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书莹,李璐,么芮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羊毛湿毡工艺是一种在湿润的环境下利用羊毛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的工艺。在湿毡工艺制作过程中,通过温度和碱溶液使毛纤维鳞片张开,羊毛纤维受温度和肥皂液作用下变得柔软并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外力的作用纤维打圈、毛绒压实,最终呈现出形状美观、细节丰富、手感柔软的毛毡面料。
肉眼观察到的羊毛细腻顺滑,但其表面覆盖着许多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鳞片组织,由于鳞片组织在遇到高温和碱性时,会从闭合状态转变为张开状态。肖希等人[1]认为,想要毡化羊毛还需要提供合适的湿度和压力,羊毛纤维只有在遇到温热的碱水时鳞片组织充分张开,这时通过给予外力的揉搓、挤压产生摩擦使这些鳞片组织相互咬合,紧密地收缩在一起,从而变得结实柔韧,不易变形后,就能投入使用。
制作湿毡面料,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足量羊毛、温热肥皂水、洗涤网布、塑料气泡纸。传统湿毡工艺大体可以分为梳毛、铺毛、擀毡、洗毡、甩毡、晒毡这几个步骤流程。贺智茹等人[2]做了相关实验,将羊毛均匀铺设在气泡纸上,铺设层数最好在3层左右,并且每层羊毛铺设方向最好与前一层羊毛铺设方向的夹角≥90°。铺设均匀不露底,如为使揉搓过程中不破可铺设约2 cm厚度的羊毛,缩后羊毛毡的厚度为0.5 cm左右。湿毡的加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温度、水压和手工操作等因素,以确保毡品的质量和效果。铺毛时考虑到羊毛自身缩率问题,铺设长度要比预期作品的长、宽多出3~5 cm左右。将羊毛按照上述方法铺在塑料泡沫纸上,用肥皂水或洗涤剂将其浸湿,随即进行反复擀压、揉搓,羊毛会在压力与热作用下渐渐毡化,注意在擀压过程中保持羊毛边缘整齐,过程大约持续半小时,具体时间依照毡化速度而定。当羊毛变得密实,无法从中抽出毛纤维时,就达到了完全毡化状态。
色彩搭配是湿毡工艺表现形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呈现,可以第一时间传递出设计意图[3]。由于在铺设羊毛时,每层羊毛的厚度非常薄,所以不同颜色的羊毛,边缘线会变得模糊,色彩像是被水打湿晕开,颜色也变得过渡柔和不突兀,多种色彩的羊毛叠加与融合,形成色彩丰富或抽象或意象的色彩视觉感受。除了边缘模糊色彩融合自然的色彩外,羊毛也能毡化出不同形状的具象图案,只需要在铺毛时有意将羊毛的色彩边缘划分清楚,毡化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颜色边缘是否整齐干净,在出现杂毛时及时清理,揉搓时手法不宜粗暴,以免将图案破坏掉。所以,羊毛湿毡的色彩又具有多种变幻的属性,不受约束,可以实现多种搭配。
毛毡纤维属于天然材料,其肌理效果较朴实、柔软、蓬松、温暖,而复合材料大多属于人工肌理,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其肌理效果更锐利、光滑、冷硬[4]。湿毡面料有多种肌理效果如破坏、编织、分割、层叠、堆积、抽褶等。这些艺术效果只需要在原有的毡化手法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就能得到。例如,想要面料形成破坏效果,要求在原有的制作基础上注意铺毛时,用圆形或者条形的泡沫纸将羊毛上下两层或多层隔开以防毡在一起,反复揉搓毡化后沿泡沫纸剪开就能得到带有破坏效果的湿毡面料。不同形状的隔片可以形成不同破坏效果。利用这一特性,还可以让面料具有仿生性,倒起三角形的像是植物枝干上的尖刺,如图1。将其应用在仿生类服装中,可具象化服装造型。有助于服装的主题表达与效果展示。
图1 破坏分割效果
利用挤压堆积手法制作的湿毡面料有很强的肌理感,如图2。想要达到这种面料效果,需要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球。在羊毛毡化后按照设想的突起效果放置玻璃球,并用皮筋将其紧紧地被面料包裹,晒干定型后,取出小球即可.不同手法互相结合制作出的湿毡面料能产生1+1>2的效果。
图2 挤压堆积效果
不易变形且延展性极强的湿毡面料可用于制作轮廓性较强的服装。对于一些强调廓形的服装而言,湿毡面料绝对是最佳帮手,除上述湿毡技法外,在制作时对湿毡面料进行塑形,完成后,即使对面料挤压、揉搓,其外部造型依然坚挺。因此,将湿毡面料用于肩部和袖笼等结构造型上可以解决面料不够硬挺的问题,如图3。一体成型性让湿毡面料成为无需缝合也可以做成完整且造型感强的服装,通过确定尺寸、固定造型后运用湿毡工艺进行塑形就能够作为完整的服装使用。夸张的造型力结合撞色和多种艺术手法,让服装具有其他面料无法达到的外部造型效果。服装内部结构需要的口袋、帽子等零部件可以通过湿毡工艺实现。湿毡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口袋,满足不同风格的服装需求。与常规面料口袋相比,湿毡面料做成的口袋更加立体有趣,造型感更强烈。制作者可以根据服装本身的风格,来塑造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肌理的口袋。不论是色彩丰富的童装,还是清新优雅的新中式,都能在湿毡面料中找到与之风格匹配。
图3 湿毡面料的挺括效果
羊毛湿毡面料在表面质感、肌理感和立体感等细节方面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混色手法制作出的羊毛厚实柔韧且色彩丰富、创意的肌理效果在大衣类服装中可作点睛之笔、湿毡工艺的一体成型特点,可用于制作口袋、帽子等服装细节结构。
3.2.1 湿毡面料的表面质感
由于特殊的材料与制作手法,湿毡面料在表面质感上与其他服装面料不同。区别于平滑光亮的西装面料,湿毡面料表面略微粗糙,手感丰富,原始大气,应用在服装有返璞归真的效果[5]。此外,将不同颜色羊毛进行混色,还可以得到同时具备表面质感和颜色细节的湿毡面料,更具艺术性。
3.2.2 湿毡面料的肌理细节应用
羊毛湿毡面料呈现出的多样化的肌理效果,在服装细节中可作点睛之笔。通过对羊毛进行面料融合或其他处理,能够得到表面肌理效果不同的湿毡面料,如细突起条纹、破坏、半圆鼓起等。如图4,这类组织复杂、形态各异的湿毡面料在与普通面料结合时能产生设计与平淡的碰撞,让服装的细节设计耐人推敲。应用于款式简单的长大衣或版型偏大且结构较少的服装中,能中和其朴素感,增加细节和设计点。
图4 湿毡细节
3.2.3 湿毡面料立体感的细节表现
一体成型性让羊毛湿毡面料具有良好的立体效果。利用这个特点,无需对羊毛湿毡面料剪裁或缝制处理,就能制作出立体感强的服装面料。这种完整性强的面料不需要后期处理,可直接用于服装制作。此外,湿毡的立体感在内部结构中也大量存在。例如口袋、帽子、纽扣、领口等内部细节等,都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手法,制作出突出设计的三维效果,增强服装的立体感以及细节表现力。
羊毛湿毡作为服装面料,不仅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当其与其他材料如针织、梭织两类面料相结合时,还能够产生别具一格的新型面料肌理。这样的结合为服装面料领域开辟了新路径。
3.3.1 湿毡工艺与针织面料的结合
利用湿毡工艺将羊毛与针织面料进行毡化,可同时发挥二者的长处。由于湿毡面料组织结构紧实,具有良好还原性,而针织面料弹性大且线圈易脱落,二者结合,可以扬长避短,结实的湿毡面料中和了针织面料的弹性,使面料具有弹性的同时也有造型感。不仅如此,与羊毛毡化后的针织面料线圈不易滑落,原因是毡化后的羊毛不易改变形状,造型较为固定。有实验表面,与羊毛毡化的针织面料表面粗糙程度越大,羊毛交织毡化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选择针织面料时,避免选择表面细腻的针织面料,优先选择表面较为粗糙的,以免毡化失败导致浪费。想要成功结合两种面料,分别需要准备一块纤维破损、表面粗糙的针织面料、足量羊毛、一块塑料气泡纸、纱网、温热肥皂水。制作时将羊毛捋顺,均匀地铺满一层后在上面放置准备好的针织面料,重复铺毛动作,均匀淋上温热的肥皂水,确保羊毛与针织面料被充分浸透,最后将纱网平铺在羊毛与针织面料上,沿边缘卷起,不断揉搓至毡化后,就能得到二者结合的创新面料。
3.3.2 湿毡工艺与梭织面料的结合
梭织面料与羊毛纤维结合后褶皱感较为强烈。梭织面料普遍过于硬挺,在和羊毛毡化时会出现明显的褶皱。湿毡面料与梭织面料相结合,主要是利用羊毛纤维毡化时与梭织面料互相吸附的特点,将其紧密地在一起。所以在选择梭织面料时,避免使用过硬过厚的面料,着重利于偏薄的机织面料,以免增加阻力,导致毡化失败。薄纱面料与湿毡面料相结合,能够产生朦胧感,具有独特艺术效果。从外观上来看,薄纱织物孔眼清晰,与湿毡工艺结合后的面料,表面易凸起,而羊毛纤维则错综分布。就形成丝与毛的错乱分布,毛裹丝,丝盖毛,营造视觉上的朦胧感,创造出肌理丰富的复合面料。再配以颜色搭配、图案造型,就具有了丰富的面料肌理变化,应用在服装中可以帮助服装艺术效果更好地呈现,如图5。相较于薄纱面料,牛仔面料与湿毡工艺相结合,不易毡化,原因是牛仔面料本身材质较硬,很难与羊毛产生纤维交织。这要求在毡化前破坏牛仔面料表面组织结构,使得棉麻混纺的纱线呈现在表面,然后重复上文与针织面料相同的步骤,进行铺毛、毡化,在毡化时应注意加大毡化程度,使羊毛鳞片完全吸附在牛仔面料上,羊毛与牛仔结合出来的新型复合面料,在肌理变化丰富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牛仔面料的独特质感与湿毡面料的柔软性完美融合,形成了互补的优势。
图5 羊毛纤维与薄纱面料结合
湿毡工艺是传统手工艺技术,随着现代服装行业对更具创新感的面料的渴望,湿毡面料展现出它独一无二的魅力。拙朴而细腻的羊毛与各种服装材料紧密交织创造出不同质感、不同形式的设计作品,艺术家们更是将其作为创作的新载体,广泛地应用于服装与服饰品领域,赋予服饰品无限魅力与可能,彰显艺术风采。湿毡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不容忽视,在未来湿毡工艺仍有发展空间,这些未知的可能需要我们发散思维不断创新,为服装面料市场提供更多选择。以实现更为创新和多元的设计效果,并为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