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宏鑫,李佳豪,郭庆勇,钟明彬,张城铭,马 壮,阿布都沙拉木·艾合麦提,李晓斌,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乌鲁木齐 830052)
【研究意义】泌乳母马母乳是哺乳期马驹营养物质摄入的主要来源,马乳产量高低与乳品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哺乳期马驹的生长发育状况。乳的产量与品质受动物日粮的类型与营养物质结构的影响,赖氨酸是典型马饮食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赖氨酸也是马乳中最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2],在乳蛋白合成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泌乳母马母乳对哺乳马驹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通过改善泌乳母马的产奶量及乳成分对促进哺乳马驹体重体尺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Liang等[3]研究表明,将泌乳德州母驴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从60%提高到70%,增加了日粮中赖氨酸与苏氨酸的含量,同时乳中的赖氨酸与苏氨酸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提高了限制性氨基酸比例,优化了母驴乳中氨基酸组成。因此,赖氨酸的摄入是否充足会影响泌乳动物产乳量的高低。孙雅璐[4]研究结果表明,给奶山羊低蛋白日粮中补喂过瘤胃赖氨酸后可显著增加奶山羊的产奶量、4%脂肪校正乳产量和能量校正乳产量。Graham等[5]研究表明,在饲喂以牧草为粗饲料,玉米、燕麦和豆粕为主的精料时,苏氨酸为生长马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提高放牧条件下泌乳母马的产奶量及改善乳品质,是哺乳期马驹快速健康生长发育的关键。【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在放牧条件下对泌乳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满足母马对氨基酸的需要量,进而改善泌乳母马的产奶性能,达到促进哺乳马驹的正常生长发育的研究鲜见文献报道。需研究放牧条件下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拟解决的问题】以哺乳期马驹为研究对象,放牧条件下饲喂泌乳母马不同剂量赖氨酸和苏氨酸的组合,研究其对哺乳马驹体重、体尺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放牧条件下哺乳马驹快速健康生长和科学饲养提供参考依据。
1.1 材 料
试验于2022年6~9月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库德尔草场进行。L-赖氨酸(L-Lys)含量(以干物质为基础)≥98.5%。L-苏氨酸(L-Thr)含量(以干物质为基础)≥98.5%,均购自新疆芝麻贸易有限公司。
母马与马驹为母子关系,均为伊犁马,马驹分组结合母马分组保持一致。选择产驹日期相近(5月),泌乳30 d的伊犁马母马24匹,年龄7~9岁,胎次4~5胎,泌乳前30 d日均8 h挤奶量为(2.79±0.02) kg,所有母马和马驹均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24匹马驹平均体重为(71.36±14.3) kg,8母16公。
1.2 方 法
1.2.1 试验设计
结合马驹性别将24匹马驹(平均体重为(71.36±14.3) 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匹(2母,4公),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马分组与马驹分组一致。在相同的放牧条件下(放牧时间、饮水时间、挤奶时间和放牧草场完全相同),母马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氨基酸补喂,试验Ⅰ组补喂赖氨酸40+苏氨酸20(g/(d·匹)),试验Ⅱ组补喂赖氨酸60+苏氨酸40 (g/(d·匹)),试验Ⅲ组补喂赖氨酸80+苏氨酸60 (g/(d·匹))。补喂剂量参考NRC[6]400 kg成熟体重泌乳母马氨基酸的需要量范围以及马的氨基酸需求[7]计算。试验期为120 d。
1.2.2 饲养管理
所有母马白天有8 h拴系挤奶时间,此期间马驹与母马分开,马驹不采食母乳,其余16 h马驹与母马共同放牧饲养,马驹可自由哺乳。每天08:30将母马与马驹由放牧草场赶至挤奶草场;09:00试验组母马结合分组补喂相应赖氨酸和苏氨酸,补喂方法为专用料兜补喂。将母马与马驹分开,期间为挤奶时间。17:00最后1次挤奶结束,母马和马驹合群,一起赶回放牧草场。母马挤奶期间马驹可自由采食牧草,自由饮水。在试验的60~120 d,所有马驹补喂相同的精料补充料,补喂量为500 g/(d·匹),平均分2等份,09:00和17:00各1次,补喂方法为单独料兜补喂。表1,表2
表1 试验期母马日均8 h挤奶量
表2 精料补充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干物质基础)
1.2.3 测定指标
1.2.3.1 体重、体尺
于试验开始的前1 d(即0 d)、30、60、90和120 d晨饲前空腹称量马驹的体重体尺,记录数据。
1.2.3.2 血液样品
分别在第0、30、60、90和120 d晨饲前空腹于颈静脉使用肝素钠采血管采集血样2管,各5 mL,3 500 r/min离心15 min后制取血浆,-20℃冷冻保存待测。
1.2.3.3 指标检测
所有指标检测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240VET)检测,试剂盒均购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方法参考试剂盒说明书。检测指标:总蛋白(TP)、球蛋白(GLB)、白蛋白(ALB)、尿酸(UA)、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Ca2+、无机磷、Mg2+、Fe2+。
1.3 数据处理
在Excel中先将数据预处理,再使用SPSS 18.0软件对体重体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各组之间多重比较,试验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血液生化指标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组与时间的双因素方差及交互作用分析试验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1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伊犁马哺乳马驹体重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马补喂氨基酸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组马驹的60 d体重、31~60 d增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试验60 d、31~60 d和整个试验期试验Ⅰ组哺乳马驹60 d体重、31~60 d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37%、25.60%和15.79%。并且试验90 d、120 d、0~30 d、61~90 d和整个试验期,试验Ⅰ组哺乳马驹的90 d、120 d体重、0~30 d、61~90 d的增重和总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0.30%、8.24%、32.00%、12.28%和12.21%(P<0.05);与试验Ⅱ组相比,试验31~60 d试验Ⅰ组哺乳马驹的31~60 d增重极显著提高了17.52%(P<0.01);试验Ⅲ组相比,试验60 d和31~60 d试验Ⅰ组哺乳马驹的60 d体重和31~60 d增重分别极显著提高了4.74%和22.22%(P<0.01)。试验60 d试验Ⅱ组哺乳马驹的60 d体重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了6.25%(P<0.01);与试验Ⅲ组相比所有体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哺乳马驹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0 d、30 d和91~120 d各试验组哺乳马驹的0 d、30 d体重与91~120 d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3
表3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下哺乳马驹体重变化
2.2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伊犁马哺乳马驹体高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马补喂氨基酸可极显著提高马驹的60和90 d的体高和总增高(P<0.01),在试验的60和90 d和整个试验期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哺乳马驹的60和90 d的体高和总增高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44%、4.27%、24.22%、和4.05%、4.09%、22.14%,试验120 d试验Ⅰ组体高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77%(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相比,在整个试验期间,哺乳马驹体高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的60 d试验Ⅲ组哺乳马驹的60 d体高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了3.53%(P<0.01)。试验0 d、30 d、0~31 d、31~60 d、61~90 d、91~120 d各试验组哺乳马驹的0和30 d体高与0~31 d、31~60 d、61~90 d、91~120 d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4
表4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下哺乳马驹体高变化
2.3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伊犁马哺乳马驹体斜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马补喂氨基酸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30和120 d体斜长(P<0.01),试验30和120 d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的体斜长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31%、5.20%和5.55%、6.26%;试验120 d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120 d体斜长比试验Ⅲ组分别极显著提高了5.17%和6.22%(P<0.01);试验0~30 d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0~30 d体高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8.14%和20.00%(P<0.05);试验91~120 d试验Ⅰ组91~120 d体高增长比对照组与试验Ⅲ组显著提高了33.73%和31.51%(P<0.05);试验Ⅱ组哺乳马驹的体斜长总增长相比对照组与试验Ⅲ组分别提高了24.06%和22.96%(P<0.01)。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Ⅲ组体斜长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0 d、60 d、90 d、31~60 d和61~90 d各试验组哺乳马驹的0 d、60 d、90 d体斜长、31~60 d和61~90 d体斜长增长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5
表5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下哺乳马驹体斜长变化
2.4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伊犁马哺乳马驹胸围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马补喂氨基酸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组马驹的61~90 d和91~120 d胸围增长(P<0.01),在试验的61~90 d试验Ⅰ组马驹的胸围增长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提高了32.31%和28.77%;在试验的91~120 d试验Ⅰ组91~120 d胸围增长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了42.11%(P<0.01)。试验60、90和120 d和整个试验期试验Ⅰ组60、90和120 d胸围和胸围总增长比对照组提高了6.34%、9.38%、9.52%和33.83%(P<0.05);在整个试验期试验Ⅱ组胸围各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61~90 d试验Ⅲ组61~90 d胸围增长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提高了25.17%和21.26%(P<0.05),试验91~120 d试验Ⅲ组91~120 d胸围增长比对照组提高了27.87%(P<0.05)。试验0 d、30 d、0~30 d和31~60 d各试验组0 d、30 d胸围、0~30 d和31~60 d胸围增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6
表6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下哺乳马驹胸围变化
2.5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伊犁马哺乳马驹管围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马补喂氨基酸对哺乳马驹管围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管围总增长相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55%、8.24%、3.70%。表7
表7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下哺乳马驹管围变化
2.6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伊犁马哺乳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马补喂氨基酸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组马驹血液中TP、UA、Glu、T-Bil、ALT、AST、ALP、γ-GT和Ca2+含量(P<0.01),试验Ⅰ组哺乳马驹血液中TP、UA、Glu、T-Bil、ALT、AST、ALP、γ-GT和Ca2+含量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19%、23.44%、13.08%、29.89%、33.91%、26.93%、6.19%、15.47%、15.02%;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Ⅰ组哺乳马驹血液中T-Bil、AST和Fe2+含量分别提高了19.09(P<0.05)、10.47%和24.79%(P<0.01)。试验Ⅱ组哺乳马驹血液中TP、UA、Glu、T-Bil、ALT、AST、ALP、γ-GT、CK和Ca2+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67%、31.18%、17.08%、30.07%、38.18%、26.69%、9.43%、20.02%、25.13%、14.00%(P<0.01);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马驹血液中ALP和CK含量分别提高了3.45%(P<0.05)和30.19%(P<0.01);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哺乳马驹血液中AST、γ-GT、CK和Fe2+含量比试验Ⅲ组分别提高了10.18%、15.01%、21.90%和24.91%(P<0.01),同时试验Ⅱ组哺乳马驹血液中T-Bil和ALP含量比试验Ⅲ组分别提高了19.29%和3.29%(P<0.05)。试验Ⅲ组哺乳马驹血液中UA、Glu、ALT、AST和ALP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极显著提高了26.75%、12.02%、38.14%、18.38%和6.35%(P<0.01),同时,血Ca2+含量比对照组11.16%(P<0.05);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相比,试验Ⅲ组哺乳马驹血液中TG含量分别提高显著提高了20.00%和23.33%(P<0.05)。对照组哺乳马驹血液中Mg2+含量与各试验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6.08%、28.67%和21.68%(P<0.01)。在整个试验期哺乳马驹血液中ALB、GLB、LDH和P含量各试验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8
表8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下哺乳马驹血液生化指标变化
3.1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伊犁马哺乳马驹体重体尺的影响
研究中,在放牧条件下给泌乳母马补喂不同剂量的赖氨酸和苏氨酸的组合均使泌乳母马的产奶量提升,从哺乳马驹的体重体尺结果来看,哺乳马驹的体重体尺随着产奶量的提升而增加,且泌乳母马摄入40~60 g/(d·匹)的赖氨酸和20~40 g/(d·匹)的苏氨酸时,马驹体重体尺增长效果极显著。Staniar[8]研究发现,与高蛋白质水平日粮相比,泌乳母马饲喂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0.6%赖氨酸和0.4%苏氨酸对马驹生长发育的影响与高蛋白质水平日粮一致。研究中马驹体重、体尺的显著增加的原因,可能与给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后,丰富了马乳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有关。赖氨酸与苏氨酸作为马的必需氨基酸,同时也是机体蛋白合成、骨骼肌形成和酶蛋白的重要原料[9],并对平衡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具有促进作用[10]。Glade[11]研究表明,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母马中添加浓缩干活酵母培养物,显著增加了母马日粮中总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丝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并且使乳中乳糖、乳脂、乳蛋白的含量呈现显著增加,使哺乳马驹的体重在出生后第4周表现出更高的增长率。也与直接给马驹饲喂氨基酸的效果相同,Hintz等[12]研究表明,给马驹饲喂等蛋白水平且赖氨酸水平不同的两组日粮,分别为对照组0.3%~0.4%,试验组0.65%~0.79%,结果显示试验组马驹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36.84%。阿依沙依拉[13]研究表明,给伊犁马哺乳马驹补饲0.25%赖氨酸后,哺乳马驹的体增重、日增重和胸围相比对照组分别增长62.53%、61.54%和57.21%(P<0.01)。此外,Rob-bins[14]发现,当苏氨酸含量不断增加时,会出现采食量持续减少,研究中泌乳母马摄入80 g/(d·匹)赖氨酸和60 g/(d·匹)苏氨酸时效果不如摄入40~60 g/(d·匹)赖氨酸和20~40 g/(d·匹)苏氨酸的原因可能与马驹从母乳摄入的苏氨酸过多,从而影响了马驹的采食量有关。研究中,在管围方面各试验组均无显著差异,可能与马驹管围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关,在大多数对于马驹体尺的研究中,马驹的管围增长一般较小,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15]。
3.2 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伊犁马哺乳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Niekerk等[16]研究发现,给妊娠期母马饲喂低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至产驹,马驹在出生时、哺乳期和断奶时血液中总蛋白均会降低。母马蛋白质的摄取水平会影响马驹血液中蛋白质的含量。研究中,给泌乳母马补喂不同剂量的氨基酸后,哺乳马驹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母马摄入60 g/(d·匹)的赖氨酸和40 g/(d·匹)的苏氨酸时,马驹血液中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哺乳期马驹主要通过摄取母乳获得各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母马摄入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组成会影响马驹蛋白质摄入量[17]。此外,对于母马的不同生理阶段补喂高水平的粗蛋白质日粮对于母马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也不尽相同。漆雯雯等[18]研究表明,给妊娠后期伊犁马母马饲喂高水平的粗蛋白质日粮,母马血液中的总蛋白含量最高。而方美烟等[19]研究结果显示,给妊娠前期伊犁马母马饲喂高水平的粗蛋白质日粮,母马血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并未有显著差异。研究哺乳马驹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的上升可能与给泌乳母马补喂赖氨酸与苏氨酸,导致泌乳母马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有关。尿酸不仅是体内氨基酸代谢产物之一,同时也是评价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血液中尿酸的含量与总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0]。研究中,给母马补喂不同剂量的氨基酸哺乳马驹血液中尿酸含量均显著提高。产生研究结果的原因,一方面与哺乳马驹血液中总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血清尿酸含量与动物机体一些激素的分泌也有关系,而赖氨酸能合成动物需要的各种酶类和体内的激素[21],可能是导致试验组马驹血清尿酸升高的原因。
葡萄糖作为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其水平是反应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指标。StullC等[22]研究结果表明,日粮组成、纤维含量、抗营养因子和淀粉-蛋白质互作均可影响马匹葡萄糖水平。研究中,给泌乳母马补喂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和苏氨酸均能显著提升哺乳马驹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姚喜喜等[23]研究发现,随着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小尾寒羊羔羊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研究中马驹血糖升高可能与母马摄入的蛋白质水平提高导致马驹摄取母乳中乳糖和乳蛋白含量高有关,从而使进入马驹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加。此外,赖氨酸在参与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会影响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水平变化。而葡萄糖的含量又受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中葡萄糖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母马补喂赖氨酸增加母乳中赖氨酸水平,从而影响马驹生长激素和胰岛的变化有关。苏氨酸在体内代谢可转变为丁酰辅酶A等,丁酰辅酶A供应充分时,能加强丙酮酸羧化而成糖[24],是研究中试验组马驹血糖水平升高的另一原因。甘油三酯是反应机体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赖氨酸可通过转化为肉碱参与机体脂肪代谢,而Westermeier[25]发现,在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可减少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含量。研究中,当泌乳母马摄入80 g/(d·匹)的赖氨酸和60 g/(d·匹)的苏氨酸时,哺乳马驹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可能与泌乳母马补喂的赖氨酸含量高有关,从而降低了苏氨酸对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影响。总胆红素是评价肝、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中给泌乳母马补喂不同剂量的氨基酸哺乳马驹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含量均有上升趋势,且母马摄入60 g/(d·匹)赖氨酸和40 g/(d·匹)苏氨酸时差异显著。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促进了哺乳马驹肝脏代谢活动。
γ-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参与氨基酸代谢的重要转氨酶,对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相互转化起到关键作用[26]。且其活性的高低可以直接反应出机体肝、肾脏功能的健康状况。研究中,各试验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均显著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随着补喂水平提高,提升趋势减弱,但均处正常水平[27]。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增强了哺乳马驹肝和肾脏的代谢。血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动物的生长状况呈正比[28]。研究中,随着泌乳母马赖氨酸和苏氨酸补喂剂量的增加,哺乳马驹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呈增加趋势,且哺乳马驹的体重体尺增长也呈增加趋势。与朱明霞等[29]研究表明,鲁西地方黑仔猪的ALT、AST、LDH和AKP活性与其日增重均为正相关的结果一致。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骨骼肌、心脏以及脑等组织中,反映机体能量运转和肌肉收缩的状况[30]。研究中,当泌乳母马摄入60 g/(d·匹)的赖氨酸和40 g/(d·匹)的苏氨酸时,马驹血液中肌酸激酶含量呈极显著增加。有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肌酸激酶含量与尿酸呈正相关[31]。也与研究中哺乳马驹尿酸含量升高相符。研究中马驹血清中肌酸激酶含量升高说明赖氨酸和苏氨酸的补喂改善了母乳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组成,促进了马驹能量的运转与肌酸的合成。乳酸脱氢酶是反映肌肉生理状况的重要代谢酶,能够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间的相互转化[32]。研究中,马驹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对马驹体内乳酸和丙酮酸代谢无显著性影响。
马驹血液中钙、磷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放面,一方面来自母乳及日粮中获取,另一方面来自骨骼的释放与肾脏的重吸收。赖氨酸能够与矿物质元素形成可溶性螯合物,进而促进机体对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33]。研究中,各试验组哺乳马驹血液中钙离子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血液中无机磷含量也有升高趋势,但镁离子水平对照组极显著高于各试验组。褚洪忠[34]研究结果显示,对8~11月龄杂交马公驹饲喂不同日粮,试验第45 d时饲喂配合饲料和赖氨酸马驹血液中的钙、磷水平高于单一饲喂配合饲料,镁的水平则相反。与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田颖等[35]研究发现赖氨酸能够通过参与合成构成动物骨骼的胶原蛋白的合成以及钙的吸收。因此,研究中哺乳马驹血液中钙和无机磷含量增加的根本原因与哺乳马驹摄取的钙和磷含量增加有关。此外,各种矿物质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钙、磷与镁之间存在拮抗关系[36]。与试验得出的哺乳马驹血液中钙磷含量的升高,镁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极显著差异相符。Crowe 等[37]研究结果显示,给大鼠研究了高铜日粮后,大鼠铁的吸收率降低脑和肝脏中铁的含量下降。具体的原因还需后续对血液中的其他矿物质离子含量进行测定。血液中铁离子在体内主要参与主要起到运输、转运和贮存营养素的作用,研究中,当泌乳母马摄入80 g/(d·匹)的赖氨酸和60 g/(d·匹)的苏氨酸时,马驹血液中铁离子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组。可能与赖氨酸以及苏氨酸含量过高增加了机体其他矿物质离子含量,从而对铁离子产生抑制作用有关,如铜、锌、锰和钴通过吸收结合位点的竞争抑制铁离子的吸收[37-38]。
在放牧条件下给泌乳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能够显著促进哺乳马驹体重、体尺的增长,同时提高马驹血液中TP、ALB、GLB、Glu、Ca2+和P的含量,增加ALT、AST、ALP的活力,进而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给泌乳母马补喂40~60 g/(d·匹)的赖氨酸和20~40 g/(d·匹)的苏氨酸,能够改善泌乳母马产奶量和乳品质,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和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