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辉
入乎其内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个相当重要的思想流派,是华夏文明的夜空中两颗闪耀的明星。儒家主张实行“仁政”“王道”,追求入世。而道家强调顺势而为、无为而治,追求出世,与儒家思想存在较大差异。但儒道两家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人的幸福,只是实现的路径不同。《论语》《孟子》《庄子》是先秦说理散文的代表作,其说理的技巧与表达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一、说理技巧
直言说理,指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或感受,不加掩饰。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采用直言说理的方式,表明自己对弟子言志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孔子在回答曾晳的疑问“夫子何哂由也”时,言“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由”,直接表明治国为人要谦逊有礼,表达了“礼治”的主张。
比喻说理,就是运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复杂为简明,表述形象生动,有较强的说服力。如《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指出行霸道的危害时将其比喻成“缘木求鱼”。当齐宣王不能明白行霸道之危害时,孟子继续譬喻,以“邹人与楚人战”来演示出行霸道将会与天下为敌的结果,贴切的比喻让齐桓公意识到了行霸道的严重性。
类比说理,就是将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结论。如《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为说明“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时运用类比说理,以“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进行类比,推断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自己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寓言说理,就是把深刻抽象的道理寄托在生动具体的故事中。如《庖丁解牛》一文就将养生之道在于顺乎自然这一道理寓于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之中。庖丁之所以能在牛的身体中游刃有余,是因为他掌握解牛的规律,顺乎天然的结构,避开错综复杂的经络。人也是如此,只有把握了生活的“道”,顺其自然,才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二、表达风格
语录体,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了孔子启发学生“言志”的对话过程,语言简练,但片言只语就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孔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子路鲁莽、自信,公西华谦恭有礼。
对话体,逻辑严密,气势充沛。如《齐桓晋文之事》以齐桓公与孟子的对话展开,全文围绕“保民而王”层层深入。对话由“齐桓晋文之事”切入,但孟子以“臣未之闻也”将话题转移到“王道”上来,由齐宣王有不忍之心推出其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齐桓公不行王道“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不行王道是心存霸道,指出行霸道的危害;最后展望行王道的蓝图。
寓言體,多用比喻,富有启发。如《庖丁解牛》将所要阐述的养生之道寓于故事之中,以牛的肌理结构比喻错综复杂的社会,庖丁手中的刀比喻人。而庖丁对解牛之道的解说富有启发性,让人从中领悟到养生如同解牛,要“依乎天理”,顺其自然,避开矛盾。
出乎其外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节选自《论语》)
◆赏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来记录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当弟子问什么是“孝”时,孔子的回答言简意赅,针对弟子的不同特点,孔子直言“孝”在于“不违抗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态度恭敬”等,而其核心是说明以“礼”事亲的道理。
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试结合上面的语段分析《孟子》运用的说理方法。
答:
2.阅读下面《庄子·秋水》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郭沫若认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庄子)的影响之下。”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在诸子中也最为突出。试结合上文简析庄子散文的表达风格。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