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奎
每个上学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镇实验幼儿园和高钱小学门口,都有几位穿红马甲的奶奶高举接送牌,接小朋友放学。4年多时间里,她们已护送600余名孩童放学,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共享奶奶”。
这样互助友爱、多方共赢的理念,值得推广。“共享奶奶”“共享爷爷”不算新鲜事,全国多地都有出现。他们大部分由退休老人组成,工作日帮忙接送孩子上下学,节假日照看孩子。这些老人想从家庭重返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而社区很多孩子需要照顾。这种双向需求,催生了这一公益项目。
小手牵大手,让幸福升级。这些“共享奶奶”大多年龄不太高且身体较好,平时空余时間较多,且因子女不在身边,感到寂寞、孤独。这时,社区空降“孙子”“孙女”,让她们感到开心,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孩子。对孩子们来说,多了一位甚至几位疼爱自己的老人,幸福感倍增。孩子的父母出于感激,有空也来关心、帮助这些老人。一个和谐的社区大家庭就形成了。
“共享奶奶”介入充满童趣的孩子世界,可以填补心灵空缺,获得情感慰藉,有助于丰富老年生活、促进身心健康。从社会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倡导老人发挥余热、增强社区互助、增进爱心共享的文明新风尚,也是让社区邻里关系和谐的新途径、新尝试。“共享奶奶”关爱孩子,社区关心“共享奶奶”,这样的互助模式才能暖心而长久。
有关部门对“共享奶奶”也需把关。首先要对候选老人进行选择,得到家长的认可。社区可组织培训,让“共享奶奶”学习有关交通法规和一些看护基本技巧,以便更好地走进孩子内心。同时,要针对临时看护约定责任制度等,厘清监护责任,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外,应做好“共享奶奶”的体检,掌握她们的身体状况,并积极组织年轻志愿者进行辅助或参与应急情况处置,为老人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