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
[摘 要]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人其诗,对后人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更是引发了审美力的提升。审美是主体在自由状态下(借助物质形式)观照和创造具有自由意义的对象的精神活动,是人与对象世界超功利的关系形式。陶渊明的诗歌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生活,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田园;审美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人其诗,自梁钟嵘以来,论者甚多,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可资借鉴。但对陶渊明诗歌审美意义的探讨,似乎还不够深入。何谓审美?马克思曾经指出:“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恩格斯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艺术的对象即审美的对象。审美是主体在自由状态下(借助物质形式)观照和创造具有自由意义的对象的精神活动,是人与对象世界超功利的关系形式。陶渊明的诗歌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生活,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
一、礼赞自然中的审美解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对大自然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大自然培养了诗人的审美情感,并且不断唤起诗人对自由的追求。陶诗礼赞自然中的审美解悟,对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诗人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乱,政治黑暗,诗人“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得以实现。“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出仕给诗人带来更大的失望,而自然却以自由的形式吸引着诗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诗人看来,只有追求自由才能摆脱世俗名利的束缚,才有审美获得的自由。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自然的怀抱中领悟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不就是自由的愉悦?
在陶渊明以前,对自然的礼赞,大都局限在“比兴”范围,作为“诗言志”的手段,自然较少独立、自由的意义。而在陶渊明的笔下,自然就不再仅仅是“比兴”的对象了。请看《饮酒(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关于这首诗,一般认为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是以孤松自况。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诗人分明是通过对孤松的审美感受,更进一步坚定了自己不同流俗、追求自由的一贯信念。孤松作为诗人的审美对象,是诗人追求自由的情感对应物。诗人对孤松卓然自立品格的倾慕和赞赏,充分表现了诗人获得自由的愉悦。最后,人生如梦的感叹,实质上表现了诗人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在一种更高的立场对人生的肯定。世俗的功名利禄,升降浮沉,在诗人看来如同梦幻;只有获得自由,哪怕是贫困中的自由,生命才充实,才有意义。“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虽然诗人的行动受现实的支配,但诗人追求自由的一贯信念是不可移易的。
詩人异于常人或高于常人者,正是在于他对自然和人生一致性的理解,进而达到对自然和人生的既能超脱又能享用的审美境界。不少人认为这是陶诗的消极因素,其实不然。超脱是对自由的追求,享用是获得自由的愉悦。恩格斯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陶氏礼赞自然中的审美解悟,归根到底是认识到必然的结果。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对象的自由和无限也就是它在与人的有限关系以外的自由存在。黑格尔还认为审美是“我与对象两个抽象方面的统一”。就陶诗而言,也就是诗人追求自由的品性同对象自由的形式的统一。诗人礼赞自然中的审美解悟所能达到的哲学高度和思想深度,是后人难以企及的。清人沈德潜所谓“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其说虽不尽然,但其对陶诗审美意义的高度肯定,还是很有见地的。
二、劳动中的审美感受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劳动的重要性。陶诗基于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在肯定劳动重要性的前提下,把劳动作为自己实现自由的手段。诗人通过对劳动的审美感受获得的愉悦,是追求自由的结果。
“八政始食。”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些都表明诗人对劳动特别重视,可见诗人是在功利(民生衣食意义上)的前提下把劳动作为自己审美的对象。诗人是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参加劳动、感受劳动生活的。诗人不同于普通农民,也不同于一般士大夫。普通农民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很少识字读书受人类审美历史成果的影响,因此缺乏对劳动本身产生美感的条件;一般士大夫则多数鄙视劳动,且多为世俗的名利所支配,极少有人对劳动产生真正的美感。而陶渊明则因为生活在农村,且亲身参加劳动,因而较少一般士大夫的偏见;又因为并非普通农民,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较多地吸收了历史上的审美成果;特别重要的是,诗人是以审美主体参加劳动、感受劳动生活的,因而其审美感受丰富而又独特、超脱而又亲切,特别感人,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为后世仿效者所难以企及。
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后来作为一个流派,虽然作者甚多,但是无人能超出其上,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后人大都缺乏陶渊明那样作为劳动者的独特审美感受,没有陶渊明那样既追求自由又热爱劳动的个性高度。旁观者可以描述劳动生活,却无法体会和表现劳动的美,发现不了劳动原本具备自由的意义;劳动者创造了美的事物,却由于被迫、被异化、被奴役的种种负累,大都丧失了对劳动产生美感的条件,因而在劳动中很少有自由的愉悦。劳动自由的意义,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整个封建时代极少能够得到充分的表现。这也使得陶诗在劳动审美中的地位更突出,受到后人特别的重视。
毫无疑问,劳动首先是功利的对象,只有自觉自愿的劳动才能成为劳动者自己的审美对象。陶渊明正是追求自由,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把劳动当作实现自由的手段。学术界一般都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逃避现实,笔者认为失之偏颇。诗人之所以归隐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诗人的审美人生态度,取决于诗人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陶诗在表现自由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陶渊明歌咏劳动的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劳动者的同情,对劳动生活的慨叹:“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可见诗人感慨弥深。这也说明,诗人毕竟生活在现实之中,他不可能总是沉浸于审美的自由状态,多数情况下,他还是跟常人一样经历人生的艰难,感叹世道的不公。“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诗人对现实持批判态度的诗歌,也同样是诗人追求自由的产物,其审美意义也不可低估,因为它从反面激发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也同样从反面激发读者对自由的追求。
三、生活中的审美追求
基于自然中的审美解悟和劳动中的审美感受,诗人在生活中的审美追求也是以追求自由为其根本特征的。诗人追求自由的生活,并且不损害他人的自由和对象的自由,表现为委任自然的生活态度和任情率真的个性特色。
例如,诗人对子女平易亲切:“尔之不才,亦已焉哉。”“天道苟如此,且尽杯中物。”儿子不成器,不喜欢读书,诗人又不肯矫其本性,只好听其自然了。对朋友,诗人也一往情深:“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诗人约朋友来喝酒聊天,朋友未能如约,诗人“搔首延伫”久久等候,真是情真意笃。诗人和农民也合得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共同的语言。诗人好读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乐而不倦,乐在其中。喝酒更使诗人忘情世故,“试酌百情远,重殇忽忘天”,任性自得,乐而忘忧。对于出仕,诗人说“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关于归隐,诗人则唱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总之,无论待人接物、出仕归隐,甚至生老病死,诗人都一任自然,泰然处之。“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诗人认识到这一必然规律,对“营营以惜生”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诗人追求审美自由,但在现实中却饱尝艰辛。“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诗人只能在审美中创造一个自由的生活境界。《桃花源诗并记》中表现了诗人的追求和理想,是诗人对自然和人生一致性深刻理解的产物。
先看《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渔人正是诗人的自况,“忘路之远近”是超功利审美态度的表现,是执着的追求。桃花林的纯净、完美,不仅使诗人获得了自由的愉悦,还进一步激发了诗人对那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自由生活的追求。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怡然有余樂,于何劳智慧。”结合诗的内容可知,诗人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劳动“并怡然自乐”的自由的社会。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空想的社会,且带有复古的倾向。其实不然,桃花源作为诗人审美追求的艺术表现,充分表现了人类追求自由的一贯品性。尽管桃花源在诗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那种自由的审美意义却有着超时代的理想色彩。
四、浑然一体的人格美
诗歌从本质上讲是诗人内在性情的表现。从陶诗追求自由的艺术表现来看,诗人有着一个以追求自由为主要特征的人格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完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追求自由是诗人的个性特征,但诗人的个性又是复杂的,不可能单纯地追求自由。例如,我们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由的愉悦;再读“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又会感受到另一种面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读“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会发现诗人好像真有点及时行乐的思想;再读“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又会发现诗人是那样感慨良多;我们读《形·影·神》,不能不感慨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读《怀古田舍》《咏贫士》,又分明感受到诗人“聊为陇亩民”“道胜无戚颜”的可贵情操;还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这些不自由的形象,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甚至在《拟挽歌辞》中,诗人还留下“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的深沉遗恨!饮酒不足实质上应该说是自由不能实现的感愤之言,可见诗人对自由的追求是那样的至死不渝。
毋庸讳言,诗人“委任自然”“人生若寄”的审美的人生态度,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诗人追求自由的表现,但在事实上确曾对一些对生活失去应有热情和对陶诗缺乏正确理解的读者存在消极影响。但这不是诗人的过错,也无损陶诗的审美意义。诗人热爱生活,追求自由;不追求物质享受,不希求身后浮名;对生活充满热情,为人亲切自然且又刚正不阿。所以鲁迅先生说:“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可见,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较高的审美趣味,欣赏陶诗就难免弃珠得蚌了。
总之,追求自由是陶诗的基本主题。诗人通过审美获得自由的愉悦,进而达到了对自然和人生一致性的深刻理解。其诗歌审美意义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激发后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