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冉
(作者系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博物馆不仅记录着世界的文明、国家的历史,也记录下了作为留学生的我每周趴在玻璃展柜前仰慕每件藏品的瞬间。如今,我的博物馆学习研究之旅将以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为起点,开启新的篇章。在这一章节中,我的角色不再只是一个渴望无限接近每件展品的参观者,而是成为带领研究生班的学生在博物馆开展学年第一课的艺术专业老师。
在我研究生毕业准备进入博士班学习的那个夏天,学院领导决定让我负责研究生班开学第一站——博物馆研习课。这是学院第一次将如此重任交付给中国学生。因此,我利用整个暑假详细做足了实地课前的准备。
我将要接管的研究生新人来自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伦敦本地人,所以我必须以他们的视角做好充分的出行路线准备。我将博物馆课的集合时间、地点做了调整,并亲自踩点了好几趟,以确保我规划的出行方案可以应对地铁最拥挤的时段、巴士最堵车的时间,甚至是交通系统罢工等各种状况。我为每位学生收集了沿途地铁站、巴士车站及站点周边地图,还加入了我踩点途中发现的可作为早餐补给站的咖啡厅,最终装订成讲义。研究生班的主任一直笑眯眯地盯着我手中的订书器,向院长满意地介绍着我的工作。终于,当研究生新生拿到用各色荧光笔标注过的“朱批讲义”时,学生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不仅表达了他们对博物馆课的期待之心,更是对我作为新晋教师的努力给予了真诚的鼓励。
基于我经常走访各地博物馆和古迹的经验教训以及诸多小遗憾,我总结了很多关于学生在博物馆课之前应该注意和预习的重点。很多时候,人们在第一次参观博物馆时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在哪里,可能事后很久才会真正意识到,还得额外花时间再跑博物馆。虽然这是参观者与博物馆之间的牵绊所在,但为了鼓励学生最大化地利用好这次博物馆课的有限时间,我事先充分了解了每位学生的艺术从业背景、母国艺术风格、学院课程分类等背景信息,在学生们入校参观时,将这些信息巧妙融合并引导他们在了解学院课程的同时,思考自己希望在博物馆里重点了解的主题内容,事先上网或去图书馆进行预习,做到有准备地上课。
此外,为了能更有效地在专业方面帮助学生上好博物馆课,我也事先向博物馆了解到诸如“不能携带液体类和尖锐画材”的规定,并确认好馆里租借折叠小凳的服务点位置及开放时间。所以,当学生们在集合后展示画材时,都很“听话”地避开了水彩和圆规等禁带品,还采纳了我的建议,在速写本上预先用圆规画好了各种中大尺寸的圆形底稿,并做好多重等分线,这样即使不带圆规,也能在馆里尽情地临摹各种圆形藏品。
在现场选取临摹对象时,我再次将学生未来会在学院学习的各种实践专业课融入博物馆藏品中,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取3 种与专业课相关的媒介作为临摹对象,如中东细密画、陶瓷、雕刻、地毯等,在设计、比例、色彩、材质、制作方法、历史背景、关联性等方面将自己对传统艺术的兴趣点串联起来并明确思路,临摹时着重记录自己的反思性思考,并在下午4 点集合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
相比之前以参观者的身份出入博物馆,现在以教员的身份带领学生在博物馆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通过观察和帮助分散在各展区的学生,我对博物馆的认识也提升到了新的层次。每个学生所选取的临摹藏品都很明显地体现出他们的文化与艺术背景,他们的关注点融合了性别、年龄、性格、出身、艺术从业背景等诸多因素。例如,来自土耳其的女生会对细密画边饰设计中的泥金植物纹样格外感兴趣,这与她在故乡街头随处可见的雕刻和亲人们身上披挂的华丽手绣围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设计师出身的男同学明显对木雕宣讲台上的直线装饰与木质雕花柱头上的曲线装饰之间的对比有兴趣,自由行动一开始就一头扑向展示橱窗,安静地临摹起来。这些都很有趣地展现了参观学习者与博物馆藏品之间的互动,这是我以前单纯作为参观者不曾注意和体会到的。
在学生临摹期间,我摸索着频率游走在他们之间,以鼓励为主点评每个人的画面。有些学生一开始会表现出些许在公共场合作画时常见的羞涩,但经过鼓励后,他们会将画面描绘得更加自信和有力。有些学生过分注重细节,在整体进度上偏慢,我就假装不经意地捎个“口信儿”给他们:“刚才我看到咱们班某位同学画的‘好几张’临摹很有意思,你可能也会对那些藏品感兴趣,待会儿过去看看?”
果然,眼前的这个学生听闻后明显加快了手绘速度。在学生被藏品上繁复的设计搞昏头的时候,我会拉着他们稍微退远一些,让他们从整体观察,帮助他们自主梳理出主要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我能看到学生们观察每件藏品的不同细节和角度的侧重点,也丰富了我对这些藏品的认知,将我的理解带到了新的高度。
基于我的经验,在事后整理每门专业实践课的笔记时,最希望得到的(往往又总是得不到的)就是一张自己在现场作画的正面照片。这不是一般的娱乐自拍,而是阶段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在事后帮助回忆现场学习细节的重要线索和参考。我常因自己去学习又没有同伴帮忙拍照而懊恼,临时请路过的参观者帮忙拍出的照片质量又得不到保障,所以这次我特意带了手机和电脑,方便现场拍照并将照片发给洗印店,以便第二天就能洗出照片发给学生。
我在指导每位学生时,会同时观察他们与展品的互动关系,找到最佳光线、角度、比例、表情、动态,帮他们抓拍至少3 张比较优质的实践照片,包括远景、近景、特写。学生们非常乐意配合,表示自己在故乡学习艺术时,也曾有这方面的困扰,所以非常期待在开学第一站的博物馆课笔记中加入自己自信挥笔的照片。于是,我便抓紧时间在午饭前以各种能体现他们认真努力的角度进行跟拍,并利用午饭时间将照片节选和提亮,火速集中发给洗印店。
很快,便到了下午4 点的集合时间。在集体讨论中,学生们在展示与自己国家文化相关的临摹作品时,表现出高度的自豪感和分享欲。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热情地点评和分享观察到的自己国家的艺术文化与其他国家艺术藏品之间的联系、共性、不同、借鉴等更广视角的学习发现,并表示要在今后的实践课上,带着这些发现和问题进一步请教各科老师,还要将这些反思性思考融入自己的创作作品中。他们努力讲着各种口音的英语,在讲解过程中偶尔会因为激动而将速写本掉到地上,从他们的眼中和话语间,可以明显体会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实践者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希望与他人分享的艺术激情。艺术不分国界,而是通过世界各地每一位无名匠人和艺术家的智慧汇集成的一种共同财富。这就是博物馆教给我与学生的关于知识和智慧的真谛。
博物馆研习课上,学生在临摹各自感兴趣的展品
第二天给学生们分发照片的过程相当开心,每个人都或近或远地举着自己的照片欣赏起来,发出啧啧感叹的同时也会扭头去观赏其他同学的美照。看到他们将照片精心贴在博物馆课笔记首页的时候,作为教员的我还是相当欣慰和自豪的。学生们还加洗了这些照片挂在各自工作台前面的挡板上,并向高年级的学生得意地介绍:“这是我们和冉老师去上博物馆课时拍的!”
当学生们将这次博物馆课的集体合影挂在大家用来分享休闲时光的厨房照片墙上时,他们都激动地表示,很喜欢我组织的这次博物馆研习课,来自中国的老师以如此开明的心态将各国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快速凝聚起来,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不曾体会到的,“以前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壳,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芯。”我想,这也是连接世界文化的博物馆,是博物馆里每一件为世界共享的艺术品所希望的,以超越时空的方式,以无声的美,将世界上每个人的心连接起来,将人类的智慧传承下去。
人们将在岁月里沉淀下来的智慧凝聚于无数安静的文物或艺术品之上,又会在探寻那些隐藏在其中的文明时回归到守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之中。每座博物馆都是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它们的每一个展厅、每一组展柜都承载着无价的文化记忆,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辉煌和每一段前人向往、后人追随的珍贵智慧。在博物馆里,每个人都可以体验时间,感受历史,醉心于难以言表的文明之美。它们像矗立在岁月长河中的丰碑,经历了无数时间的洗礼,映射着时代的缩影,诠释着文化在不同时期的样貌,也在等待着每一位希望获得更深远、更博大、更永恒智慧的人。
(作者系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