度与浸出物作为考察指标,由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根据表中极差R 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B>C>A。综合平均值的大小选取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为A2B2C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 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B2为佳,A、C 因素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P>0.05)。因此最优工艺选择为加水温度60℃,浸泡时间8 小时,闷润16 小时。
4.2.5 切制工艺的考察
切制工艺主要考察切制饮片的厚度和片形。
4.2.5.1 饮片厚度的考察
调节切药机,进行不同厚度的切制,结果见表12。
表12 切制厚度考察结果
由表12 可知,饮片厚度控制在2~4mm,碎片、连片少,收率高,切面光滑,能够达到饮片外观性状的要求,拟定饮片厚度为2~4mm 的厚片。
4.2.5.2 片形的考察
片形主要有圆片和斜片,圆片和斜片均不影响饮片的质量,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选择片形。
4.2.6 干燥工艺的考察
干燥工艺主要考察干燥方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
4.2.6.1 干燥方式的考察
干燥方式主要有自然晾干和烘干两种方式,自然晾干大约需要2~3 天,还要勤翻动,否则容易发霉变质,实际操作比较麻烦,效率低,因此选择机器加热的干燥方式。
4.2.6.2 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的考察
由于核桃楸枝含有大量的醇溶成分,拟定醇溶性浸出物作为其饮片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同时干燥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醇溶性成分的含量,因此将醇溶性浸出物作为干燥工序的考察指标,并结合饮片的水分综合分析,具体考察结果,详见表13。
表13 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考察结果
根据表13 可知,干燥温度、时间对数据没有影响,为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拟定干燥温度为60~70℃,时间为3~4 小时。
4.2.7 工艺研究验证性试验
取核桃楸枝药材HTQZ-8、HTQZ-9、HTQZ-10,每份1kg,根据确定的最佳炮制工艺进行验证试验(取核桃楸枝药材除去杂质、泥沙和非药用部位,并用抢水洗;加60℃清水,没过药材,浸泡8 小时,倒出剩余水分,密封药材,放置阴凉处闷润16 小时;切厚片,70℃干燥3 小时)并对三批试验样品的外观性状、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4。
表14 验证性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三批样品外观性状符合要求,水分含量均值为8.41%,RSD 为0.92%;总灰分均值为2.87%,RSD 为0.72%;醇溶性浸出物均值为10.99%,RSD 为0.67%。说明该工艺稳定可靠。
由以上炮制工艺研究和实验验证,最后确定最佳的炮制方法为:取核桃楸枝药材,除去杂质、泥沙和非药用部位,抢水洗,加60℃清水,没过药材,浸泡8 小时,将剩余水分倒出,密封药材,放置阴凉处闷润16小时,切厚片,60~70℃干燥3~4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