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婕 李应宏 张宇杰 孔吉武 王 沛 李 霞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甘肃 武威 733000)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1],早期胃癌可采取胃部分切除术。胃癌根治术会使消化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正常吸收功能异常,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胃食管反流病就属于胃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大部分患者应用西药如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促进胃动力药物等治疗,效果欠佳[1]。
胃食管反流病归属于中医学“吞酸”“嘈杂”“噎嗝”“吐酸”“反胃”“呕吐”等范畴,多为脾胃失和、肝气郁结、痰浊内生、升降失司所致。笔者运用中药治疗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阐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10 月—2022 年6 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的100 例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男35 例,女15 例;年龄55~70 岁,平均年龄(62.5±7.5)岁;病程3~24个月,平均病程(13.5±10.5)个月。对照组男34 例,女16 例;年龄55~68 岁,平均年龄(61.5±6.5)岁;病程4~22 个月,平均病程(13.0±9.0)个月。2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 年)》[2]及《2014 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3],确立诊断标准。(1)症状:上腹部烧灼感、烧心、反流、嗳气、胸痛(心脏因素引起除外);(2)经内镜检查、PPI实验确诊。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4]拟定。气郁痰阻证:主症:(1)咽喉不适如有痰梗,情志不畅则加重;(2)胸膺不适;(3)烧心反酸。次症:(1)嗳气或反流;(2)声音嘶哑;(3)胃脘胀满;(4)精神抑郁。舌脉:舌质淡红、苔腻或白厚,脉弦滑。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 项和次症1或2项,参考舌脉象。
1.3 入选标准
1.3.1 纳入标准(1)一般生命体征平稳者;(2)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2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脏、肾脏、肝脏等重大疾病者;(2)经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者;(3)合并脑部严重疾病,或有精神病者;(4)不愿合作者;(5)对药物有过敏史者。
1.4 治疗方法2 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需要禁食刺激辛辣饮食,避免进食巧克力、咖啡、浓茶、高脂肪饮食;避免过饱、餐后平卧等不良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良好的情绪;患者保证在治疗期间按时服用药物,不得自行随意停药、换药或更换药物剂量。
1.4.1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多潘立酮片(山西宝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45,规格:10 mg),每次10 mg,口服,每日3 次;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苏州俞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16,规格:30 mg),每次30 mg,口服,每日1次。
1.4.2 观察组采用蒌贝二陈汤治疗。中药组方:瓜蒌30 g,浙贝母15 g,法半夏10 g,陈皮15 g,茯苓10 g,海螵蛸30 g,瓦楞子30 g,旋覆花15 g,赭石15 g,威灵仙30 g,枳实20 g,莱菔子15 g,甘草10 g。伴两胁疼痛明显、反酸、呕吐严重者,加黄连6 g,吴茱萸6 g,延胡索20 g;伴乏力明显者,加黄芪30 g,太子参20 g;伴纳差、不思饮食者,加净山楂15 g,麦芽15 g,鸡内金15 g;伴情志抑郁、心情不畅者,加合欢皮30 g,郁金15 g,百合10 g。每日1 剂,水煎2 次,取汁200 mL,分3次服用。
2 组均以15 d 为1 个观察周期,连续治疗2 个周期,记录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效果评价。
1.5 观察指标(1)观察比较2 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较前缓解)、无效(未见明显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前后对患者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胃胀、嗳气等症状进行评分,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累计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治疗结束3 个月后,随访所有入组患者,并统计复发人数、治愈人数。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 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胃胀、嗳气等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 s,分)
表2 2组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例数胸骨后疼痛治疗前2.43±0.41 2.54±0.38 1.733 0.104治疗后1.51±0.321)0.67±0.041)2)4.042 0.012治疗后1.54±0.381)0.54±0.121)2)3.275 0.025烧心治疗前2.63±0.44 2.79±0.35 0.824 0.423治疗后1.53±0.431)0.48±0.121)2)2.973 0.041反酸治疗前2.56±0.11 2.43±0.31 1.028 0.323胃胀治疗前2.34±0.17 2.15±0.34 1.277 0.227治疗后1.23±0.211)0.36±0.061)2)4.030 0.032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50 50治疗后1.67±0.181)0.97±0.111)2)6.435 0.001嗳气治疗前2.50±0.17 2.43±0.24 0.134 0.896
2.3 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2组患者,观察组治愈率为80.0%(40/50),高于对照组的50.0% (25/50),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愈率比较[例(%)]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根治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5],但由于术后消化道结构发生改变,可出现诸多并发症,胃食管反流病就是其一。胃食管反流病常见原因:(1)术中损伤抗反酸屏障,导致反流发生;(2)术中损伤迷走神经,导致术后胃内排空延迟、胸腔内负压、上提胃的正压异常,促进反流发生[6];(3)术中消化道结构改变,导致含消化酶的胰液、胆汁等反流进入食管,腐蚀损伤食管黏膜,导致反流发生。该病短期会引起患者出现如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胃胀、嗳气等不适症状,长期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不畅、睡眠欠佳,引起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因此及时缓解上述不适症状是治疗的关键。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为主,轻症患者可用抗酸药临时缓解症状。但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复发倾向,停药后部分患者会很快复发,因此往往需要长期服药,无形当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延长了治疗时间。
现代医学发现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多为功能性病变,诸多中医大家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胃癌术后患者脾胃亏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功能受损,中焦气机不畅;脾虚生痰,脾喜燥而恶湿,痰浊黏腻,久而愈加伤脾;术后胃气大伤,腐熟水谷功能明显减弱,气血生化亏虚,不能濡养四肢百骸。本研究以蒌贝二陈汤为主方,其方义主要为理气化痰、降逆宽胸。方中瓜蒌起到理气宽胸散结的作用,与浙贝母合用还有清热化痰之功;法半夏、陈皮化痰降气;茯苓健脾利湿;海螵蛸、瓦楞子抑酸止痛;旋覆花、赭石行气降逆;威灵仙解痉利湿。现代研究[7]表明,威灵仙可松弛食管平滑肌。枳实、莱菔子化痰消痞,现代研究[8]显示二者合用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甘草调和诸药。本方运用大剂量化痰药物,配合大量宽胸散结药物,健脾以治生痰之源,宽胸以理郁结之根。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蒌贝二陈汤治疗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胃胀、嗳气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蒌贝二陈汤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3 个月随访,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蒌贝二陈汤治疗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长期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蒌贝二陈汤治疗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临床对于已明确诊断的患者,应尽早运用该治疗方案,以缓解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