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委主任 冯志勇
2023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对做好2024 年“三农”工作作了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关键是要学习其精神实质,把握其经验内涵:在思想认识层面,要认识到“千万工程”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三农”工作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在方法论层面,“千万工程”既有整体设计,又结合不同地区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注重区域协调;在改革联动层面,“千万工程”不仅包括硬件建设,也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内容。
近五年,上海全面推进以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园工程”,农村环境面貌实现新提升,农业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农民长效增收实现新提高。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连续5年位居第一,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13%,预计2023 年全市农民收入可超过42000 元,增长8%左右。虽然上海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农村依然是上海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短板弱项。因此,新的一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努力把大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
当前,上海农业主要矛盾在于质量与效率还不匹配,土地产出率不高。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必须延长产业链,由原来保基本供给的产业,转化成可以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现代化大产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意味着要将农业从传统的单一产业拓展到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因此,我们将注重向科技与金融要空间、向品质与特色要效益、向创意与服务要市场,着力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划布局12 个现代设施农业片区,引导种植业、养殖业的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向片区集聚。大力推进种业振兴,积极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种业创新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打造5-8 家行业领先的特色优势种业企业。
当前,上海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内生动力不足、更高水平的和美乡村建设覆盖面不广、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乡村建设既要注重政府主导,又要引入市场机制;既要实现有效供给,又要实现有效管护;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既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又要注重发展性。
因此,我们将注重政府引导、市场参与,推进乡村组团式发展、片区化建设,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由点及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前完成“十四五”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任务,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片区化建设试点。优化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公益性设施主要由财政资金投入建设,重点突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产业项目主要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做优做精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当前,上海乡村治理的难点在于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收入水平的差距、人口结构的差异和基础设施的差别是根本原因。做好“三农”工作,就是要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一根本问题,让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农民的物质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富足、生活更加美好。
因此,我们将注重把缩小城乡差距的着力点放在农村,把缩小收入差距的着力点放在农民,全面推进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探索集体资源资产高效利用新途径,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工作重点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农村产权交易流程规范化试点为契机,加快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发掘、实现农村资产价值,持续提升集体资产增量、收益分配总量、净资产收益率。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积极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务实管用治理方式,实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数字化赋能。
为实现以上三个水平的提升,我们要做到“两个坚持”。
一是坚持双轮驱动,强化科技创新和改革突破。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渗透和融合,不断突破体制机制限制,持续推进“三农”工作。我们将全力打造科技农业,抢占农业科技新赛道,重点在生物育种、生物制造、温室制造和植物工厂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政府+ 企业+ 科研机构”的发展模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前谋划第二轮延包到期后续包的新政策,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多种模式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
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和谐稳定,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我们将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施策:农业从业人员,主要通过提升农业设施水平、规模化水平、产业融合水平来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产出率,增加经营性收入;非农就业人员,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各类实体,吸纳本地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老年农民,除持续提升财政的社会保障水平外,探索镇级集体收益优先分配给老年农民的途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而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