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醉
“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小档案
翼展:38.8米
最大起飞重量:53.5吨
最大航程:4500千米
汲水:20秒内12吨
用途:救援灭火、环境监测、反潜侦察、远程投送等等
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世界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鲲龙”AG-600是继运-20、C919之后我国大飞机家族的又一成员。
那么“鲲龙”AG-600到底是一款怎样的飞机呢?未来,它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水陆两栖飞机是指既可以在陆地起降,又可以在水面起降的飞机。我国研制水陆两栖飞机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19年由福州船政局制造的“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海军陆续引进和研发了青-6、水轰-5等一批水上飞机。
其中,于1986年正式服役的水轰-5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水上反潜轰炸机,但由于种种原因仅服役4架,全部配给北海舰队航空兵使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水轰-5虽然也有看起来和“鲲龙”AG-600一样的起落架,但是它并不能从陆地机场的跑道起飞。
“鲲龙”AG-600机长37米,机高12.1米,翼展38.8米,总体大小和波音737客机差不多。它采用了单船身、悬臂上单翼、“T”尾翼以及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布局。在动力方面,“鲲龙”AG-600选装了四台国产涡桨-6发动机。
作为一款水陆两栖飞机,我们将“鲲龙”AG-600比作“可以飞起来的船”或者“可以游泳的飞机”,都可谓恰如其分。它对于陆地机场跑道的要求是长度不小于1800米、宽度不小于35米,对于水域起降条件的要求也仅仅只是长1500米、宽200米、深2.5米。
它的机身下方设置了7个水密舱,如果相邻两个水密舱出现破损,飞机依然能够安全稳定地漂浮,并且还可以在2米高海浪的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起飞和降落。
初次看见“鲲龙”AG-600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协调的感觉。那是因为相对于一般飞机的流线型机身来说,它的机身采用了大长宽比的设计,让人感觉很奇怪。实际上,不论是哪一种能够在水面起飞的飞机,都会面临在水面滑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制的“海豚运动”,出现弹跳、摇摆等情况。“鲲龙”AG-600采用大长宽比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降落时水面载荷对船身的冲击,提高在水面滑行时飞机的纵向稳定性。
“鲲龙”AG-600装备的四台涡桨-6发动机,单台功率可达3124千瓦(4250马力),完全能够满足大起动力、远航程飞行的要求。然而,在一架飞机上配备四台发动机的情况实际上比较罕见。
那么,“鲲龙”AG-600如此设计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两栖飞机在水面上滑行时,要想改变水中航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配备四台发动机的“鲲龙”AG-600要想在水里灵活拐弯,只需要改變一侧发动机的推力即可轻松实现。同时,多台发动机的设计还可以提高它在风疾浪高的恶劣环境下起飞或者降落时的安全系数。
与国外同类两栖飞机相比,“鲲龙”AG-600具有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它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并且配备了红外探测雷达、光电探测系统以及鱼眼观察窗等一系列高科技设备。
小军迷可能就要问了,我们如此大费周章地制造“鲲龙”AG-600,到底有什么用途呢?
简单地说,多用途;具体说,就是救援和救火这两个主要用途。“鲲龙”AG-600的最大航程是4500千米,最大巡航速度为500千米/小时,最大航时为12小时,可适应3~4级海况,能适应75%~80%的南海自然海况。
众所周知,我国南海海域辽阔、岛屿众多。但是,目前修建有可供大型飞机起降机场的海岛不过寥寥数个。更让人头疼的是,大多数岛屿还并不具备修建机场的条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如何将人员、物质、装备等快速投送到事发地,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鲲龙”AG-600的出现恰好可以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它只需要一块水深超过2.5米的水域便可实现降落,同时其自身的大载重量也确保了投送量足够多。
从我国海南省三亚市到南海的曾母暗沙大约2000千米,我国海军的大型舰艇平均航速在30节(每小时55.56千米),那么可以估算出从三亚到曾母暗沙,军舰需要将近40小时。而“鲲龙”AG-600以最大巡航速度500千米/小时抵达曾母暗沙则仅需要4小时,并且还可以在该地盘旋数小时。在遇到诸如海盗劫持或者恐怖袭击时,使用“鲲龙”AG-600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直接降落在事发海面,将人员、物资投送到位。
除了上述用途以外,“鲲龙”AG-600未来在军事方面还会扮演哪些角色呢?
据军事专家分析,它可以用于军用或警用海上巡逻,对相应的海上目标进行侦察、监视等。“鲲龙”AG-600还可以用于反潜,它可以携带鱼雷、深水炸弹等对敌方的水面和水下目标进行攻击。甚至在它的机翼下方,今后还可以改进,获得挂载导弹的能力……
因为在设计时便考虑到“多用途”,所以通过系列化发展和改进改型,“鲲龙”AG-600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改必要的设备,可满足执行岛礁补给投送、海上缉私、海上执法与维权等多任务需要。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不可否认,“鲲龙”AG-600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特种用途飞机研制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