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回
和朋友沟通,他告诉我:“我儿子四年级了,古诗接触不少,从动画里了解作者也是一种互动,肯定更感兴趣。而且他本身喜欢历史,古诗放在历史语境里,有助于打破朦胧的印象,让孩子真正接触到诗意和内涵。”
所以前段时间,我带着读初一的小妹去看了《长安三万里》。
电影开幕。
看到高适,小妹很兴奋地想着高适有啥诗,我也和她一块想着。
“就那个,我想起来了。”她略微思考,就把《别董大》背了一遍。一旁的我小声跟着,说不出的开心。周围也隐约有同样的声音,心怀克制,小声却不失真挚。或许这首诗他们在课堂上、试卷上已经见到很多次。而这时,面对着电影中的高适,通过一首诗,通过背诵的仪式,透过影像,他们与高适在另一个维度相遇。
当看到李白需要依靠行卷为自己谋得功名的时候,她说:“李白是商人之子,所以不太受待见。”这有些触及到我的盲区,问她从哪里知道的,她依然如往常一样说:“我也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反正就是知道。”后边等电影中提到这点后,她嘚瑟了起来。
小妹平时接触的信息不少,虽然不喜欢背诵,但是她无意中看到的东西总能记下来。所以在阅读类的题目当中,她往往如鱼得水。
为了些微“挽回”场子,我问她:“你说为啥别人都盘着头发,只有李白是披着头发?”
“谁知道呢,他想披着就披着呗。”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当然这个你暂时还没学到。”
当看到杜甫出场,她嘀咕着杜甫有什么诗,我说有“三吏”“三别”。她像是被按动了开关,脱口而出“三吏”的名字。
“那李杜二人诗风为何不同呢?这是个经典的问题。”
“因为所处时代不同,这个我背过。”
“倘若交换下两人的时代会怎样呢?”
她陷入了沉默之中。我也并没有着急,只是让她思考一下就好。
我平时多会用问题的形式和她沟通,因为相信她的思考能力,并且这些问题都会是她心底的种子。这或许类似于阅读类题目,不同的问题给予文章不同的剖面,借助于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需要观察剖面的纹理、脉络。看多了,看到共性,看到区别,有了对比的意识也就更能看出文章的优劣。
电影对于她也是可“阅读”的材料,除去宏观上的把握,微观层面字词的理解也不能忽略。
比如当电影中出现“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的时候,我问道:“逆旅是什么意思?”
“不走常人之路。”她显得很有信心。
“并不是,就只是客舍的意思。我猜你是看到了‘逆字,由此得出这样的意思。”
“好吧,是这样。”没想到她如此直白。
这里的问题挺有共性。在面对一些需要解释字意的题目时,学生往往会脱离语境,只从字词本身出发,想出看起来很合理、实际偏差不小的意思。我于是和她说可以试着把想出来的意思再代入句子本身看看。而随着她阅读的进行,她就能猜测出更多先前不认识的词,以此扩展自己的积累。
当李白修仙问道的时候,我想到了入世与出世,问她:“你说李白归隐了,怎么后边又出山?”
她并不知道,我告诉她出世就是为了入世。看她还不太明白,我说:“你们班不是有人想和别人关系好点,于是各种靠近,却得不到回应,那还不如适当保持距离,反而会好很多。”
我平时如果需要和她讲解一些东西,大都是用她熟悉的场景类比,相信她能发现这种方法的好处。
“原来如此。”喜欢八卦的她听完后笑了出来。
临近结尾的时候,主创方用了不小的功夫来展现《将进酒》。而比起电影本身,我倒更想去看一下她的反应。她尤为专注看着画面,隐约能够看到眼角的泪光。至少,她确实是被触动了。
“你說这部电影为什么要用高适的视角,而不是直接用李白的?”
“这样好讲呗,要是用李白的就不太好讲战争了。”
她敏锐发现了高适串联起来了国家线与诗人线。
“那后面展现残破的黄鹤楼是为啥?”
“以小见大,黄鹤楼都破了,说明国家也落败了。”
“除去黄鹤楼,大鹏、相扑等为何要反复出现?”
“这样前后呼应,大鹏其实就是人的化身。你忘记还有桥呢,那会儿咱还说那么多人整齐过桥会有共振来的。而后面出现的桥就是残败的。”
“原来还有桥呢?果真是我眼瞎。”
好像是为了回应她,周围有孩子说了句“首尾呼应”。
电影结束后我和她提了下她之前写的作文,比如古诗扩写,她之前写《稚子弄冰》就是按照诗歌本身的视角而来。而如果直接以孩子为第一人称写会怎样?这是电影的讲述带来的启发与验证。
我在观看电影前,给她准备了一封信,以下截取部分信的内容:
“不管是李白、杜甫还是高适,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人,历史事件中的人,除去这些有名的,更有万万千千无名的人。他们生前未必沉默,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迫沉默。有价值的会留下来,或者说留下来的才被定义为有价值的。
诗人不仅有诗,看那安史之乱,教材因其教学需求,几页纸讲过,历史的厚重何在?那凝练的诗句背后,又承载了什么?我们此刻经历着的事,也会被高度概括,而其中的那些点滴早刻在亲历者的生命上。
娱乐不仅仅是娱乐,学习不仅仅是学习。”
这封信展现了我观影前的想法。需要反思的地方在于,我还是应该少说话,多听听她的语言。如同朋友说的那样,“不要急于灌输知识,要相信孩子本身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电影结尾,高适道:“只要那些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会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生活在诗的国度,要想吸收传统文化,诗歌是必不可少的载体。
这些诗句,孩子会懂。要相信孩子的思考能力,要相信孩子不同的视角。从阅读、观看到写作,中间是一条不短的路。这一篇文章,希望让您看见一位孩子的思维视角是如何养成的。
要相信孩子,要看到孩子、听见孩子。
(源自“童行计划”,标题有改动,内容有删节)
责编: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