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乐
文化是人的灵性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底力。透视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百年来的中国、当代中国及未来中国的跌宕起伏和光辉前程,“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历史规律鲜明有力呈现。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奋勇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奋发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有了人,就有了历史,“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如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样,历史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从古到今全部人类社会实践的累积,就构成了人类的全部歷史。实践,以及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构成要素、推动力量。
历史舞台上的无数个主角、配角、众多追随者……他们的关系和活动展开,构成了一幕幕历史话剧。不同时期,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历史话剧,或慷慨激昂、或浅吟低唱,或纵横捭阖、或平铺直叙,或欢天喜地、或恨断愁肠……历史之河在高低起伏、蜿蜒曲折中波涛滚滚,一往无前。挺立在历史大潮之上的,是一个个风流人物,一批批芸芸众生。
历史是人写的,是人的活动史、创造史、成就史——这是历史的表象形态,是历史之河的表层流。
由于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既具有客观性,更具有主观能动性。与动物只能被动适应自然界、在自然界中求得生存与繁衍、永远为自然界所缚所困不同,人类能够用大脑来思考,把自己的主观认知加入到作用于客观对象、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无穷演进、代代相承而又一代超越一代中,不断实现“实践,总结,提升;再实践,再总结,再提升……”的螺旋式上升。于是,人类的行动空间、思维能力不断拓展,日益摆脱了自然界对自身的束缚,日益创造出新的成就。于是,历史的发展能够在适应“必然”的基础之上,实现无数“已然”,追求无数“应然”,通往无数“未然”。
人类学家都说,从猿到人的转变,直立行走是决定性的一步。人类祖先的直立行走,不仅“挺直了腰板”,更重要的是“昂起了头颅”;不仅“解放了手和脚”,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大脑”。正是在解放了的“大脑”的思考指挥下,人们才能放开“手和脚”大胆进行实践,生机勃勃地创造历史。
历史是人在一定的意识、一定的文化支配指导下书写的,是人的思想史、精神史、文化史——这是历史的内核形态,是历史之河的底层流。
从远古时期一路奔腾而来,历史之河的流向、流速、气势,展现出来的是表层流、实践流的样貌,而实际上真正起到最基础、最强大、最深层的支撑、引领和推动作用的,是底层流、文化流。
行动、实践在前台,在浅处、显处、激烈处;意识、文化在幕后,在深处、潜处、无声处,这就是历史舞台的基本状况、历史前进和发展的基本特点。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化,就是默默流淌在历史之河最底部的“大音”“大象”。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马克思也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所谓“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强调的是思想境界、精神情怀、道德品格等文化上的因素。而“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最大的区别,也恰恰就在于人有意识,最终能够孕育发展形成一定的文化。文化发源于,又大大反作用于人的大脑、人的意识、人的世界,从而使人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
《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阐明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意识、文化后,人类一方面能够在思维活动中“察时变”,不断认识、把握、运用客观规律,增强实践能力(生产力),拓展自身潜能,实现日益“向上”;另一方面能够在思维活动中“感天下”,敏锐触知、妥善处理庞大复杂人群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对自身行为进行调适,建设有别于动物界永远冷酷无情、弱肉强食,有助于彰显人间关怀和人性光辉的更和谐人群、更美好社会,实现日益“向善”。
《易经》第一卦“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强调了“向上”。君子何以“自强不息”?正是因为有了“观天文”“察时变”“应时序”的文化能力,方能实现“自强不息”。
《易经》第二卦“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强调了“向善”。君子何以“厚德载物”?正是因为有了“观人文”“察人情”“暖人心”的文化能力,方能实现“厚德载物”。
人类之外地球上所有动物,“一辈子”都是在为获得食物、繁衍后代等自然生命的单纯代谢,而寻寻觅觅、奔跑搏斗、寻偶交配,除此之外,它们别无所感、别无所知、别无所求。它们的生命,无所谓“艰辛”,无所谓“希望”,无所谓“意义”。
而人类,因为有了意识、有了文化,拥有不断“向上”“向善”的能力,就从动物界中脱颖而出,成为莎士比亚所盛赞的“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就能够既“野蛮其体魄”,又“文明其精神”,不断走向进化、开化、文明化、现代化。百千万年以来,各类动物的巢穴、生存活动状况,很难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它们的物种一诞生时是什么样子,也就几乎注定了在相当漫长的未来还始终就是那个样子。而放眼人类社会,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或酝酿着重大变化。从古到今,从原始文明到今天的工业文明、数字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进步提升,何等地覆天翻呀!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人与人之间有何不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既包括了由经济等决定的物质关系,也包括了由文化决定的精神关系。在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中,“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身上全面持久发挥的作用,常常突出地汇聚、积淀、凝结为一定的文化和精神。认识和把握人、人群、人的组织,最主要的不应该从人种、地域、外貌、规模等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物理属性、外延属性入手,而应该从社会属性,尤其应该从精气神、价值观等文化属性、内涵属性入手。
考察一个人,首要看“三观”,看其精神追求、价值旨趣、道德修为;
考察一个民族,首要研究其民族心理、民族文化;
考察一个政党,首要研究其政治纲领;
考察一个企业或社会组织,首要看其企业文化、组织文化;
……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老子曰:“上善若水。”文化,以风一般的吹拂、水一般的滋润,在世世代代的日积月累中,融“天地之化育”,化了人、化了家、化了国、化了天下,塑造了整个世界。
文化彰显了人的灵性。文化让人有了智慧,有了价值,有了情感,有了理性,有了道德,有了创造的需求和潜力,有了幸福的感受和精神的归宿。
文化蕴含着一切人类现象的密码。人们的一切言行举止,在文化上都“有迹可循”。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所有人,所有由人组成的族群、社群、团体和组织,都是“文化之子”。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受到的文化浸染、文化熏陶是什么样,这个人、这个地区、这个组织、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其内在灵魂和外化形态就注定了是什么样。特别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必将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道路选择、制度构建、国家治理、社会运行和未来发展产生无比广泛深远的影响。
文化之力,至大矣!至神矣!至伟矣!
在前现代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成就,中华民族长期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
有西方学者说:“中国在秦朝就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家。”
中国的科举制度,比西方文官制度早了1000多年。
李约瑟博士说:“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马克思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古代中国都市的繁荣。宋朝时,开封、杭州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百万,全国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达40个。而同期罗马最大的城市,人口不超过10万。
宋代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西方国家早了600多年。
即使在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第一。
……
泱泱华夏,巍巍九州。数不完的“遥遥领先”,道不尽的盛景辉煌。
尤其引以为豪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今天只有中国硕果仅存。这是千古奇迹,是中华儿女的千古骄傲!创造这个伟大奇迹的,是我们的中华先人;缔造這个伟大奇迹的,是优秀的中华文化。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质。
中华字典里,书写着一个大大的 “创”字。盘古开天、神农尝草、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等伟大工程,彰显的都是“我”的力量、“我”的奋斗、“我”的创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拘泥守旧、不作茧自缚,是中华文化的鲜明做派。中国历史上生产技术革新、生活观念变迁、治理方式变动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历朝历代的重大变法、改革屡见不鲜。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这样的进取精神,这样的无畏品格,深深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中华字典里,书写着一个大大的“统”字。中华文化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源之于“一”、系之于“一”、统之于“一”。几千年来,“道统高于法统”“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文化一统”“政治一统”“地域一统”“民族一体”的“大一统”观,始终是贯穿中国思想文化、政治格局、历史行进的主脉。各个历史时期问鼎中原的政权角逐者,都在争“中华正统”。虽说“天下大势,分分合合”,但“合”“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无论遭遇多大挫折,中华民族最终总是紧紧合成一体、牢固凝聚在一起。任何时候,“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这是中华民族牢固的共同信念。
中华字典里,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容”字。“中华第一图”太极图里,象征阳的白鱼眼睛是黑色的,象征阴的黑鱼眼睛是白色的,黑白(阴阳)之间永不停息地在运动、转换。正所谓“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中,事物本来就是内在矛盾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统一的,不存在单一性、单一化的事物,也不可能有单一性、单一化的世界。反映在社会观、人生观上,中国人提倡“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崇尚利人、礼让、宽恕,反对自私、敌对、紧张。中国历史上,“诸子争鸣”而又“百家相融”,儒释道“各显神通”而又“三教合流”,对流入中原的所有外来文化“博而采之”“合而融之”……伴随着每一次“包”、每一份“容”,中华文化愈益广博、丰富、深邃。
中华字典里,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和”字。中华文化尊道、重义、崇礼,追求“内圣外王”,追崇“修齐治平”,强调内敛、自律、自省,努力实现“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这样的思维逻辑和价值准则,贯穿于从“小我”到“大我”、从修身到治国的始终。体现在对外关系上,中国历来坚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协和万邦”,主张“柔远人,怀诸侯”“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也永远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
“创”,则有前进力;“统”,则有内聚力;“容”,则有外吸力;“和”,则有平衡力。这四大维度历史力量的汇通交融,让中华文化实现内驱力与外驱力、运动性与稳定性、原则刚性与灵活弹性的高度统一。同时兼具这四方面特性的文化,在全球绝无仅有,这些也是中华文化的第一个突出特性——连续性的原因之所在。
“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中华文化在保持自身稳定、聚合自身既有能量的基础上,源源不断地把来自“新时空”的“新能量”导入、注入、融入“旧邦”,让“旧邦”不断焕发“新命”、走向久远、绵延光大。
文化的最大功能在于引导人、指引人、推动人“向上”“向善”,让人日益摆脱源自丛林的粗鄙本性,彰显“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光辉,这也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使命。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就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拓展“上”、不断提升“善”的历史过程。未来的理想社会,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同时“三大差别”消灭、每个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至上”“至善”社会。
融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于一体的中华文化,是能够将“向上”“向善”的宝贵品质汇集一身,具有无限广阔之空间辐射力、无限悠久之时间穿透力的优秀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举世无双、悠久、灿烂、优秀的中华文化,缔造了世界上唯一文明绵延不断、在各方面都取得辉煌成就的古代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残暴撕开了近代以来中国身上的第一道巨大伤口。
从那以后,西方列强倚仗坚船利炮,步步进逼,一次次强迫中国割地、赔款,攫取在华经济、政治、司法等种种特权。中国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曾经的东方雄狮,伤痕累累,举步维艰。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中华民族被西方殖民者讥笑为“劣等民族”。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无数中国人的心在滴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蒙”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前所未有劫难作了精深概括——“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重申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三个蒙”的论断。
“哀莫大于心死。”“三个蒙”之中,最要害、给中国人带来最致命打击的,是第三个“蒙”——“文明蒙尘”,也就是中华文化的蒙尘。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屈服于“利剑”的“国家蒙辱”“人民蒙难”,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五胡乱华”“靖康耻”“土木堡之变”……演绎了多少历史变局、壮士悲歌。
但是,“国破山河在”“心若在,梦就在”。历史上无论哪一次“国破”,无论出现多少个“政权分立”,中华儿女对中华文明优越性、自豪感的认知认同,从来未曾改变。也正是这份炽熱执着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认同,深深牵引、呼唤、凝聚着中华儿女,屡屡“破镜重圆”、实现“重振河山”,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化危为机、渡过劫难、浴火重生,不断实现疆土大整合、民族大融合、文化大汇合,经磨难而愈强,生动印证了“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而近代中国陷入的“文明蒙尘”,却与此前历史境况大不相同,让几千年来凝结积淀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自信近乎崩塌。
让国人痛定思痛的“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明明白白昭告着: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面前,古代中华文明存在巨大历史代差,不仅在“利剑”方面,而且在“思想”方面,都确确实实是落伍了。
封建地主阶级自强、农民阶级起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变法、革命的一次次失败,也明明白白昭告着:这一轮次中华民族遭受的前所未有劫难,绝不仅仅是表层次的物质性劫难,更是深层次的文化、文明劫难,渡过这个轮次的劫难仅靠产业、技术、军事、国家制度等表层乃至中层的努力,不可能根本奏效,最终一定要深入到思想、灵魂层面,来一番大动干戈,来一番文化革新、文明再造。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尖锐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而身处历史大变局的梁启超,也在几经求索反思之后,转向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评,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发出“中国积弱之故,盖导源于数千年以前”的感慨。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滚滚的工业化、现代化浪潮面前,“天朝上国”的遗梦,终究要幻灭;“蒙尘”的中华文明,终究要再造。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近代以来遭受的前所未有劫难,把中华文明、中华民族逼上了绝路,也逼上了一条自我解救、自我思变、自我求新、自我求强之路。
太阳、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转动,世界上没有恒定不变的事物,也不应该有恒定不变的文化。
“文以载道。”文化有根本内核、基本信条准则、具体外在表现形态等不同层次结构。根本内核,也就是核心价值观,是蕴藏于文化最深层的“道”;基本信条准则,是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一系列原则要求和行动遵循,它处于文化的中层;具体外在表现形态,则体现为文化产品、文化现象、行为举止、生活习俗等等,处于文化的最表层。文化的根本内核决定了文化的本质、本性,是固有的、长期稳定的。文化的基本信条准则,是文化的根本内核与国家、社会和个人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会随着时代条件不同发生相应变化。文化的具体外在表现形态,则最为灵活多变、丰富多样。
作为系统化了的社会意识,文化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的。发源于农耕时代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在基本信条准则、具体外在表现形态上显现着一系列出于农耕文明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又在根本内核上蕴含着一系列融“向上”“向善”的价值于一体,体现人性光辉,反映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优秀文化基因。
由于农耕文明演进缓慢,在几千年古代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根本内核稳固,基本信条准则、外在表现形态的变动也相对较慢较小。随着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工业化浪潮兴起,人类文明进步陡然提级增速,中华传统文化这种长历史时期偏安一隅的“超稳定态”,注定要被打破。
鸦片战争等惊天炮响,震醒了天朝美梦,也震痛了中华儿女,震开了中华文化。
从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百日维新”,再到辛亥革命,反思传统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之积弊,“睁眼看世界”,引进西方文明、西方文化的步伐越迈越大。但所有这些不敢广规模、大力度跳出传统框框的探索、尝试和努力,都还没能为改造中华文明、解救中华民族找到正确出路。
历史、文化的闸门一旦打开,便没有回头路、只能朝前走。在之前一系列文化阵痛、思想解放活动的基础上,随着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随着五四运动的跨时代风暴式洗礼,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进一步受到猛烈冲击,新思想、新文化被广泛大力传播,特别是受十月革命胜利的光辉启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决心在中国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孕育、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雄鸡一唱天下明。”马克思主义是基于近现代工业文明、在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指明方向和道路的,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史上“壮丽的日出”。这个“壮丽的日出”一旦照耀中国,中国的革命事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必定要驱散阴霾、迎来光明。
追求真理之路,修远曲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入、传开、被确立为革命政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无数仁人志士几番试错碰壁的历史基础上,又经过长期反复的摸索研究、比较反思、实践选择之后,郑重作出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也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最新成果、发生新的飞跃。
追求真理之路,更有着强大的内在必然。马克思主义在“为民”“为公”等根本立场,以及讲辩证、重实践、推发展、依群众、求合一、强自律、反强权等诸多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要求方面,与中华文化的 “内含之道”息息相通。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形成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道相同,可相为谋”“心有灵犀一点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二者内在特质和相互要求之使然、历史发展之必然。
追求真理之路,激发出磅礴的实践伟力。马克思主义想到了、说到了、落实造福到了中国人民的心窝心坎上,迅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融合之力,共同孕育滋养了与近代以来时代潮流和中国实际相适应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原本诞生于西方,却没有在西方发达国家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反倒是在中国,收获了指导夺取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硕成就的耀眼果实。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潮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仍然高高飘扬,中国在世界风云变幻中长期保持“风景这边独好”的高速发展,以至于不少人都发出了“中国拯救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的感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大地、中国实际、中华文化,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生命力。
中华文化原本系统形成于农耕时代,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猛烈冲击下曾一度面临亡国亡种之危机。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深入传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党建理论、国家学说、政治经济学、文化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思想等等先进思想,同中华文化中一系列富集“向上”“向善”价值导向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优秀文化交汇融合,为党和人民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今天,从伟大建党精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以人民为中心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全过程人民民主、“两个巩固”、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领域,都既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也闪耀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光芒。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洪流,洗涤冲刷了让中国民众昏昏欲睡、让中华文化黯然失色的“历史尘土”,激活了古老中华文化的根本内核,让具有“创”“统”“容”“和”等优秀特质和独特优势的中华文化基因和文化力量,以合乎中国人心、合乎時代潮流而又运用全新表达的方式,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结出繁花硕果——中华民族“挽狂澜于既倒”,中国“崛起于世界东方”,中华文明“拨云见日”、焕发新的时代生机和蓬勃活力。天地悠悠、潮落潮起,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文化光辉延续,内核仍然博大深沉、文脉依旧赓续延展、文化主体性充分彰显,但是经过马克思主义和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洗礼再造,中华文化基本信条准则、外在呈现气象的全新样态,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中国式激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现代式激活”。这个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思想文化上的“激活”,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根本密码、根本命脉之所在。
中国历史如此悠久、国土如此广阔、人口如此庞大,如果不能找到一条解决自己问题的路子,不能拥有自己发展自己的信心和能力,那无论对于中国自身,还是对于整个世界,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自信者常胜”,“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中华文化历来不盲目崇拜,也绝不屈服于任何外在力量,历来强调激发自我之力、实现自我发展。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党的事业前进、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古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充分彰显了“中央之国”的实力、风采与气度。几千年来,中华先民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充满了天然的、发自内心的、足够的自信。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民族劫难,一次次求索抗争而又归于失败,让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几乎毁于一旦。不仅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甚至连中国人都瞧不起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有志之士寻找进步、寻找出路、寻找希望和未来时,总要把目光瞄向西方,认为只有到西方国家、西方文化里,才能找到“救世妙方”。
随着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解决中国的问题,走自己的路,并在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征程上一步步取得有说服力的成就,对自己的民族妄自菲薄,认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低人一等”的民族心理和自卑心态才逐渐消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逐渐恢复。
但是,盲目向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一味推崇西方国家制度、西方文化,崇美、恐美、媚美的心态,始终在一些国人心中挥之不去。可以说,只要在经济、科技、军事、国际话语权等各个领域“西强东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我们的民族自尊、民族自信问题就始终是一个突出的“国之大者”。
信心源自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坚持党的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提出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有了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成就,强调这些“自信”才有说服力。同时,也只有强调这些“自信”,才能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清醒认识到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在今后更加自觉地坚持下去,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相较于过去长时期里笼统地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出发,强调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三个自信”让我们党、国家和民族自信,有了道路、理论、制度三个大方面丰富而明确的内涵,有了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作为坚实骨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自信”问题,数十次强调“文化自信”,把“三个自信”发展成了“四个自信”。对于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来说,增加“文化自信”,是“神来之笔”“点睛之作”,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拓展了自信的内涵,极大地增强了自信的历史底气。
文化是哺育一切人,塑造一切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之母、灵魂之柱、力量之源。离开文化上的自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信。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所探索开辟的道路、创新形成的理论、建立完善的制度,直观来看,历史就是100年、70年、40年。而一旦加上“文化自信”,那就是5000年的历史底蕴、5000年的文明支撑。这是多么富有气魄的历史延展、多么厚重深邃的历史眼光!
道路、理论、制度,其源头在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根基在文化自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古老伟大的中華民族、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连同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给了我们最强大、最深厚的底气:“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信心满满迈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迈上过辉煌高峰又跌入了谷底深渊的民族,一定是有志气、有梦想,也一定能激发出顽强意志力的民族。
近代以来中国所承受的每一份深重苦难,都转化为中华儿女抗争奋斗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是应解救中国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历史需要而诞生的,从一开始就把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深融进建党精神,坚毅扛在肩上。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近代以来的中国,就是因为在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中严重落伍,才导致持续落后挨打。因此,大力“振兴中华”,追赶世界潮流,实现现代化,实现强国富民,是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中国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求、最美好的夙愿。
中国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要为推进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中国梦。
梦想光辉,征程漫漫。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改天换地,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豪迈地“站起来、站稳固”了;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突飞猛进,中国翻天覆地,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豪迈地“富起来”了。
2010年,中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成就让世界刮目相看。有了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告慰英烈、告慰人民了。但是,“富”與“强”不能直接画等号。如果只富不强,则富不可长保;如果只富不强,愧对屹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如果只富不强,对现代人类文明的贡献度就很是有限。显然,我们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光辉梦想,还有相当大一段历史距离。
奋斗不能止步,事业未有穷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突出使命,就是要在坚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集中破解的一个突出课题,就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起来”,是新时代的最强音,是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主题之所系、主轴之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了“三步走”战略规划,并对各领域强国建设作了具体要求部署,共提出了17个重要强国建设目标,包括: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法治中国、健康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主题”中就明确强调“自信自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重申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规划;在其余各有关部分,重申强调了要加快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17个具体领域强国建设,新加进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后,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新征程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强起来”的奋进旋律高扬,各领域强国建设的千军万马在奔腾。
“高处不胜寒。”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的舒缓期、快速增长期已经过去,各种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风险随时可能降临的形势下,新征程上向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的顶峰发起冲刺,对党和人民的要求更高、挑战更大了。
越是登高望远,思想、精神、意志、智慧的作用就越是突出,文化建设就越是肩负重任。确保向高峰进军的正确方向、不迷途,要靠文化,靠高举伟大旗帜;凝聚向高峰进军的强大力量、不分散,要靠文化,靠弘扬主流价值观;鼓舞向高峰进军的顽强干劲、不懈怠,要靠文化,靠激发奋斗精神;培育向高峰进军的优秀人才、不平庸,要靠文化,靠现代知识武装。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在各领域强国建设中,文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
进一步而言,文化上的强,是一个国家强起来的最突出标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一个国家仅靠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在世界上很难赢得其他国家及其人民的由衷认可和尊敬。中华文化强调,“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现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一个强国必须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具有向全球彰显其价值观的能力,这就赋予了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更神圣的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用一个部分,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也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推进文化自强,我们特别要牢牢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做到在根本政治保障上强;要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到在科学理论武装上强;要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承工作,做到在“魂脉”“根脉”上强;要坚决守正,有力抓牢“两个巩固”,做到在思想统一、力量凝聚上强;要积极创新,让一切有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时代创新元素,得到借鉴吸收,做到在智慧支持上强;要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上传播好中华文化,做到在国际文化影响力上强。
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伴随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一个旷世未有的,融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于一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迸发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