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的石油石化企业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2024-02-21 19:50安泓筱
中国市场 2024年4期
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

摘 要:在国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低碳行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一项重大举措。一直以来,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比重最大,主要由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转化产出。为减少碳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全球能源系统低碳趋势转型明显。国内外石油企业纷纷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清洁能源已逐渐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逐步增大。降低能源系统碳排放、发展新能源是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支持,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场作为新兴蓝海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文章依据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能源体制改革的转型背景,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思考开展绿色金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能源产业的升级优化,为石油石化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绿色金融服务;石油石化企业;碳达峰;碳中和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4-0049-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4.013

1 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石油石化企业发展形势

2020年,中国针对国内外发展形势,制定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突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发展方向,明确要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以降碳为重点、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作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国家对能源管理的政策监管。2021—2022年,国家先后印发了多项低碳能源转型的指导意见及规划,其中包括2021年国务院颁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都体现了国家对低碳化能源发展的高度重视。

“双碳”即“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我国提出的“碳达峰”承诺在2028—203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方式全部抵消掉,达到“碳中和”。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碳中和是“零碳”,但也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彻底的禁绝。碳中和期间仍然有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只是人们用不同的方法抵消了。

在西方发达国家,碳达峰时代的经济已经走过工业化、后工业化及信息化阶段。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大部分都依赖于电力,因此整体消费水平比较稳定[1]。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增长稳定但逐步放缓的经济发展时期,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而且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矿物燃料,在我国传统燃煤发电比例依然较高(在全国范围内达到70%)。

伴隨着国家加大力度支持环保工业,发展替代能源,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国家能源发展将呈现低碳化和多元化趋势,化石能源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会逐步下降,各石油石化企业会加大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探索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发展碳抵消产业,研究碳捕捉技术。这其中蕴含巨大商机,绿色低碳产业链将成为世界投资贸易的重要之地。

依据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2021年中国启动碳市场首批控排发电企业第一个周期。随着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国家将逐步扩大全国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其中涉及钢铁、化工、石化、煤炭等能源重点行业领域。石油石化企业要抢抓碳市场发展机遇,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将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增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动力,走出独具石油石化企业特色的“双碳”之路。

2 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绿色金融助力能源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8世纪以来,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人类开始倡导绿色发展。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经济要走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然要将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绿色金融便应运而生,成为用市场化手段从源头治理环境、解决环境与经济这对矛盾的必然选择。从经济总量来看,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但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增长方式是“粗放”的。绿色金融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型金融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社会资源和环境进行有效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最终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并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国家战略当中,以推动绿色金融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绿色金融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政策举措,在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传统金融业相比,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强调风险管理、鼓励科技创新以及倡导经济结构升级。

现如今,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绿色信贷计划,开展绿色债券发行,大力发展绿色保险、绿色基金投资等绿色金融业务。这些措施既有利于改善环境状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绿色金融助力能源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石油石化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实施绿色金融有利于持续优化产业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求达到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解决高污染、高排放的难题,促进石油石化企业生产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清洁石油能源,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绿色金融可以进一步提升石油石化企业的创新转化能动性,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我国能源体制建设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里,发展迅猛,但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推进对能源体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国家在未来会积极引导能源市场实现绿色发展价格调整,突出绿色经济的指导作用,使更多的资本聚焦于“低碳”,从而达成自上而下的共识。绿色金融的核心功能就是协助政府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减少对高污染、高碳排放项目的投资,转而使资本流向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等领域。金融机构将环保治理设计成绿色可供投资的项目,可以从金融市场募集资金,激活商业运作,并通过政府贴息等方式弥补还款现金流不足,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借助金融手段,优化政府财政补贴、排污权等环保资质的投放和再分配。金融机构发放的一些普惠型绿色金融产品,可以让普通民众都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提高大众整体的环保意识,也为普通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提供了有利渠道。

第三,发展绿色金融促进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大量的投资。绿色金融可以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给予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为能源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持。能源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方向是逐步摒弃能源依赖的发展路径,积极落实以节能减排为中心,持续探索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综合发展理念,进一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提升原燃材料替代率[1]。

第四,发展绿色金融开辟新型产融结合之路。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石油石化企业积极开拓产融发展,使绿色金融成为产业良性发展的驱动力和引导力,持续健全能源体制机制,做好能源保障与监督管理,构建符合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

3 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能源行业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的注意事项

第一,能源行业绿色金融服务需结合中国国情,对标国外,不能盲目照搬,要因地制宜、因企而异。当地人民银行和政府要充分立足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结合国家能源政策形势,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绿色金融的指标体系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使绿色金融服务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

第二,能源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绿色金融政策和相关激励措施,但不能过分依赖直接补贴和政策倾斜,关键还是要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新能源产业核心优势。

第三,能源企业要提前部署绿色金融数据库基础建设,对发生的每笔绿色金融业务添加绿色标签、进行跟踪记录,以便后期打造属于自己的绿色金融信息发布平台,将绿色评级、绿色投资、绿色项目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绿色金融资源库,为不断提供更加完善的绿色金融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4 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的石油石化企业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策略

4.1 争取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支持

随着绿色金融的法律体系不断健全,石油石化企业要全面理解国家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资金多元保障以及绿色采购等方面的要求,依据绿色低碳财税制度,积极争取财税优惠政策。企业要以战略全局为出发点,统筹安排部署,根据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发展导向,及时调整集团的金融服务管理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在当前低碳经济环境驱动下,企业要积极利用国家对能源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对上争取,展示自身科研发展成果,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建设,提升企业能源基础建设能力和水平[2]。与此同时,公司要持续跟进低碳技术的研究,如CCUS(碳捕获)和碳汇等产业研究,充分利用政府低碳发展基金以及政府债券,强化自主性,全面提升能源转型,积极争取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支持。

4.2 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循环经济

石油石化企业要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循环经济,以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为企业的发展重点,持续推进企业能源转型,有效减污降碳。

一是布局能源产业转型,积极开发风能、光能、电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CCUS等新能源业务,由高碳能源向清洁能源过渡,加速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伴随着环保政策的愈发严格,化石能源的空间会逐步收窄,倒逼石油石化企业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二是促进新能源消纳,如合理规划光伏发电电网侧输送容量,促进电力供需平衡、灵活就地消纳[3]。

三是开展全流程优化,改善产品结构,降本增效,减少化石类能源消耗。企业集团要积极使用低碳环保清洁燃料,要持续加大减碳的技术投入,尽量降低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碳排放。

四是促进能效实现整体提升,采用余热余压和伴生能源回收利用的方式,有效解决余热余压伴生能源资源浪费的情况,提高利用率。如将油田伴生气作为可利用能源。油田伴生气指的是油田在开采过程中,在油层间伴随石油液体出现的气体,由于技术手段等的制约,很大一部分伴生气在生产的过程中被排空或烧掉。实际上,油田伴生气可以用于燃气发电、汽车燃料,还可以用作轻炔回收。合理铺设管道将伴生气运送至工厂可以使本来不具备价值的油田废气变废为宝,对改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3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数字改革

数字化改革有助于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間高效流动,从而打破不同部门的信息隔阂,提升集团整体的决策能力和实施水平,更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金融监测体系。同时,企业内部建立的绿色信息数据库也能更好地帮助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

石油石化企业在低碳转型的管理过程中,应以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为导向,积极发展“大智移云”“上云用数赋智”等信息技术,运用数字化治理的方式,实现绿色金融数字化改革,加强公司绿色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建设,积极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手段,将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为集团实体经济服务。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数字改革,建立集指标分析、绿色评级、信息共享三大功能为一体的金融数字平台,使企业实现金融信贷可量化、可视化。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融合绿色金融监管,采用“标准+弹性”评分和“定性+定量”分析方式,全面实现信息更新与共享。

4.4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信贷

石油石化企业可以与外部银行或集团内财务公司开展绿色信贷,扩大项目融资渠道和规模,提升融资质量,以保證石油石化企业集团获得更加稳定的绿色信贷支持。同时,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要进一步扩大绿色贷款抵押担保范围,研究发展碳排放权、出口退税质押融资及绿色中间信贷等创新产品。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绿色基金等业务创新,完善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更优金融产品和服务。

绿色信贷要将环保达标因素纳入信贷审查范围,在对石油石化企业开展绿色信贷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其环保资质,在实现达标后,方能给予一定标准的金融信贷支持,持续扩展绿色信贷的服务力以及影响力。

4.5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交易试点

石油石化企业集团要积极争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要切实履行严格控制碳排放的主体责任,持续加强碳配额管理,增强碳排放的控制能力,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工作程序,加强能源消费计量与监控,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要切实做到真实准确。

对碳排放量大于配额量的排放企业,集团要推动其通过市场交易完成履约;对配额量有剩余的企业,集团可将配额通过碳市场交易出售,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动力。政府要继续开展配额有偿竞价工作,指导纳入企业完成碳排放履约,提高企业履约积极性。立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切实健全碳账户与石油石化集团企业的金融对接,积极做好适合企业碳账户数据的专项金融产品,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

4.6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

石油石化企业集团要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推动企业增设碳中和领域技术集成攻关团队,围绕化石能源绿色开发、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环节,强化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积极引入专业团队,做大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企业内部开展绿色低碳教育,增加企业人才培训课程,并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合进培训教学,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做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加快制订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人才培养系统实施方案。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要求,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模式,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双碳”人才支撑[4]。

4.7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产融结合

石油石化企业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碳达峰、碳中和金融服务全过程,研究编制绿色金融从业规范,持续推进集团实现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升级。要切实提升企业集团发展定位与国家政策措施一致,完善企业内部绿色金融审慎评估机制,切实制定企业金融绿色标准体系,增强信息披露,增强绿色统一认证口径,扩大公司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持续增进企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与产品应用,提供行之有效的绿色金融服务,全面增进公司金融服务风险防控,切实开展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风险监控,切实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融合进集团产业链全过程。

5 结语

近年来,石油石化企业立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加速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为企业实现能源转型保驾护航。文章依据当前面临的形势,系统分析碳达峰、碳中和下的能源体制改革,点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探索石油石化企业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策略,以期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引领下为能源行业的发展实现新突破、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李海棠,周冯琦,尚勇敏,等.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上海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上海经济,2021(6).

[2]张若甜,武传德.“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1(6).

[3]周军,黄瑞玲.现代金融体系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创新策略[J].新疆社会科学,2021(4).

[4]曹戈.新时代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的路径探析[J].新经济,2022(2).

[5]施晓燕.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机理、空间效应与门限特征[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2.

[作者简介]安泓筱(1988—),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控。

猜你喜欢
碳中和碳达峰
碳中和·碳达峰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十问
哥本哈根有望成为首个“碳中和”首都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