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思志,王子良,蓝黎明,李培培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花生是我国传统三大油料作物之一,在国家粮油安全战略中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地位。我国花生年产量接近1 900万吨,占全世界4成,位居全球第一,但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仍然相对短缺,自给率只有约30%,有约70%的食用植物油需要通过进口油料或成品油来解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要抓好油料生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信阳市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平台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让中国“油瓶子”装上中国油,信阳花生产业正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信阳有种植花生的传统。花生在信阳各县、区均有种植。其中,以平桥、息县、淮滨、固始的沿淮河区域为核心花生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占全市的2/3以上。此外,新县、商城、光山、罗山、潢川等以丘陵山地代表的旱薄地种植带,产量将近全市的1/3。虽然近年来信阳油料作物面积变化较大,但是花生种植面积总体稳中有升,对于当地的油料总产量有较大的贡献。2012—2021年10年间,信阳花生种植面积由55.29千公顷扩大到81.31千公顷,产量由25.29万吨增加到33.53万吨,产量在全市油料作物总产中的比值由38.5%提高到59.4%(见表一)。
表一 10年来信阳花生种植面积、产量占全市油料作物比值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信阳市花生单产水平与河南省单产水平相当。按全省平均水平亩产310公斤,每公斤6元计算,一亩花生的产值在1 800元以上,按照亩成本800~900元计算,亩效益在1 000元左右,已跃居全市大宗农作物前列,比较效益优势明显。而且,花生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不与粮争地,多数种植于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干旱、瘠薄土地上,在信阳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高效作物。近年来,信阳市农科院先后研究推广了夏直播花生机械化起垄高产栽培技术、花生小麦周年一体化施肥技术和花生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为花生高效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持。息县、罗山、平桥等地已创造出大面积单产450公斤/亩的高产田,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通过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益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依托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花生项目,从2016年开始,信阳市农科院在全市大力推广高油酸品种豫花37、豫花65,高油品种远杂9102、远杂9307、信花425和高产品种豫花22、豫花23,优质品种利用率显著增加,全市种植面积达70万亩,高油酸花生发展到30万亩。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信阳市花生生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据信阳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3年,全市30亩以上花生规模化生产主体有2 747家,花生种植面积共10.9万亩。其中,100亩以上规模化生产主体有487家,花生种植面积5.2万亩,规模化生产主体逐年增加。
息县2021年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院县共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示范县战略合作协议,以优质品种为支撑,以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为引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即一个主打品种“豫花65号”,十个乡镇推广种植,扶持一百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油酸花生,实现示范区亩产破千斤、示范面积过万亩),持续推动息县高油酸花生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打造科技引领支撑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目前,息县全县建有高油酸花生千亩示范方4个、百亩示范方6个,高油酸花生种植覆盖10个乡镇,高油酸花生种植核心区面积已达2万亩,发展以源丰油脂为龙头的花生生产企业40余家。由于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市场的有效拉动,如今息县的花生已成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导作物、农产品加工的优势作物,形成了产、加、销良性发展的态势。息县花生产业正沿着品种优质化、栽培模式化、生产集约化、加工现代化、销售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信阳花生在生态与生产上属于豫南小果优质花生,在品质区域属于黄淮海高油花生区。目前,以平桥区为代表的淮河两岸花生产业带和以东5县为代表的丘陵山地花生产业带是信阳市花生种植的主要区域。
以平桥区为代表的淮河两岸花生产业带面积占全市花生种植总面积的60%,花生机耕率达100%,机械起垄播种率达70%,机收率在60%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为信阳花生核心产区,机械化、轻简化、现代化生产水平信阳首位,基本形成了生产规模化与全程机械化互相促进的发展态势。
以东5县为代表的丘陵山地花生产业带受地势影响,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土地高低不平,种植地块小,不适宜机械进行大规模作业。与平桥区为代表的淮河两岸花生产业带相比,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明显落后。花生生产中的耕整、灌溉和植保机械属兼用设备,已基本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但花生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获、摘果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不高,是制约此花生种植区域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乃至制约花生规模化生产的短板弱项。播种和收获是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核心环节,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70%左右。其中,收获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成本占总成本的50%以上。不利的自然条件、较高的生产成本、烦琐的作业环节直接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收益,导致农户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目前,信阳市的花生榨油生产能力达3万吨,可转换花生果8.3万吨,相当于全市总产量的35%。信阳市的花生就地加工只占30%左右,基本上用于榨油,其余的由花生收购点免费脱壳后以花生仁销售,基本上以原料形式销售,附加值较低,难以完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全过程,不能发挥最大效益,资源优势还难以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信阳市花生市场开拓能力不够,销售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份额占比较小,限制了产业的持续发展空间。同时,本地缺乏系统的品牌营销策略,花生品牌建设能力不足,中小农户难以建立自己的稳定营销渠道,缺乏知名度和美誉度,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信阳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季节气候明显,兼有山地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暖湿润。区域内丘陵岗坡地面积大、沿淮沙壤土分布广,花生生产自然基础条件优越,发展花生生产大有可为。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来源,花生油是大宗食用油中自给率最高的品种,对于保障供给和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年产量约300万吨,其中约50%用于榨油,占国产植物油产量的约27.9%,仅次于菜籽油,是国产植物油的第二大来源。目前,我国植物油人均食用消费量已达创纪录的25.1公斤,是全球平均消费量的1.3倍,市场前景广阔。且就单位面积产油量而言,花生产油量是油菜的2倍、大豆的4倍,其产油效率在大面积种植的油料作物里排名第一位。在河南省乃至全国,花生是大田作物里面种植效益最好的作物。花生作为高效的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副产物也可获得比种植其他作物更高的收益,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信阳作为河南花生优质小果产区,所产的小果花生极少受到黄曲霉素污染,荚果整齐美观,籽仁适口性好,市场欢迎度高,种植效益也受本地农户认可。
花生是一种豆科高油脂高蛋白作物,根系发达,具有耐旱、耐酸性强,耐瘠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等特性,具有较强的共生固氮能力,有利于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氮肥用量,还能改良土壤肥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与粮(小麦、玉米、水稻)棉轮作的理想作物。花生也是抗旱、耐瘠、抗灾能力强的作物,与同季旱地作物相比,花生耐旱性强,稳产性好,其根系分泌物还能抑制多种土、肥、种传播病害,可有效优化前后茬田间群体结构,发挥边际效应。此外,花生秸秆也是良好的动物饲料。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和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花生秸秆饲料化率也持续提升。因此,发展花生产业在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提升土地产出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优势。
从化学构成看,花生主要是由脂肪、蛋白质构成,两者的含量占到花生籽的80%左右。花生不仅能提供大量蛋白、脂肪和能量,而且可降低膳食饱和脂肪、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能有效优化膳食结构。花生除榨油外,还是食品工业原料,有数百种花生制品,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风味食品和加工原料,属于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花生籽除含有22%~28%的蛋白质外,还含有白藜芦醇、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花生种皮薄、粗纤维含量低,榨油后饼粕的蛋白含量高于其他多数油料饼粕,也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新形势下,信阳市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实现信阳市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应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有机、可持续生产为重点,着重提高产品质量,形成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目标、新要求,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在工作上找短板,在措施上找弱项,在落实上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作为推动花生产业发展的小切口,在“卡脖子”问题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厚植花生产业根基,以助推信阳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积极制定出台《信阳花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花生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完善补贴政策。将花生纳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范围,引导适合区域调整生产结构,开展集中连片种植,做大做强花生产业。同时,积极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引导作用,将花生生产相关机械纳入补贴范围,提升花生机械化生产能力。三是打造生产基地。选择一批重点县和重点乡镇开展花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集成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指导示范区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示范带动花生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四是对主导产业以种植花生为主、产业基础条件较好、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政策支持措施有力的区域,优先考虑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扶持范围。
一是培育、引进和筛选适宜信阳生态条件的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以早熟、高产为基础,选育油用型、出口型、加工型、鲜食型、营养保健型及特异型等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以满足国内外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加花生的综合效益,提高信阳花生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二是示范推广“全苗、壮根、促花、控旺、防衰”精准调控技术,大面积提高单产水平。三是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化肥农药减施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花生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效益。四是结合信阳当地自然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湿涝等灾害天气防灾减灾技术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机制研发,减少生产损失。
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实行统一耕种,规模化种植,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信阳市的花生种植长期以来零散种植占比较高,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导致种植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弱。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就是要采取村级统一流转、乡镇统一经营的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发展规划统一供种,推广一次性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精准投入技术,开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花生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公司、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订单农业合作模式,以高产量增收、高质量增值、高效益回报来显著提高农户种植花生的积极性,最终实现花生产业产值的巨大提升。
一是在规模种植的基础上,发展产后初加工,统一收购、储藏,根据订单进行剥壳,剥壳以后分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品质的一致性。二是及时更新、改造升级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不断提高花生产品精深加工档次,持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原料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规划建设专业仓储、物流产业园,建立期货交割库,与期货市场直接对接,降低产业风险。四是引导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加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组建创新研发中心,加大力度开发花生精深加工技术与产品,着力培育本地花生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信阳知名花生品牌。五是整合农技推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加强本土创新科技人才和产业带头人的引进培养,壮大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品质量。
实现让中国“油瓶子”装中国油,为国家粮油安全护航,信阳市各有关部门责无旁贷,应充分挖掘本地油脂油料的增长潜力,在提升粮油自给率、充实粮油储备上下功夫。花生作为在中国种植历史长、适种范围广、种植技术成熟、加工技术领先、消费基础牢固、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传统优质油料作物,应当尽早列入各级政府产业振兴规划,在政策层面重视花生产业地位,发掘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当前,信阳市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正着力在产业绿色崛起、乡村振兴扛旗上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更应紧抓机遇,立足区域优势,积极在优化升级本地花生产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探索花生产业链式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传统农业在新时代的“赛道”上打开特色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新局面,让花生产业真正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