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再利用背景下的城市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研究

2024-02-26 07:56曹盼宫吴兴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关键词:遗产亲子工业

曹盼宫, 吴兴宇

(西安石油大学)

1 概述

近年来的亲子互动、寓教于乐的多样教育活动广受关注,这种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多样活动方式备受家长青睐。家长对儿童娱乐场地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玩耍了,而是要求对儿童成长有益的多元复合型寓教于乐方式。目前现有大多数亲子活动空间还是千篇一律的活动设施,场地缺乏互动性和活力,缺少对家长的关注,设计的视角也仅限于儿童的视角,缺乏优质的亲子文化娱乐产品。

工业遗产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元素的载体和体现,家长与儿童能在工业遗产中体验到独有的特色项目,感受到独特的工业文化。在工业体验旅行中带领孩子学习知识、体验生活,见证彼此的成长,加强亲子交流,这种方式有利于孩子修养、知识、教育、能力以及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增强“亲”与“子”的情感关系,更能激发儿童的国民自豪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将工业遗产改造为亲子活动空间的同时,保持原有的工业遗产印迹和工业建筑空间原貌,如何建设既符合“亲”与“子”的行为心理需求的互动空间,又能够让儿童在环境中能够玩耍、释放、学习,这种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亲子互动空间引人深思[2]。新的产业需要工业遗产的空间文化去承载,旧的工业建筑空间需要有新的改造模式去融入与活化。

2 工业遗产再生与亲子互动空间融合

2.1 工业遗产再生为亲子活动提供载体

亲子互动空间的设计既要满足亲子活动与儿童的发展,又要富有特色和情趣。工业遗产是工业社会留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研究价值、建筑美学价值等[1]。工业遗产能替我们讲故事,天然具有博物馆的性质,是我们了解历史的载体,因此,科普是工业遗产改造项目针对少年儿童的主要公共功能。其中,特征建筑、基础设施,如厂房、生产线、机器设备、码头、仓库、铁路等,为亲子活动提供了活动载体。典型工艺、代表产品提供了富有特色的活动项目。将工业遗址里的表面痕迹、废弃物、工业设施等进行艺术加工,营造新的景观空间[3]。工业融入亲子互动空间,打破亲子互动空间的固有模式,找到工业改造与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的新出路。

The Playscape儿童成长中心利用了纺织厂区的仓库。建筑文化是该设计的载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建及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形态,在儿童活动的功能定位下进行改造。提出“回到邻里”的概念,是对都市儿童缺少尽情玩耍空间的补充,让孩子在娱乐中提升他们对自己身体感官的了解,激发孩子的自主探索欲(见图1)。设计者从自身对童年街区的记忆出发,设计出五个活动游戏空间(见图2),营造了一个功能复合的场所,提高孩子们掌控环境的能力,有助于孩子探索自己的感官及运动神经设计,锻炼平衡性和协调性。让孩子在玩耍中促进情绪表达和肢体协调的发展。

图1 The Playscape儿童成长中心实景图(图片来源:https://www.yuanlin8.com/article-23695-1.html)

图2 5个活动游戏空间说明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亲子互动激活工业遗产新的功能

我国早期的工业遗产改造方法是加入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的产业,再将厂房、建筑、车间改造融入一些当代艺术元素。将工业遗产从“废弃物”变为“吸引物”。这种改造现在趋于同化,工业遗产的价值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造成不少工业遗产开发逐渐商业化、缺乏文化内涵。要让废弃的工业遗产改造有生命力,就要满足人们真正需要的、感兴趣的、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内容。现在亲子娱乐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将亲子互动主题引入工业遗产中,既丰富了工业遗产改造的主题层次,也为工业遗产项目提供了新的想法和方向。将工业遗产改造成亲子乐园,可以节约改造成本,将时代记忆延续下去,同时,还可以带动工业遗产周边地区的发展。

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西安市亲子活动的场地数量、总面积严重不足。活动场地设施匮乏且单一,缺乏主题性和趣味性。对设备的维护也较差,造成资源浪费[4]。西安仅有极少数的活动场地对不同年龄段进行了分区。

陕西钢厂是全国八个特钢企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达到钢铁生产的黄金时代。30 年后,陕西钢厂转型停产,钢铁一代的记忆戛然而止。老钢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挖掘文化价值和再生价值对老钢厂进行改造,进行产业转型。使老钢厂重新焕发生机,改善西安城市面貌,提高西安城市形象(见图3)。

图3 陕西钢厂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该设计将老钢厂与亲子娱乐结合,打造主题亲子场地,更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将老物件赋予新的价值,打造工业朋克亲子乐园。改造工厂老物件,变成攀爬架、滑梯等娱乐设施。还用一条轨连接各个节点,孩子和家长可以通过乘坐小火车体验地形,穿隧道,童趣盎然。老建筑与现代建筑重新组合,将车间变为工业特色的亲子餐厅、体育馆、文化馆等,景观风格现代并且能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创造多种多样的空间体验,孩子能够在玩耍当中体验工业氛围,有极强的参与感(见图4)。

图4 空间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工业遗产改造为亲子活动空间场景的意义

工业遗产改造和亲子活动空间两者是相辅相成。工业遗产为亲子活动提供文化价值,亲子活动为工业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多样的场景会造就多种行为,行为要素都是依附于场景存在的,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要素功能。将不同的功能要素进行重组就会形成更多样的小环境。这些场景能为亲子活动带来情感和行为的互动,见证彼此的成长。不同的互动场景会给亲子互动带来特有的记忆,独特的场景属性会吸引相应属性的人群,使空间有相应的意义[5]。积极的环境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3 亲子空间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3.1 突出历史性文化的改造

3.1.1 突出时代性

在工业遗产改造设计中,要注重与时代氛围的融合,在对工业遗产特色进行保留的同时,也应加入时代文化的元素。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能够让儿童和成人达到沉浸式的体验,实现文化的传承,突出工业遗产建筑的历史性与文化性。

3.1.2 因地制宜

在工业遗产改造时既要满足亲子活动功能所需,也要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保留其独特的地域符号。工业改造不仅受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将工业遗产进行再生转型,实现其新价值,打造具有地域魅力的亲子活动空间,就要深入了解地域文化,避免形成千篇一律的改造项目。

3.1.3 守正创新

每个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工业遗产的设计要深入了解遗产本身、环境和文化,不同的城市要体现出独有的地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增添新的设计元素,发挥历史和文化的真正价值,注入新的活力,让遗产重新活起来[6]。

3.2 亲子空间景观环境设计改造

3.2.1 视觉的独特性

在旧的空间里看到工业时期留下的残缺的钢筋混凝土,锈迹斑斑的机器钢架,能够用眼睛感受时间的印记,亲身感受旧厂房空间的震撼,零距离接触老机器、建筑等元素。与真实的历史环境建立视觉和情感联系。

对于亲子活动空间的景观,首先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对家长产生一种牵引力,体现工业的特点,改造要有足够的工业特色。儿童空间多会使用一些卡通元素、玩具等,可是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年代的不同,无法激发起家长在空间中的乐趣,缺乏主动性。所以在进行空间改造时,建立空间主题内涵是必不可少的,打造具有年代性的主题空间。除此之外,在整体设计中体现工业的文化特色。空间设计必须要有自己的有风格和时代的表达,让人们在空间中可以轻松感受到所表达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够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记忆。

利用工业独特的视觉感,建立家长和孩子的情感联系,更好地激发家长的童心,在孩子的童年时光找到自己的童年岁月,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

3.2.2 需求的合理性

优秀的亲子空间不受时间的限制、具有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化设计、包括多类型的活动方式、充满安全的挑战类活动场景设计。首先,亲子空间是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场所,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活动项目,要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项目[7]。在景观设计中要仔细斟酌不同年龄阶段使用人群的需要,提供不同尺度的景观设施与类型。儿童群体详细划分为5岁~7岁或7岁~12 岁,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景观内容。在景观设计上要有双向性,满足人群多样的组合形式,满足亲子双方的需求。亲子互动景观要满足不同的组合方式,儿童、父母以及祖父母,2+1、4+1等。成年人的数量往往会多于儿童,所以亲子空间的设计对成年人的需求设计要考虑得更多。要满足成年人的休闲活动需求,也要满足与孩子互动的要求,在孩子与家长的心中建立一座桥梁,提供一个交流、探索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每个家庭都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7]。在此基础上,亲子空间会更加新颖充满特色、更加舒适充满温暖和爱(见图5)。

图5 亲子空间不同年龄阶段的活动项目对比

3.2.3 功能专属性

亲子互动空间有比较明确的范围和功能,需要将工业遗产的空间功能改造设计与亲子活动相关联,满足相应的活动功能。今天的城市公共空间都建有相应的亲子活动空间,但我们会发现该场地的互动性不强,家长无法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其中还混杂一些健身器材,使得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在他自己的空间当中。

因此,为孩子打造的空间功能要专一,设计要有特定性,给孩子和家长一个温馨和谐、充满乐趣有文化价值的亲子空间。父母还可以与儿童一起去体验实践,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8]。

工业遗产建筑空间塑性强,可任意分割使用,结合现有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和修护,使其具有新功能,如攀岩壁、滑板场、轮滑场、篮球场、工业风图书馆等,儿童娱乐设施的设计结合并利用工业建筑的钢架构,可以带来独特的设计效果。

4 结语

通过进行创造性变化和功能创新性发展,促使工业遗产的改造再利用与亲子互动空间融合共生。二者相互支撑,工业遗产再生为亲子互动活动提供了文化内涵和特色空间,亲子活动的功能融入激活了工业遗产的新功能[9]。

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进行亲子活动空间功能介入时应同时保留原有的空间历史符号与工业文明印迹,两者相融的同时,必须保留自己特有的价值。在保留原有空间特征的同时,又能容纳新的功能,赋予原有空间新用途。

工业遗产空间的改造设计要满足亲子活动的互动需求,同时,融入工业体验空间设计,增加工业文化与符号的识读。在营造新功能需要的体验环境时,强调空间设计的序列性与叙事性,满足对空间的即时与历时体验,同时可以感受到文化价值。

将工业生产留下的大型设施设备转换成亲子活动的娱乐设施,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器械、空间重构利用,延续场地的叙事性。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老旧斑驳的建筑质感和巨大的空间体量正在改造为亲子活动必不可少的记忆载体。亲子互动功能的融入又一次激发工业遗产的存在价值,让工业遗产改造有了新的思路。

工业遗产与亲子互动空间的融合,对于亲子娱乐产业和工业遗产再生都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遗产亲子工业
遗产怎么分
工业人
千万遗产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遗产之谜
遗产
“工业4.0”之思考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