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2023年4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召开了“城市群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时任副主任杨荫凯出席会议并作报告,提出了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新理念,并作了相应的工作部署。
“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基于城镇化发展到都市圈城市群形态的新阶段、轨道交通面临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城市群的新使命、顺应城市轨道交通升华为都市轨道交通的新形势,提出的新理念。同时,也是为小网升中网城市破解“成长中困惑”提出的新思路,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推进多项融合工作实践经验提出的新理论。
聚焦城轨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创始会长包叙定从城轨TOD夯实“公益城轨”之本、城轨TOD创新“经营城轨”思路、城轨TOD助推“可持续城轨”发展等三个维度提出:要坚持公益为本,不断优化相关功能,发挥城轨交通的惠民属性;坚持经营为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探索“经营城轨”全新经营理念和开源之道;以城轨TOD助推“可持续城轨”发展,为各环节的良性循环提供动能。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委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开展《城轨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2023年6月16日,无锡城轨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多元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聚焦引流(客流)、增收、降本三大方向,通过区域、四网、多交、线路、站城、系统、绿智、文旅、业务等九个融合,分析城轨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总结推广行业在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创新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探索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路径,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建议,为在全行业推广提供指导。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9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1232.65 公里。其中,2023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城市3个(红河州、滁州、许昌),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884.55公里。其中,红河州为有轨电车运营城市,滁州、许昌两市为市域快轨运营城市。
根据2023年前三季度城轨交通客运完成情况和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城轨交通月度客运量初步推算,2023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全制式系统完成客运总量将再创历史新高,预计达到29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将突破8000万人次。
2023年,交通运输部印发5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文件并做政策解读。为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制度,指导各地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工作,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交通运输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管理办法》(交运规〔2023〕3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规范》(交办运〔2023〕56号)、《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规范》(交办运〔2023〕57 号) 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安全评估规范》(交办运〔2023〕58号)。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交办运〔2023〕67 号)。
2023年10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第二批目录〉的公告》(2023年第44号)发布,共计5个类别,包含19个产品,其中:工务产品、供电系统、通信系统、车站设备为新增类别,共包含16个产品;牵引传动系统在第一批目录的基础上新增3个产品。2023年10月31日,《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第二批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2023年第22号)发布,共计6项,包含新发布4项、修订2项,其中:新发布工务产品、供电系统、通信系统、车站设备4项规则;修订了牵引传动系统、CBTC系统2项规则。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落地实施一年来,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反响。目前已有20个城轨企业发布绿色城轨行动方案,其中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天津、成都、哈尔滨、石家庄、宁波、无锡、青岛、徐州、苏州、常州、温州等城轨业主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为城轨企业的绿色转型谋定了顶层设计。中建三局、中车时代电气和施耐德电气分别在建造与制造领域发布《绿色城轨行动方案》,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持续动能。绿色城轨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企业《绿色城轨行动方案》的编制与发布,引领了全行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行动方案见行动的务实精神,为绿色城轨实施提供更广泛的示范和推动效果。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发布三年来,智慧城轨建设展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各城轨业主单位在组织学习《纲要》精神基础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京、武汉、西安、哈尔滨、郑州、宁波、贵阳、厦门等30多个城市相继编制智慧城轨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或推进智慧城轨建设白皮书等,统筹谋划布局,扎实推进落地,城轨企业智慧城轨规划全面实施。
重庆轨道应用前期CBTC互联互通示范工程成果,顺利实施了“地铁4号线-环线-5号线”互联互通直快列车上线运行,首次实现三线互联互通跨线运营,取得了关键技术从0到1的突破。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指导下的北京“新一代网络化智能调度和智能列车运控系统”示范工程已在试验线上成功运行,并取得关键技术从0到1的突破,该项成果引领了世界城轨交通的发展。
广州、深圳、上海和哈尔滨等地铁公司建设的智慧车站系统,大幅提升旅客出行服务水平,同时10年全生命周期节省资金占初期投资的140%至150%,经济效益显著。智慧车站建设现已遍及全国19个城市、600余座车站。新规划建设的车站将逐步把智慧车站管理功能作为标配,以全面提高城轨车站乘客服务、设备运维和人员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指导下的南京都市圈智慧市域快轨示范工程,探索5G公网专用取得突破,测试、验证、应用成效显著。这是全国第一个建立轨道交通行业5G+MEC的公专网,也是全国城轨交通首创的5G公网专用生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3年11月30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示范工程“双流制市域铁路与城市地铁贯通运营成套技术”完成工程建设,重庆市域铁路江跳线与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正式贯通载客运营,列车从江跳线圣泉寺站运行至5号线石桥铺站,乘客乘坐贯通列车即可实现跨线运行、零换乘。换乘方式由“人换乘”变为“车换线”,为乘客节省换乘时间的同时,提升乘客出行体验,这是全国首例实现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贯通运营案例。
项目联合国内设计、施工、车辆、信号等央企及高校共10家单位,牵头研究双流制成套技术,成功突破了交直流全自动切换、不同供电制式下动拖比自动切换、满足贯通运营的车辆限界及轴重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同一列车在不同供电制式的两种线路上安全运营,在全国轨道交通领域都具有开创性、突破性、示范性意义。
双流制列车
2023年3月,深圳地铁案例被纳入《G20/OECD政策工具:动员融资机制以加强经济复苏期间地域和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报告。该报告作为G20财长和央行行长成果文件,写入了《G20领导人巴厘岛宣言》。深圳地铁案例是本次唯一入选的中国案例,为人口密集且交通依赖性强的城市有效支持地铁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彰显了深圳先行示范作用。
2023年12月5日,深圳地铁集团受邀参加在阿联酋迪拜世博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此次大会上,深圳地铁“轨道+能源”绿色低碳模式创新应用实践成功入选深圳十佳案例,向世界分享了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圳经验。
2023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城轨交通方案”在“一带一路”十年间在技术、装备、运营、人才等方面不断创新、拓展。
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北京地铁等城轨交通运营企业成功将其成熟的运营经验应用到如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越南河内吉灵—河东轻轨项目等“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建设中,同时开展标准建立、建章立制、人员培训、运营调试等工作。
中车长客、四方股份、中车株机、中车浦镇、中车唐山、中车大连、中车智行、京车装备、比亚迪等国内自主化车辆装备厂家,在技术和能力上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并已走出国门,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智利、罗马尼亚、阿根廷、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项目。
2023年6月24日,上海、苏州“双11号线”互联互通。这是全国第一条与上海地铁线网对接的跨省际轨道交通、中国县域第一条穿越全城的轨道交通、苏州第一条市域轨道交通正式通车运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和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在昆山花桥“双11”交汇、无缝对接,并在国内首次实现跨省轨道交通系统的无感换乘。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性工程,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连接了苏州、昆山以及上海,全长41.25公里,设站28座,全线时长约57分钟。此次开通无疑将进一步缩短苏沪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加速城际间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动,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和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