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曰春/文图
看到报告文学“创作之伞”这个题目时,我五味杂陈。许多作家或许都有同样的苦恼,个人作品被网络平台擅自收录,当事人真要去维权的话,压根没那份精力。
这报告文学可不好写,除非作者是行家里手。再一瞅署名,我被自己逗乐了,想想也是,为何没想到是洪波兄在为文字著作权保护鼓与呼呢。
有媒体称张兄为版权界的风云人物,在我心目中,他是那种惩恶扬善、悲悯天下的专家型学者。原因很简单,他是法学专业出身的,又常年致力于保障作家权益,这方面不必赘述,随时上网搜索便可窥见一斑。
许是偏于写小说的缘故,我喜欢观察细节,初次与张兄见面时,我脑子里冒出一个词“相由心生”——他骨子里的良善溢于言表,呈现出的是热情而有亲和力的笑容,我当时总觉得似曾相识。
去年农历二月初三那天,以二月二为寓意的长篇小说《龙抬头》出版在即,我有些心浮气躁。因为新书面世之际,我总会有诸多顾虑,例如担心作品不接地气,害怕亵渎读者的审美等等。彼时又是这么个状况,愣是提不起精气神儿。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猛然间想翻看一下博客。
哪知我忘了登录方式,好在微博有个功能,可以显示若干年前发布的信息,就这么着,我发现十年前的这一天,我与“洪波维奇”互动过,内容是作品收入教材后该如何维权。
我冷不丁笑了。与张兄相识应当追溯到2012 年之前,搞笑的是,大概在四五年前,头回与他面对面交流,我依然在咨询文著协怎样保障进教材或是试题的作品权益。
可惜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张兄及其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他那时正在跟几家知名网站较量。在我看来,运营商有雄厚的资本做后盾,文著协很难战胜对方,假如以创作思维去展开联想,他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要与对方强大的律师团队对抗,很可能会遭到谩骂乃至恐吓。
武陵山乡场镇依托武陵山大裂谷风景区,自然环境基础优越,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环境,既有前期场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有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作为后续发展的动力,是建设旅游小镇的佳选之地。
其间之艰难常人无法想象,张兄参与创作的报告文学揭开了谜底。如今某些网络平台像是马戏团里演技拙劣的小丑,贪婪与丑恶置于公众视野,文著协是幕后英雄,身为作家的“娘家人”,他们为笔耕不辍的码字匠们撑起了遮风挡雨的大伞,干的是良心活儿,专业难度可想而知。
张兄说谬赞了,相比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他们仅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此言正中下怀,我赶忙发信息,问比如说呢?他旋即回复:例如公安,再比方说消防,都是血肉之躯,却随时可能遭遇风险。
那就趁热打铁聊聊消防吧。
张兄不愧是法学专家,他先赞颂了一线消防员的无私奉献,然后话锋一转,说还是得从法治层面保障这支队伍。这是个宏大的课题,也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便随口问他所从事的行业有无与消防系统相通之处。
这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之事,本以为会难到他,结果张兄回复说:“版权工作与消防工作有共性的一面,那就是必须专业。前者须掌握基本的版权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与能力,了解作家需求和困惑的焦点,准确判断侵权事实和法律性质,提出专业的处置方案,并采取积极行动,关键在平时的实践积累和训练有素。后者更是如此,那可是人命关天,如果没有专业能力并运用辅助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判断现场情况,没法快速化解危机危险。”
猜想那篇报告文学的创作初衷是让更多作家认识版权的价值,增强维权意识,我想当然地问及消防宣传。张兄沉默了好久才回复:“我对消防员是百分之百的敬重,他们和子弟兵一样,都是‘最可爱的人’。每当听到救火车(小时候都这么叫)的警笛声,我都会跟着揪心,希望着火的地方人没事,希望消防员平安归来。每次路上遇到救火车,都会对他们行注目礼。”
张兄还讲述了一次客串“消防员”的经历。东北农村时兴放鞭炮辞旧迎新,1990 年除夕清早,鞭炮引燃邻居家的柴火垛,火势凶猛,没人敢靠前。他带头冲了上去,火终是灭了,母亲给做的新缎子面棉袄毕竟不是消防服,那年春节连新衣裳也没捞着穿。
后来母亲说,衣裳毁了再置办新的,人没事儿就好。当年张兄嫌老人爱唠叨,如今年已半百的他,看到与大儿子同龄的消防员,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心情。用他的话讲,消防员在家都是孩子,成天出生入死能不叫人牵挂吗?
想到他经常出访俄罗斯,与俄方开展文化交流,我随口问中俄在消防宣传上的差别。张兄说都挺扎实,那边跟咱一样,电梯间、地铁站等场所都有公益广告。
不晓得哪根筋搭错了,我信口开河,说咱这儿比不上人家吧。张兄颇为诧异,估摸着他那会儿一定觉得我不正常。
我搜肠刮肚,提及之前的一个案例:某消防队的文书在出警时用摄像机记录现场,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是在搞宣传,结果对其拳脚相加。我依此下结论,说媒体对消防群体关注不够,故而导致人们不理解消防。
听罢,张兄说在异国他乡顶多是走马观花,各有各的国情社情,不能凭印象去横向比较,况且这也称不上差距,总有新闻报道抵达不到的地方,更证明加大宣传力度的重要性。
我恍然大悟,难怪他会在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腾出时间去写《创作之伞》,毕竟有种说法叫,新闻抵达不了的地方,正是文学的出发点。著作权与每个创作者息息相关,与文学事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估计他是想用文学的方式让公众掌握或是熟悉这一领域的知识吧。
我顿时刷到了存在感,心想自己多年坚持创作消防题材小说,虽不能与基层战友并肩作战,也算是无名英雄了。既然如此,我用“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做了题目,这是大前年张兄对郑渊洁先生写的一段话。
原文是“我想对郑渊洁老师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来就不是!我们大家,创作者、媒体、全社会有正义感和崇尚法治精神的人们,一直在一起。”以我对张兄的了解,借此概括他对消防队伍的印象是再恰当不过的。
交流上述内容用的是微信,张兄最近很忙,他正在筹备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而且过几天又要去俄罗斯谈版权合作。得知他的出行计划,我很想对他说,找机会把我写消防的小说翻译到国外吧,让所有人了解中国消防。但是这话说不出口,一来大部头的作品很难实现版权输出,再者我会落下私心爆棚的嫌疑。
得,就此打住,不能再耽搁他的时间了。来而不往非礼也,在此我冒昧代表消防兄弟说一句,张兄,在维护著作权方面,你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