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牵动无数中国人的心。而宁波姑娘孙嘉怿已经在为烈士寻亲、帮英雄回家的道路上跋涉七年。她和团队努力还原英烈们的身前身后事,只为让他们叶落归根。她与志愿者跨越7个国家,行走25个省份,成功帮助1328位中国烈士归乡,与亲人“团圆”。
别具一格的蜜月游
孙嘉怿出生于宁波一个军人世家,爷爷是新四军,父亲曾在海军部队服役,外公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侦察兵。“外公的一些老战友牺牲后,不知安葬在哪里,每当念叨起他们,外公都会泪流满面。”孙嘉怿说。
2008年,23岁的孙嘉怿参加在金华市举办的“收集抗日老兵手印”志愿活动。十多名老兵的年龄都在85岁以上,孙嘉怿给老兵洗手时,碰到他们硬硬的老茧和伤疤,心也被深深触动。从此以后,孙嘉怿便成了关爱老兵服务团队中的一员。
在照顾身体瘫痪的老兵王爷爷时,孙嘉怿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为了让他开心,每到周末,她就拉着男友一起去看望他。相处久了,王爷爷把她看得比自己孙女还亲,经常让孙嘉怿在网上帮忙查找他战友安葬地的信息。
孙嘉怿发现,很多烈士的信息中都不包括具体安葬地,导致烈属们不知亲人魂归何处,从而无法祭奠。为此,孙嘉怿到各地的烈士陵园去寻找线索。从宁波、金华到浙江全省,再拓展到全国各地。每找到一处,她都会拍下照片,建立信息档案。
2011年年底,孙嘉怿结婚时对丈夫说:“我们沿着边境线去看看烈士陵园吧?没有他们,哪有我们幸福的今天啊。”爱人虽然很诧异,但因为曾多次陪她看望老兵,也理解妻子的心情。于是,两人开始了别具一格的蜜月之旅。
半个月的边境行,孙嘉怿和爱人走遍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烈士陵园。每到一处,他们都会献上鲜花,拍下铭刻烈士姓名的墓碑。
“他会是谁的儿子?亲人知道他在这里吗?”这些念头开始萦绕在孫嘉怿的心头。在战争年代,全国牺牲的烈士何止千万,由于信息不畅,加上烈士证多为手写,有不少出现了错误,导致众多烈士无法魂归故里。
这趟西南边疆行,让孙嘉怿对烈士的感恩之心更加坚定。以至于她每到外地出差,都会抽空去当地的烈士陵园祭奠,并将相关的照片、感受和烈士信息发到微博上,号召更多人去祭奠英烈,并给她提供“为漂泊烈士寻亲”的线索。
孙嘉怿发布的信息,渐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2017年年初,安徽省太和县烈士王心恒的侄子王志宝联系上她。王心恒于1949年在宁波牺牲,不知葬于何处,想请求她的帮助,孙嘉怿二话不说便答应了。
为了找到遗骸,她把宁波的烈士陵园走了个遍。两周后,终于在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找到了王心恒烈士的墓。在英雄牺牲几十年后,亲人终于找到了他的安葬地。
这天,孙嘉怿带着白酒和水果等,陪伴王心恒烈士的亲属来到他的墓碑前,轻声说:“老英雄,亲人们从家乡赶来看望您了……”烈属们跪倒在墓前泣不成声,孙嘉怿也陪着落泪。
召集志愿者帮烈属圆梦
2017年2月,孙嘉怿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是陕西老人黄军平打来的。“我没找到自己的亲人,但拍回来的志愿军烈士名单或许能帮助其他人……”70岁的黄军平哽咽着说,半年前,他千里迢迢奔赴朝鲜,只为寻找自己的父亲黄建国,一连跑了好几个陵园都失望而归。但他拍摄了1.5万条志愿军烈士信息。整理完1000名烈士资料后,已经年迈的他深感无力,迫切需要援手。
收到黄军发来的视频后,孙嘉怿震惊了。一条视频五六分钟,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烈士名字。但因为视频中只有名字,她需要一帧帧截屏,再从抗美援朝纪念馆烈士数据库、中华英烈网烈士数据库中一条条寻找相匹配的信息输入表格,工作量巨大。
几天后,感到无力的孙嘉怿在微博发起了“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活动,从全国各地招募了26名爱心志愿者。“整理资料很枯燥,但一定要认真,它关系到烈士能不能回家。”孙嘉怿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叮嘱大家。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大家把整理好的资料按省份和属地分类,以照片的形式发到微博、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
第一批发布的是河北、陕西和浙江的烈士信息,被网友们广泛转发之后,马上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在问清来龙去脉后,各种媒体也加入转发宣传的行列,不到一天时间,便有烈士家属发私信询问并配对成功。
更让她难忘的是2018年的朝鲜寻亲之行。那天下着小雨,开往朝鲜的火车慢慢行驶着,雨滴敲打着车窗,似乎在倾诉不尽的哀思。还未到站,同行的60多位烈士家属已是泪流满面。
五天的行程,他们走访了三个烈士陵园。烈属们拿着残破的烈士证,抚摸着英烈碑上亲人的名字,一个个泣不成声。“这么多年,我们都在家乡朝着您所在的方向思念您、呼唤您、祭奠您。今天,终于能在离您最近的地方祭拜了。”烈属郭军用厚厚的家书,把爷爷郭占鳌烈士的墓围了一圈。
但70多岁的陈传文始终没有找到父亲陈士成烈士的墓碑。“老爸,我来看你了,你到底在哪里啊?”白发苍苍的他不停地走来走去,用手中的拐杖敲击着地面,一声又一声焦急的呼唤回响在陵园中,让同行的人潸然泪下。
在朝鲜的每一天,都激荡着孙嘉怿的心。六十多年的漫长等待,割不断的血脉之思总算有了安放之处。回国后,她委托朋友继续帮陈传文老人寻找父亲。有了确切消息后,她专程赶到老人南京的家中,把照片交给他,并将陈思诚烈士安葬地在地图上圈出来。那一刻,陈传文哭得像个孩子,“有生之年,就算我坐着轮椅,也一定要去见爸爸。”
为了帮更多烈士找到亲人,孙嘉怿买了许多关于革命战争、党史、英烈文集的书籍,研究抗战和新四军的相关史料,花大量时间从中找线索。她把每次祭奠完烈士所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烈士信息表,有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部队番号、牺牲时间、牺牲地点以及参加革命的时间。
随身带着U盘,已成为孙嘉怿的习惯。每次有烈属询问,只需打开电脑,插上她的U盘复制一份,就可以快速查询表格,里面汇集着华中、华东等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的开城、上甘岭、江东郡等战役中,牺牲的近2万名烈士的信息。
让后代记住他们的名字
2020年11月,历时三年,由77名志愿者接力参与,涵盖1万余名烈士信息的朝鲜开城烈士陵园烈士信息数据库终于建成。为烈士寻亲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如今,孙嘉怿身边有了越来越多同行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已过花甲,最小的才18岁。根据需要,他们被分在整理、拍摄、美工等小组,担负着不同的职责。
2021年5月,孙嘉怿在微博晒出一张烈士毛阿根的修复照。一位网友留言说:“多阳光的年轻人,如果生在当今盛世,必定是个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感谢他们的浴血奋战,为后人争来一个晴朗的天地。”这话让孙嘉怿感慨万千:同样的年龄,不同的时代,但这份爱国情怀应该传承下去。
此后,孙嘉怿又在微博发起了“我为烈士修遗物”“我为烈属代祭扫”等一系列衍生的志愿项目。其中“我为烈士来寻亲”项目获得了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孙嘉怿本人也曾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等荣誉。2023年10月,她当选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她说:“多年来,‘帮烈士回家’活动也改变了我自己,我要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