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伊提拉·买买提:冰山之巅,女兵记忆400篇

2024-03-04 13:08:20刁雅琴
大学生 2024年2期
关键词:墓碑战友班长

2023年12月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里座无虚席,这里正在举行校学生表彰大会。获得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2023年度“最美大学生”荣誉的阿伊提拉·买买提(以下简称“提拉”)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携笔从戎、卫国戍边的感人故事。

活动结束后的那天晚上,提拉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陈祥榕,请你一定要知道,我会继续带着你的这份热烈,好好走下去!”

上高原

2021年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校园征兵宣传,正在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读大二的提拉也报了名。3月中旬,经过为期半个月的适应性集训,提拉通过了考核。学校人武部定兵时找每位新兵面谈。看到提拉的综合成绩,老师说:“你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我们知道你的第一志愿是空军,但如果安排你去艰苦偏远的高原地区,你愿意吗?

提拉愣住了,选择空军,是因为一支中国军人的宣传片。片中空降兵降落地面,在热带丛林中穿梭,在草地上匍匐前行的场面,让提拉热血沸腾。那些神勇的全能型战士,是她心中最想成为的军人形象。提拉有些不甘心,可她知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停顿了一会儿,她诚恳地说,“我希望能去空军,但要是组织上把我安排到艰苦偏远地区,我也坚决服从命令。”

在西部战区新疆军区某旅,进行了3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后,提拉和战友们就接到了在海拔5300米的高原上长期驻训的任务。

入伍后的每一天,对提拉而言,既新鲜又充满挑战。提拉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在部队的两年间,她用细腻的笔触,写下了400多篇“战地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在这个庄重而又略显简陋的地方,我找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00后”英雄陈祥榕的墓碑,我站在他的墓碑前久久不愿离去,我想这就是我该学习的榜样,这也是我穿上这身军装的意义所在。

——2021年8月12日(上高原途中)的“战地日记”

英雄,请放心

去往海拔5300多米的驻训地的路途极其痛苦,大家必须慢慢往上走,不然容易出现高原反应,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肺水肿、脑水肿。途中,他们经过了位于喀喇昆仑山深处4280米的康西瓦,被誉为挑战人类极限的新藏公路219国道就经过此地。在康西瓦达坂(注:山口)东南处有一座荒凉的大山,半山坡上有被誉为“全军海拔最高”的康西瓦烈士陵园,这里安息着100多位英烈。

多年来,提拉服役的部队始终有个传统,只要有上下山的官兵经过这里,一定要去祭奠。康西瓦烈士陵园是所有“喀喇昆仑卫士”心中的精神高地,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神圣的精神洗礼。

参军1年前,提拉第一次从新闻报道中得知了陈祥榕、王焯冉、肖思远、陈红军等4位戍边英雄和越线的外军搏斗,誓死捍卫祖国边境和平的感人故事,特别是当时年仅19岁的陈祥榕,写下8个字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但那时提拉还不理解,甚至感到吃惊。

在墓碑群里,提拉最先发现了王焯冉烈士的墓碑,她震撼极了,没想到自己在新闻中看到的英雄竟长眠于此,她开始急切地寻找陈祥榕,看到不远处的一个墓碑下放满了橘子,提拉的心瞬间融化了,在读过的报道中,她留意过一个小细节,因为陈祥榕生前爱吃橘子,所以每当有官兵来祭拜时,总会在他的墓碑前摆上橘子。

想到此處,她径直走了过去。从墓碑上的文字,提拉得知陈祥榕比自己还小1岁,想到他把最好的年华、最纯粹的爱留给了喀喇昆仑的雪山,提拉的眼泪就不自觉往下滑落。那一刻,她觉得仿佛是在和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对话,心里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她默默对陈祥榕许下承诺:谢谢你的付出!请放心,以后你的使命就交给我来完成吧!

走了整整8天,战士们终于到达营地。

“5000多米高原的清晨6点,漂在‘大厢板’里的我,没有一刻不在后悔,为什么出门时不把大衣掏出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甚至觉得自己意识都不太清楚了,好像感受到车在减速、停下。顾不上背囊,我赶紧往下跳我怎么迟迟暖不起来呀,这回暖的过程像极了把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冻肉等待解冻,哈哈哈身体总算回暖了,好过分啊!这天地是怎么好意思让人在冻得生不如死时,还让窗外的景色这么好看呢!”

——2022年12月15日的“战地日记”

当兵苦,最苦是西藏

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战士们住在自建的泡沫板房里,营地的100多名战士中,只有七八个女兵。男兵们把那间最宽敞的,门前有挡风板的房间留给了她们。全连仅有的3个洗澡间,也专门腾出1间给女兵专用。

可山上的风又大又多,单薄的活动板房根本禁不起折腾,“如果不经常加固,可能一觉醒来房顶都不见了。”尽管提拉和战友不停给小屋缝缝补补,却仍是四处漏风。白天稍微好点,阳光能照进来。到了夜里,就连炉子也不管用了,待在只有0℃左右的屋子里,她和战友得先钻进睡袋,上面再裹上厚厚的棉被。但你以为这样就能睡个安稳觉吗?呼呼的北风还在继续呢。

感觉吹着脚了,提拉就换个方向睡。一会儿,风向又变了,接着换。反正风吹到哪,就调整睡姿继续睡。一整个晚上,就这样来来回回地反复腾挪。

在营地,饮用水需要定期运上来。生活用水上,只能到常年结冰的咸水湖上凿洞取水,再用车拉回来。遇到暴风雪封山,原本紧缺的物资就更送不上来了。没有饮用水,战士们只能烧湖水喝。金贵的水,女兵们别说洗澡,就连洗脸都不舍得用了。洗头太费水,提拉的头发就越剪越短,最短时只有9毫米长,从背后看,活脱脱就是一个假小子。

在户外训练或站岗,10多级大风下,即使戴上厚厚的面罩,不多久,脸也会冻得通红。强烈的紫外线还会让皮肤晒得开裂,任你抹上多么厉害的高原护肤霜、高原防晒霜也全白搭。在高原上刚待了1个月,提拉就喜染“高原红”。

营地外有时会有狼群、狐狸出没,有次到营外活动时,几匹狼远远盯着提拉。“我也不怕,那小东西看着还怪可爱的。”她笑着说,“就像回归大自然了。”

在营里的节日活动上,提拉常常会表演自己家乡的舞蹈。因为是营里年纪最小的,加上开朗的性格,提拉成为了“营宠”。“三八”妇女节,营里安排给女兵做一顿大餐,副营长说:“今天大家想吃什么都给做!”提拉入伍后一直对烤包子“馋得慌”,副营长就用烤箱烤上包子,吃到家乡美食的提拉,脸上心里都乐开了花。

“今天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比武竞赛,又有男兵被我超越了。”

——2021年10月5日的“战地日记”

“又有男兵被我超越”

在高原驻训的日子里,提拉学习了许多过硬的本领。她不光学会了在高原驾驶大卡车,还掌握了一些医疗救护技能,在营地举办的技能比武中,她甚至敢与男兵一较高下。

武器作为士兵的第二生命,分解结合的速度反应了对枪支部件的熟悉程度。在战友们的集体欢呼声中,提拉走上了枪支分解结合赛的比武场。

教导员开始倒计时:“5- 4- 3- 2- 1,开始!”就当提拉迅速将枪的通条拆完后,监考却告诉她抢时了,还给了一次警告。提拉心想:“哼,你以为我差这1秒吗?走着瞧!”

重新调整好呼吸,提拉尽力让自己稳住。只见她迅速地拆卸,然后整齐地摆好,恰到好处地装了导气装置,再一次性装完了通条。对手大呼:“哇,你这么快!”完美!仅用了26秒,提拉就将手里的枪支拆了又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般丝滑。

副营长特地走过来表扬她:“枪练到这个地步,很不错!”提拉像个得到了父母认可的孩子般美滋滋。一直陪提拉训练的班长也走了过来,他还像往常一样故意逗她:“哟,才26秒呀”,提拉一撇嘴:“我最后还检查了好几秒扳机呢,就怕扣分。”

班长笑眯眯地说:“我知道,我一直看着呢!”

是的,没人比班长更清楚,为了这次“十一”比武,这一个月来,他陪着提拉进行了怎样魔鬼式的训练。作为提拉的教练员,班长很有耐心,他很少给意见,总是极力配合提拉的想法。知道提拉要强,就偶尔用言语刺激一下。两个人每天从吃完早餐就开练,一直练到中午开饭,饭后再练到吃晚饭。晚饭后,又继续练到点名,点名结束后,还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为了提高速度,班长后来还要求她蒙上眼睛练。

身为一个左撇子,这把给右撇子设计的枪属实太为难提拉。一开始训练时,她还拼命找适合左撇子的方法,但她发现无论自己练得多精,只要有倒手的动作,自己用左手就是比别人用右手慢。这难以突破的瓶颈,让提拉气得边哭边练,一边的班长气得说道:“哭什么哭,把眼泪憋回去!”提拉很委屈,心底多少有点“讨厌”这个师傅,撒着气说:“以后再也不练分解结合了。”

没多久,班长又来问提拉,“以后真的不练了吗?”

“当然还接着练,还要接着哭!”她大声说。

提拉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学会右手拆枪。经过好几天坚持不懈地练习,从拔销、装虎盖,到最硬核的导气装置全被她生生扳成了用右手。

但代价就是训练中提拉的手指不断出现伤口,旧伤还未好就又添新伤。食指受伤,她就拿中指拔销子,中指不行再换无名指。练得最狠时,她的10根手指中有9根都缠上了创可贴。

提拉的努力,战友们看在眼里。早上起床,她的手疼得穿不了袜子,扣不好衣服扣子,战友就来帮忙。有天中午,战友明月还特意跑过来帮她洗头。

因为长时间贴满创可贴,提拉的手指脱了好几层皮,看着自己这双根本不像个女孩的手,她心里不由得一酸,“这么拼,值得吗?”

答案是值得!尤其当提拉从刚开始练习枪支分解结合需要两分钟,到最后练到了最快的21秒。每次听到有骨干称赞她:“提拉,你现在也太快了!你是全营装枪最快的人吧!”她都会在心里小声答道:“是吧,也一定是的!”

“车队终于到了,大家都在匆忙地装行李,排长帮我把背囊装上了车。要离开了,再看一眼高原的美景吧,记得第一天来的路上,我就在心里感慨:这雪山的风景,让我看一辈子都不会觉得腻。可我终究要回歸自己的生活了。很荣幸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在数着星星的哨位上站岗执勤,一起在喀喇昆仑之巅坚守。我会带着在高原磨砺的意志努力学习”

—— 2 0 2 2年 1 2月 2 0日(离开高原前),最后一篇“战地日记”

道别

2022年12月19日,提拉结束了长达1年半的高原驻训生活,她先后获得“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四有”优秀士兵等荣誉。

下山路上,提拉想,这次一定要好好和陈祥榕烈士道个别。再次走进康西瓦烈士陵园,她蹲下身来,轻轻抚摸着陈祥榕烈士的墓碑,就像抚摸着他那颗仍然跳动的心脏。像极了和老友的依依话别,提拉在心里一遍遍告诉陈祥榕:“放心吧,战友!我会带着你的这份热烈,好好走下去。”

2023年4月,退伍后的提拉回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课。学习之余,她在学校人武部担任助理,负责校园征兵的相关工作。还主动担任宣传组组长,组织一群校园记者在“南航国防”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国防教育知识。她积极投身学校的各类演讲比赛、座谈会,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部队发生的故事,将戍边卫士的精神从康西瓦带到南航。

责任编辑:刁雅琴

猜你喜欢
墓碑战友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本书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02
战友是什么
青年歌声(2019年11期)2019-11-13 08:07:02
跟踪导练(二)5
班长的烦恼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
清明
诗选刊(2016年4期)2016-10-21 22:36:10
无言的战友
清明
西部(2015年4期)2015-08-15 00: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