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花开,绽放生命的光彩

2024-02-23 16:29蒋华琴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特校王老师融合

蒋华琴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融合教育强调“人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它不仅体现了对残障学生的尊重和呵护,更体现了对所有受教育社会成员的人文关怀。融合教育是当今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特殊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宁强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县域培智学校,学生多是中、重度智力障碍患者,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2016年起,学校致力于融合教育的探索,在“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教育体系中,努力构建“送教上门学生能进特校,特校学生能到普校随班就读”的融合发展方向,一方面对学校内的学生实施融合教育,另一方面与辖区普校建立连接,对普校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跟踪指导,统筹推进,共同实践融合教育,最终成功让一个个特殊的孩子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小敏欣的成长历程就是学校特校和普校成功融合的案例之一。

小敏欣今年12岁,是一名有中度智力障碍的小女孩,她是学校在2017年排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时发现的。当时她刚满五周岁,家住宁强县大安镇双白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母亲在她出生40多天后就离世了,尚在襁褓中的她只能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不善言辞。在小敏欣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她的父亲缺少育儿知识,不懂得怎么和孩子沟通,致使小敏欣逐渐形成了内向自卑的性格,言语表达障碍,不会与人说话交流,认知水平较低,而且经常小便失禁,晚上尿床。在她4岁那年的冬天,她和父亲围坐在家里烤火取暖,不慎摔倒在火塘旁边,她的左手按在了燃烧的柴火里,整个手掌被严重烧伤。父亲没能带她及时治疗,等到来年,她的五根手指已经紧紧地长在了一起,本就情绪不稳定的她在手受伤后,更容易发怒了。由于各种原因,她早已过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小敏欣没能入学,只是和父亲呆在家里。学校知晓了小敏欣的情况后,把她纳入送教上门的幼教对象,主动对她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慢慢地走近她——送教上门

我们的送教老师针对小敏欣的情况,按照学校送教上门“四案”工作法,为她量身定制了“四案”。

建立成长记录档案

为了准确反映小敏欣的成长情况,为她后期的发展提供依据支撑,我们为她建立了“一生一袋”成长记录档案,袋内包括她的个人信息、个别化教育计划,送教内容、影像资料等内容。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方案

送教老师依据《宁强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残疾儿童康复评估表》对小敏欣进行了个别化教育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根据报告结论,从感知能力、精细动作、粗大动作、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生活自理及社会技能这七大领域为她制定了适宜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方案》。

送教个性化教案

送教老师首先从小敏欣的心理疏导入手,想方设法给予她温暖和安全感,慢慢地,她与送教教师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对老师产生了信赖,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渐渐地,小敏欣有了生活的信心和学习的渴望,她把送教老师亲切地称为“妈妈”。我们根据她的心智状况,给她配备了学习机、音乐盒、数字卡片、拼图等学习用具,教她简单的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同时对她进行感知、手眼协调等康复训练。

制定家庭教育方案

我们根据小敏欣父亲的情况,和他交流制定了《家庭教育方案》。在教小敏欣的同时,也对其父亲进行康复训练技巧的培训,每次送教后会提醒他抽空帮助小敏欣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通过一年的上门送教,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尿床也不像以前频繁,已经具备了到校学习的能力,学校就把小敏欣接到学校上学,让她与其他同龄儿童共同交流、学习和成长。

花儿初绽放——特校筑基

受家里条件所限,小敏欣的父亲不能到校陪读。为了使她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我们从她进入校园的第一天开始,就针对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IEP(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六步走”。一是观察评估,依据《智力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课程评估体系》对她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二是收集资料,为她建立电子学籍档案;三是为她量身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比如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训练她扣扣子、穿衣服、叠被子等;四是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建立师生关系,为她创设轻松愉悦的良好环境,在互动游戏中发现她的兴趣,寻找适合的强化物,探索适合她的教学方式并逐步实施,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探讨她的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策略调整等;五是定期约访家长,将小敏欣的在校情况向家长汇报,并继续给予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六是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将她的所有资料整理成册,作为她的个人成长记录。

为她撑起一片蓝天——普特融合

在学校经历了一年的康复、学习训练后,小敏欣已经具备了到普校随班就读的能力。2019年,经与学校距离最近的北关小学沟通协调,小敏欣顺利进入北关小学随班就读。我们也持续对小敏欣的成长跟踪指导,定期和新的老师交流,携手共织育人网。

融“境”育人

1.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到了北关小学,小敏欣认识了新班主任王老师,我们把小敏欣的情况告知王老师后,她十分注重对小敏欣的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冬季来临,王老师为她送去手套、衣服、裤子、鞋袜等生活用品,小敏欣脸上露出了灿烂幸福的笑容;家访时,王老师常常鼓励他们父女要坚定信心、快乐生活,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渐渐地,小敏欣融入了新的生活环境。

2.创设包容的学习环境

为了鼓励小敏欣融入班集体,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我们和王老师达成共识,给她安排了学习小伙伴,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她渐渐变得开朗了,开始主动和同学们玩耍、游戏。

3.创设轻松的生活环境

为了解决她在生活中的困难,王老师发动班级同学去关心她、帮助她,并且给她配备了生活小帮手,让她在新的环境中感受到如正常家庭般的温暖和关怀。

融“程”启智

根据小敏欣的智力和认知能力,我们和王老师商讨,综合普校和特校课程,为她选择了适合的教学内容。在普校的课程中,任课老师针对性地为她设计了课程目标,并提供了与达成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辅助措施,比如在语文课识字环节中遇到稍难的生字,只要求她在文中找到即算完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第二课堂”中,尊重其兴趣爱好。她喜欢写字,王老师便给她报了学校的书写社团。每当到了周四下午的社团时间,她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实践活动课中,她乐于参与,积极动手操作,和同学相处融洽。

2020年5月28日,学校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在众多的红领巾中就有小敏欣的身影。那一天,王老师给她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教她怎样敬队礼,并告诉她以后就是一名少先队员了,戴上红领巾的小敏欣笑得非常灿烂。

经过几年的努力,她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胆怯怕生、不爱说话、整天面无表情的小敏欣了。现在的她上课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知识,即使书写不美观,她也会照猫画虎地抄写在本子上;努力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虽然质量不是很高,但是她的态度每个老师都看得到;下课了和同学们一同玩耍,一同看书,开心时会笑,不开心时会给老师打“小报告”。她爱上了北关小学这个大家庭,爱上了温馨的班集体,爱上了和自己一起学习生活的小伙伴們,爱上了班级里像妈妈一样的好老师。所有关心小敏欣的人看到她的变化后,都备感欣慰。

小敏欣的成长经历是我校实施融合教育的一个缩影,她的成长史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智力障碍儿童健康心灵、美好品德、正能量行为的塑造需要在引领、影响下开发和锻炼。他们缺乏社会实践、信息来源少、生活常识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只有融合教育才能促进特殊儿童更好地发展,才能真正满足特殊儿童长期的需求,指引他们发展成为全面的人,让每个特殊儿童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像花儿那样绽放生命的光彩。

(文中学生名为化名)

猜你喜欢
特校王老师融合
创特色品质特校
奇妙的旅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有趣的动物
《融合》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特校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