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就业是我们读大学的长远目标。在当下,“选一个好就业的专业”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填报志愿时的第一重点。但是,如果学生单纯考虑专业而忽略了地域、院校等其他因素,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求学地域的定位和发展如能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就业方向,则学生可以享受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在哪里读大学、在哪里找工作、在哪里定居”是我们人生规划的选择题,大学作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站将深刻影响我们成年后的工作与生活。
笔者认为,学生参考地域条件填报志愿时应主要考虑国家战略因素、行业发展因素、高校地缘因素、稳定性因素。下文是对这些地域因素的分析,希望对学生的志愿填报有所启发。
一、国家战略因素
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基础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通通离不开人才。填报志愿时,学生应把个人志向与祖国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等目标。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为青年人才建设边疆、西部、县城、乡村等区域提供了广阔平台。为鼓励毕业生服务西部、建设西部,去县城、去乡村就业,国家及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关人才引进计划,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同时也制定了服务区域发展的特殊类型招生供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如:高校专项计划、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等。以上人才引进计划、特殊类型招生受政策利好,为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充足机会。
国家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和培养自己的高精尖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C9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防七子”高校,以及全国各地的军事类院校,都是服务国家安全、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科研中坚力量,其培养的人才的未来就业方向结合国家发展需要。立志报考军事类院校或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要尽量利用好高校所在地域的优势。
诚然,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前往经济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读大学。这些区域有利于青年人开阔视野和增长见识,但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更高。而且,就业岗位和机会更多的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
二、行业发展因素
有些行业的发展与地域关系不大,但有些行业的发展牢牢地与地域联系在一起。选择行业发展与地域匹配的高校和专业,那学生在学习、实习期间将有更多校友资源和提升机遇,提前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如果学生选择与交通、建筑、能源等基础设施相关的专业,未来可能会去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建筑公司等就业。有些建筑工程项目可能在海外实施。基础设施行业通常有可观的薪资和稳定的工作性质,海外项目还提供交通补贴和外派补贴。这类行业的就业几乎不受地域影响,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考虑未来就业地域的变化。
此外,有不少行业的发展是受地域影响的。笔者结合相关报告和数据,总结了部分优势行业的集中地域。电子信息行业集中在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等地区;石油化工行业集中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能源丰富的省(区),以及东部原油开采海域;食品加工行业集中在辽宁、山东、湖南、湖北、河南等农业大省;机械制造行业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寧、山西、湖南、湖北等重工业较发达的省份;服装纺织、工艺制造等行业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劳动力输入大省;广告传媒行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城市。
行业发展好的地域,与之相关的就业机会就更多,这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了思路。
三、高校地缘优势
充分发挥高校的地缘优势令高校毕业生在相应地域就业更顺利。曾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文简称“北航”)的毕业生说过自己在上海找工作时学历不受重视的经历。华东地区声誉高、口碑好的高校太多,就业竞争本就激烈。这位北航的毕业生不妨就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就业,充分发挥北航在本地的就业优势;或者考虑到人才缺口大于当地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地域试试。以深圳为例,深圳的高校数量和高校毕业生数量比同类型城市要少,但高速的经济发展驱使深圳需要大量人才,所以只能不断引进更多人才。这种人才缺口无意间成为深圳高校毕业生的天然优势。
每个地域都有在当地口碑比较好的高校,学生在填报志愿前可以充分了解高校在当地的声誉,提前为未来就业做准备。如医院、学校等单位会定期前往医学类、师范类院校进行校园招聘,直接引进专业人才。如果学生的高考分数不足以报考在全国范围内口碑都好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和教育部六大直属师范院校等名校,可以考虑报考在意向就读区域认可度较高的医学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一般会有实习的机会,未来应聘该区域用人单位时更有优势。
值得学生注意的是,小语种是容易被忽视的地域性较强的专业。打算报考朝鲜语、韩语专业的学生选择院校时优先考虑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省份的院校,打算报考泰语等东南亚小语种的学生优先考虑云南、广西等省(区)的院校,尽量发挥小语种的地缘优势。
四、稳定性因素
各个城市的落户政策、房价、薪资水平可通过政府部门和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报告查询。当前各大城市竞相放宽落户政策,开展“抢人大战”。比如上海关于本科生的落户政策:上海“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上海5个新城(松江、奉贤、青浦、嘉定、南汇)及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区用人单位工作可以直接落户上海。2021年《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向应届生倾斜以后,人才流入比例显著提升。长沙现作为一、二线城市中房价涨幅最低的城市,人才增长率相对较高。
一个人对一个区域的气候、饮食、生活习惯的适应程度间接影响其未来在该区域的就业时间长短。个人家庭情况对就业的影响则更直接一些,也容易被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纳入考量因素。不少高校毕业生在异地就业一段时间后因离父母、婚恋对象、子女太远,为与家人团聚不得不回到家乡就业。学生不妨在填报志愿时把一些稳定性因素提前考虑好,为未来发展做更长远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