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官员贬降与北宋政治文化》
作者:杨世利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3412-7
出版时间:2010 年8 月
定价:46 元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官员的升迁通常与其个人的德才及对朝廷的忠诚度紧密相连。然而到了北宋时期,随着士大夫阶层的崛起和文治政策的推行,官员的政治型贬降与叙复现象变得尤为显著。这种现象不仅映射出了北宋官场上的斗争格局以及北宋的政治情势,也体现了个别官员的政治命运与政治个性。由杨世利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官员贬降与北宋政治文化》一书,是一部关于北宋时期官员贬降现象及其在政治文化中的影响的著作。该书并不仅仅关注官员贬降与叙复的表面现象,更注重于分析官员贬降与叙复所反映的北宋政治文化特征。书中,作者先深入探讨了不同阶层官员贬降与叙复的特征,以大量文献史料为依据分析贬降与叙复对官员心态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整个政治体制的约束作用。通过研究官员贬降和叙复现象,该书揭示了北宋政治文化中的权力运行机制、官员行为机制以及权利制衡的运作机制。
作者通过史料研究对部分北宋官员的政治生平进行了梳理,据此指出在北宋政治体制中,官员贬降与叙复是一项常见的制度安排,当官员犯有错误、贪污腐败或失职失责时,其可能会被贬职或贬官,即降低其官职级别或将其调离原岗位。这种制度安排的初始目的是提醒官员保持廉洁奉公、恪守职责,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但受制于北宋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权力制衡体系,北宋的官员贬降与叙复制度具有鲜明的政治型特征。政治型贬降通常是由于政治斗争的失利或言论上的直谏触怒了权势,导致被排斥出朝廷核心权力圈,如范仲淹因直言谏诤而被贬至阳山,司马光因参与庆历新政失败而遭受贬谪;政治型叙复则往往与朝廷政治风向的变化有关,如欧阳修在仁宗时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贬,后来在英宗即位后得到叙复。可以说,北宋政治型贬降与叙复与北宋当时的政治动向息息相关,随意性较大,严重脱离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笔者基于2019 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官员贬责制度研究”(2019H013)的研究结合该书内容,通过对北宋官员政治型贬降与叙复现象的深入探究,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折射出北宋时期三种鲜明的政治文化特征。
其一,北宋君臣的朋党斗争。朋党原指同乡、同年、同科出身的官员自然形成的团体,但随着政治格局的发展,朋党变为了政治势力的象征,成员之间开始通过相互支持来维护个人和集体的利益。书中认为,北宋时期剧烈的朋党之争是官员政治型贬降与叙复现象出现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朋党斗争中,党派之间的权力会出现更迭,许多官员在失去政治斗争中的上风后会遭到对方的打击报复,这常常表现为被贬到边远州县做官,甚至流放至边远地区。如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代表的“新派”推进了一系列变法举措,受到“旧派”的强烈反弹,此时神宗支持“新派”,因此新党力量一度占据上风;而神宗去世后,新党势力很快就被旧党取代,此时部分新党势力官员便受到了政治型报复而遭受贬谪。
其二,批判儒家“近名”的政治氛围。北宋官员政治型贬降与叙复现象反映出北宋权力体系对儒家名节观的敌视。书中提到,北宋皇帝对儒家名节观没有好感,认为儒家“颇以好名为非”,尤其宋仁宗更是对“近名”深恶痛绝。皇帝厌恶儒家名节观,而部分大臣自然上行下效,最终“近名”成为了打击政治敌人的一种工具。到了宋神宗时期,权力体系对儒家名节观的批评更为强烈,甚至直接否定儒家名节,如熙宁二年(1069),御史刘琦、钱觊被贬,罪名是“言多失实,事辄近名”,实际上是忠诚纳谏而被神宗厌烦。
其三,宽仁家法逐渐遭到严重破坏。宋朝开朝时的祖宗家法中有“宽仁之法”,即要求皇帝宽仁、仁慈,而随着北宋独裁专制逐步发展,宽仁家法逐渐遭到破坏,突出表现便是政治型贬降越来越严重,而叙复则越来越差。究其原因在于,北宋中后期的统治者加剧收拢权力的力度,大大提升朝廷法令的权威,如宋神宗为了让新法更有效地推行,加强了对官员的督责,用“不以赦降去官原免”制加重了对官员的贬降。宋哲宗绍圣(1094—1098)以后,朝廷法令权威更大,对官员的督责愈加严厉,甚至出现了将官员贬到蛮荒之地、任其自生自灭的严重背离宽仁之法的极端做法。
综上所述,政治型贬降与叙复的现象反映了北宋的一个重要政治文化特点——权力的流动性与不稳定性,这种特点既揭示了当时政治格局的复杂缘由,也展现了当时权力结构中的深层矛盾。在北宋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下,官员除了要凸显个人品德和才能,更需要学会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存活和发展,严重摧残了宋朝开国以来形成的良好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