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君 吕海虹
北京温榆河公园位于中心城区东北边缘,朝阳、昌平、顺义三区交界,温榆河、清河两河交汇处,是北京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与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的重要通道和节点,也是全市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防洪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园规划范围约30 km2,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批复后首个规划实施的大尺度绿色空间,全面建成后将是北京六环内面积最大的“生态绿肺”。
2018—2019年,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总牵头单位,多家单位参与,以工作营的形式开展了从“周边区域概念性规划研究”到“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再到“示范区详细设计”的规划实践,形成《温榆河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本规划),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级逐层深入,保障规划理念和方案高效传导并落实。本规划站在“实践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总体规划”的战略高度,以公园建设为契机,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和系统治理,探索非建设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为目标,将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将城市设计思维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思考和探索创新。
图1 公园鸟瞰效果图Aerial rendering of the park
图2 系统构建“宏观—中观—微观”规划层级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macro - meso - micro”planning levels
图3 公园内保留的大树与近自然的景观融于一体The large trees preserved in the park are integrated with the near-natural landscape
图4 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治理Integrated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water, forest,farmland, lake and grassland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园,温榆河公园是城市级的结构性绿色空间,是由若干各具特色的绿色空间组成的公园群。本规划首次提出“生态、生活、生机”的“三生”理念统领全域规划设计,跨行政区进行空间统筹,跨专业进行技术统筹,跨部门进行统筹实施。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和生态修复技术,以生态为底、以路为骨、以水为脉、以人定需,全面把控生态、文化、交通、水利、休闲游憩、安全韧性等各方面的要求,统筹生态涵养、生境修复、生物多样性及蓄滞洪功能,构建了“一心、两带、十片、多点”的整体空间格局。
本规划倡导生态空间多要素协同与功能复合利用,形成精野结合、碧水相连、文化镶嵌的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尺度蓝绿空间。落实“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思想,发挥规划引领的作用,将非建设空间和城乡建设空间有机融合,使原本三区交界处背水发展的消极边缘地带,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绿色生态网红打卡地,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通过生态留白、生境塑园、精野结合3种方式,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的最佳方案。
图5 朝阳示范区内的本杰士堆Benjeshecken in Chaoyang Demonstration Zone
图6 精野结合的景观营造Landscape shaping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xquisiteness and wildness
图7 成长型公园体现:公园内观鸟设施茑屋周边植被2020年(7-1)—2022年(7-2)变化Partial embodiment of a growing park: Changes in the vegetation around NiaoWu, a bird-watching facility in the park from 2020 (7-1) to 2022 (7-2)
1)生态留白,创新生态修复模式。规划以生态适宜性评价为前提,从保护角度出发首次划定“生态留野区”,对绿色空间进行生态留白。区域内禁止任何建设,通过自然保育和封闭管理完整保留自然生境,最大限度降低甚至消除人为建设活动对自然的扰动。划定大面积“自然郊野地块”,通过自然演替为主、人工播撒和栽植为辅的手法进行生态修复,探索了自然繁衍的“荒野式”生态修复路径。
2)生境塑园,提升生物多样性。将生物多样性作为第一考量,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系统修复混交、复层、异龄、长寿、蜜源、食源的近自然生态林,依托公园内地形地貌营造密林、疏林、农田、水域等8种生境,形成物种多样、自然演替的近自然生境系统。对现状林地、草滩进行修复提升,保护如小弄蝶、鼹鼠、草兔等本土生物生存的栖息地。在公园内部设置本杰士堆、鸟岛、昆虫旅馆、巢箱等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增加栖息地连通性,丰富微观生境,为小动物们构建安全友好、自然生态的生存环境。
3)精野结合,建设全生命要素和谐共生的“成长型公园”。探索面向非建设空间的大地景观设计方法,以“精野结合,大面是野,重点是精”为原则,细化具有北方特色的大尺度蓝绿空间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动态变化和成长过程,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涵养生态,采用自然演替的方式形成林中有园、林田相间、林水相依、湖草相映、自然质朴的近自然景观风貌,为老百姓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态产品。
图8 景路一体的道路设计以及道路下方预留的生物通廊Road design featuring the integration of road and landscape and biological corridor reserved under the road
图9 隐于自然的配套服务设施Supporting service facility integrating into nature
图10 公园内农田风光Farmland scenery in the park
图11 城市中不一样的风景Different scenery in the city
以水为脉,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构建“两水”“五环”“十湿田”的再生水和雨洪水利用格局,形成以水体自净为核心的水生态网络。结合不同情景下洪水淹没范围,精准配置不同类别植被,在淹没区域内种植抗逆性强、净化力强的滨水植物;淹没区以外的区域以节水耐旱、低维护的乡土植物为主。沿温榆河打造10.2 km长自然滨水廊道,沿清河修复6.6 km长水生态自然净化示范岸线,沿老河湾形成4.3 km长充满野趣的生态体验型滨水空间,并将水文化和关隘、馆驿文脉记忆融入景观节点设计,营造生境丰富、景面文心、底蕴深厚的滨水活力空间。
以路为骨,构建“外畅内幽、快慢交融、景路一体”的交通系统。以公园容量和交通承载力模型分析为基础,在保证区域交通功能基础上,塑造宜曲不宜直、宜慢不宜快、宜窄不宜宽的道路网络,生态化处理道路断面,塑造具有公园特色的市政车行林荫路系统,为行车人带来车移景异、浸入绿色生境的特色体验。通过建设生物廊道,弱化城市道路对公园生态连通性的影响。精心策划25 km马拉松跑步路线,满足市民对高质量绿色空间环境的需求和期待。
将蓄滞洪区的安全韧性功能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促进非建设用地复合利用落地实施。建立北运河流域降雨产汇流模型,运用联合水动力模型进行调洪演算,精确模拟20~100年洪水自然淹没区分布。采取降堤为堰、巧借地势、自然淹没的方式低扰动划定蓄滞洪区,保障“都”与“城”的百年防洪要求。同时,综合考虑生态修复、安全韧性和景观风貌等因素细化景观设计,形成无水则绿、小水成泽、大水成湖的自然景观风貌。
通过人群分析、相关规范标准计算以及同类型公园对比分析,反复验证必要的配套设施容量。按照“宜小不宜大、功能复合、消隐于自然”的原则,灵活布局3级驿站体系,细化管理、服务和游憩景观设施的功能配置,满足大尺度公园的分级管理需求。
强化规划的空间引领作用,理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空间的“图底”关系,统筹整合多规用地,协调处理水、林、田等矛盾图斑,实现非建设用地全域全要素管控“一张图”。以“边界管控+用途管控+指标管控+规则管控”的方法,构建非建设用地控规编制体系,分10个组团编制规划图则,细化13类管控内容和12项生态指标,将生态管控要素和“刚弹”结合的引导要求精准传递到下一阶段公园建设管理之中,形成全域、全要素覆盖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
2020年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建成开园;2021—2022年,昌平、顺义、朝阳三区范围内的公园一期部分也陆续开园,目前正在推进二期建设。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各区分组团、分期实施的控制引导要求已在详细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全面落地。截至2022年底,在温榆河公园区域内已经观测并记录动植物614种(包括动物474种、植物1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北京市保护物种47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相信不久的将来,在首都“城市公园环”和“郊野公园环”这两条“绿色项链”上还会闪耀更多璀璨的绿色“宝石”,我们的城市终将成为绿色环抱的“公园中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