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读写一体化,为语文课堂增色

2024-03-04 06:02倪晓群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本作文内容

倪晓群

读写一体化即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分析阅读文本,设计写作任务,从阅读习惯培养的层面优化写作教学。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分析读写一体化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一、以读促写,促进素材积累

根据以往的写作教学经验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往往缺乏“灵魂”。所谓的缺乏灵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缺乏点睛之笔。其二,缺乏真情实感。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输出能力,教师应基于读写结合理念优化素材积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教师在设计素材积累任务时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首先,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素材积累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带领学生整理金句表达,同时借助阅读任务鼓励学生按照某一主题搜集阅读文本,提炼具体的素材。其次,示范素材的应用方法。素材积累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素材的迁移和应用。根据小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要做好阅读引导,有意识地展示如何将阅读素材应用到写作中。

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从单元特色来看,本单元的文章均与“童话故事”相关。为了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了锻炼他们知识输出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阅读童话故事”的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学生将独立搜集符合要求的阅读文本,自主解决“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如何推进故事情节的?”“你从童话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学生尝试着从写作的角度阅读文本,从知识输出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在后续的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设置主题读书分享会。接下来,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阅读了什么”以及该文本有哪些特色。这时,如果有其他学生阅读了相同的书籍,教师会引入互评任务,并通过生生互动来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他们积累的素材也有所不同。基于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情,教师应科学设计素材积累任务,教授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凭借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训练内容让学生既能将阅读素材与写作相结合,又能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内容。

二、以讀促写,设计学习任务

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经常会存在畏难情绪,一般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写作任务通常冗长且难度较高;其二,写作训练的方式更注重于“写”。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将写作视为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为了实现读写一体化,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需要优化阅读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微写作任务。与完整的大作文写作不同,微写作注重趣味性和生动性。通过与阅读内容息息相关的微写作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及其应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相对有限,因此,教师在设计微写作任务时需要考虑到教学的重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为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师提出问题:“作者是如何介绍赵州桥的?”根据问题,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并展开分析。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能够找到符合要求的句子,并尝试分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接下来,教师从句、段分析的角度提出问题:“作者是按照哪些逻辑顺序讲述赵州桥的?”当学生掌握文章的逻辑架构后,教师再设计写作任务。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他们选择的写作对象也有所不同,这时,教师需采用个性化、差异化的方式展开引导。

基于读写一体化的写作任务具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仿写、续写和扩写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文本框架设计总结归纳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逐步产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以写促读,培养阅读能力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提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布置写作任务。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在读写一体化中复习写作技巧并尝试应用,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在点评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将他们的文章当作范文,并利用批注的方式展开师生互动。学生在互相交流的同时可以借助批注理清范文的架构,指明其中的问题。

以三年级下册的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例。在作文点评阶段,教师随机选择两名学生的作品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这两篇作文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为了提高学生的互评效果,教师展示写作的注意事项及点评标准:“实验顺序是什么?实验时有哪些心得?实验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根据点评标准,学生尝试着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学生可以发现作文中出现的表述和逻辑等层面上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分享自己的观点,而应记录他们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课程讲解中逐一解决。

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长期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写作教学为基础设计丰富的互评任务,通过高效的生生互动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并将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后续的学习中。

四、以写促读,发展核心素养

写作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文字输出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的知识积累相对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写作教学之前设计丰富的阅读任务,并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指导学生自主搜集阅读文本。通过前期的阅读积累,学生可以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考虑到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借助信息技术适时地干预与引导。

以三年级下册的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例,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主题阅读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和整理符合要求的阅读文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篇文章?文章描写了哪一个人物?该人物有哪些特点?”接下来,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小组成员可以主动搜集和讨论文本内容。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观察者与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互动提升学生的文字分析和整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往往会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知识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总之,读写一体化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旨在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在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以及循序渐进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逐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猜你喜欢
文本作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主要内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