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我们真的了解吗

2024-03-04 13:12:54耿雁冰
科学大众(中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吸附性煤质炭化

耿雁冰

在小学科学、初中化学中,都有关于活性炭的内容。早在约公元前3750年,木炭就曾经在古埃及现身;1900年,英国人开始用炭化植物的方法制造活性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活性炭已经在防毒面具里发挥作用了;1930年,在美国费城,活性炭已经成为吸附池除臭领域的No.1。

通过九年级化学中“水的净化”“金刚石、石墨、C60”等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活性炭的了解更加深入了,不但知道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而且听说它能吸附很多种物质,还能重复使用。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

人们对活性炭的学术定义一般是这样的:活性炭是以煤炭、木料或沥青等含碳元素的物质为原材料,经炭化、活化等步骤加工制备而成,具有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充足和表面化学基团丰富的特点,并且拥有强大的特异性吸附能力的炭材料的统称。从定义就可以知道,制备活性炭的材料来源可不只有木材。

煤质活性炭:煤炭经历炭化、冷却、活化、洗涤四大步骤,即可制得煤质活性炭,其中炭化和活化最为重要。我国的煤炭储备居世界前列,为提高煤炭的经济效益,除了发电,有相当一部分的煤炭被制成了活性炭。因此,有2/3的活性炭是煤质活性炭。

木质活性炭:顾名思义,木质活性炭是以优质的薪材、木屑(块)、果壳等为原材料进行加工制备而成的。这类活性炭一般着火点高、吸附容量大、过滤快,因此在生活中反而最为常见。

合成材料活性炭:它的种类最多,而且还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家庭成员,分别是布类合成材料活性炭——炭纤维布和毡类合成材料活性炭——炭纤维毡。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活性炭经常被人们认成是碳纤维家族的成员,其实它们属于活性炭纤维。虽然碳纤维和活性炭纤维都属于碳素纤维,但是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以乱层石墨结构形式存在的一种纤维状碳材料,主要被制作成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而后者属于微晶碳系,是布满微孔的纤维状材料,对有机气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在制作工艺上经历了活化这一步骤,而碳纤维并没有。

其他类型活性炭:指除以上3类活性炭外,由煤沥青、石油焦等原材料制备而成的活性炭。相比于其他3类活性炭,它的产量不多,成分也不常见,但是它的本领依旧不小,因具有炭化收率高、灰分含量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无论是新房吸收甲醛、新车除味还是净水,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的使用范围到底有多广?其实,根据制备活性炭的原材料的不同,使用范围也是有区别的。

煤质活性炭在工业上常用作液相吸附类活性炭、气相吸附类活性炭和高要求领域活性炭等,比如我们熟知的自来水的净化、蔗糖的脱色、除味、除杂、废气净化和贵重金属冶炼等。但是,煤质活性炭最大的用途还是做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

相对来说,木质活性炭在生活中的用途更广,可用作新房吸收甲醛、新车除味、制作防毒面具等。另外,在印刷厂、污水处理厂等地方,木质活性炭可对污水进行精处理,降低污水的化学需氧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木质活性炭从溶液中吸附贵金属的特性也很好,远优于其他活性炭,且机械强度大,在炭浆法等提金工艺中大有用武之地。

炭纤维布与某些胶类成员在一起时,还可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它的密度小,轻便柔韧,不怕酸、不怕碱,储存时间长,能够重复使用,因此是工程建设的得力助手。而炭纤维毡简直就是一个“贪吃的大胖子”,具有吸附性强、容量大的特点,而且它很少“挑食”,广谱性好,尤其对有机气体分子的吸附量是粒状活性炭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你千万别以为它只能吸附污染物,它还被用于制作飞机结构外壳、电磁屏蔽材料、航空器材。它的强度大、刚度大、质量又轻,还耐疲劳、抗腐蚀,在很多极端环境或精细场合中都能发挥作用。

在其他类型活性炭中,有一种沥青基微球活性炭的本领可不小。由于它的杂质含量低,不会对血液造成二次污染,孔径分布易控制,能保证对杂质的充分吸附,在处理吸附物时也可以快速地把杂质去除,所以成为用来净化载人航天器内的空气、吸附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及有害杂质的高效吸附料。

所谓人无完人,炭也无完炭。由于沥青基微球活性炭的孔径普遍较小,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向更多领域扩展。比如,其他3类活性炭都能作为催化剂载体、液相大分子吸附材料等,它却不能在这些方面一展拳脚。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般说结构决定性质。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就导致了它具有强大的吸附性。那么,什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呢?如何描述其吸附能力?

活性炭在结构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内部与表面孔隙发达。活性炭的孔隙平均直径约为1.5nm,而常见的有害气体分子直径在0.5 nm左右(如甲醛0.45nm、二甲苯0.62nm),因此活性炭内部的微孔妥妥地能将这些有害物质吸附起来。二是比表面积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即1克活性炭粒子的表面积与所有孔隙面积的总和,一般活性炭为500~1 500m2/g,一些超级活性炭可达3 000m2/g(约为足球场的面积)。孔隙结构越发达、比表面积越大,其吸附功能就越强。

这些疏松多孔的结构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涉及一个专业名词:活化。活性炭的制备包括炭化和活化两个过程。炭化是将原料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非碳元素以气体形式逸出。活化是用不同的活化剂和炭化后的原料进行反应,通过通孔、开孔和增加新孔等过程,使材料内部产生更多的孔隙。活化过程是活性炭制备的控制步骤,要想获得多孔隙、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材料,必须注重对活化过程的控制。

传统的活性炭活化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等。物理活化主要是在高温下,利用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活化剂与之前炭化好的原料内部的碳原子反应,通过开孔、扩孔和创造新孔的途径形成丰富的微孔。化学活化是在常温或高温下,利用氯化锌、氢氧化钾及磷酸等化学试剂对原料进行浸渍,同时完成炭化和活化。经过活化后,活性炭就具有了我们平常所说的疏松多孔的结构,也就具有了强大的吸附性。

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活性炭吸附包能重復利用吗?有人说,在盐水里泡一下,再经过暴晒就行了。对不对呢?这里又涉及一个专业名词:脱附。

脱附是吸附的逆过程,可以让已被吸附的物质从吸附剂中析出,使吸附剂重新获得吸附能力。脱附可是一门学问。在生活中,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可能就是“晒一晒”,但是,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活性炭脱附过程。在吸附有害物质的过程中,活性炭也吸附了水分,阳光的暴晒只是让活性炭脱附掉水分,所吸附的有害物质还是留存在孔隙内。因此,这种方法只能用几次,而且效果会逐渐变差。真正的脱附方法有升温脱附、减压脱附、冲洗脱附、置换脱附、磁化脱附等,其原理要么是通过降低活性炭与有害物质之间的吸附度,把杂质逼出去;要么是通过添加其他物质,竞争性地结合有害物质或活性炭本身,从而把杂质挤出去。

说了这么多,你对活性炭的了解是不是更深入一些了?

(责任编辑:白玉磊)

猜你喜欢
吸附性煤质炭化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选煤技术(2022年3期)2022-08-20 08:40:10
水稻秸秆制备生物制活性碳
市政污泥炭化时间与温度研究
安徽建筑(2018年4期)2019-01-29 02:16:14
丝瓜络吸油测试及组成结构分析
带灯的隔板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中国煤层气(2015年6期)2015-08-22 03:25:30
大日本印刷公司开发出吸附性低强度高的包装薄膜
石油化工(2015年9期)2015-08-15 00:43:05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
现代企业(2015年7期)2015-02-28 18:54:18
煤质超标企业将处3万元罚款
现代企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6:58
炭化米糠经臭氧活化制备活性炭及其去除Cr(VI)离子
新型炭材料(2015年3期)2015-01-01 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