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定位、发展指标与战略路径

2024-02-20 14:47梁昊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水平发展

□梁昊光 李 力

(1.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0)

当今世界,现代化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民众的共同目标追求。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些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按照中国整个现代化目标“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使14亿多人口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世界现有经验不足以支撑其完成,在现代化建设中不仅要瞄准当前的世界前沿,更要把握世界前沿的发展脉搏,寻求适合自己的路径。然而,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化、全球科技合作出现倒退,世界现代化进程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中国需要在不确定性中认识、把握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国家发展的原理及方法,厘清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质、科学掌握现代化的标准和水平,为中国的现代化战略寻找适合的实施路径。

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定位

(一)世界现代化的理论发展

“现代”作为一个指称当前时代性质的术语,可以追溯到6世纪晚期拉丁语的用法。17世纪“现代性”“现代派”和“现代化”被运用于各种语境,其中“现代性”用于描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最先进国家的共同特征,“现代化”被用于描述这些国家获得这些特征的过程[1]。

现代化理论源于19世纪欧洲一批社会理论家的研究,包括亨利·梅因、埃米尔·涂尔干、卡尔·马克思、费迪南德·腾尼斯、马克斯·韦伯等,他们力图从英国和美国这些现代化先行国家的经验中找到社会发展一般规律[2]Ⅶ。20世纪50—60 年代,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学者先后提出正统现代化论、现代化修正论、强大政府论、第三世界经济依存论、新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家阶级论等现代化理论,涌现出塔尔克特·帕森斯、戴维·伊斯顿、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M.J.列维、C.E.布莱克、S.N.艾森斯塔特、塞缪尔·亨廷顿、艾利克斯·英格尔斯等一批著名的现代化研究学者。哈佛大学比较政治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关系学中心、社会科学研究协会比较政治委员会等成为世界现代化理论研究最活跃的地方,逐步形成当时的现代化理论。

列维把民族、国家、社会或地区分为三类:先行者、早期的后来者和其他的后来者,先行者包括英国、美国和法国,早期的后来者包括许多欧洲国家和苏联。从世界范围看,列维认为后来者达到高度现代化水平的前景并不乐观[3]。部分学者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改造占有优先地位,政治现代化至少只有在前者发展后才能水到渠成。而亨廷顿则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涉及价值观念、态度和期望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人类对自身环境所具有的知识的巨大扩展[2]25。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2]5,7。也就是说,尽管政治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不是线性因果关系,但没有政治现代化,其他现代化也难以实现。

1956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国家,到1980 年多数西欧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4]7。丹尼尔·贝尔、乌尔里希·贝克、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等学者针对后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模式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贝尔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5],并详细论述知识在后工业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知识的创造与使用形成一个轴,沿着这个轴形成新的分层体系[4]7。英格尔哈特认为,西方民众的价值已由过去过于强调物质福利和人身安全转为强调生活质量[4]3。贝克先后提出风险社会、第二次现代化、全球化社会学等理论,认为现代化是指技术理性化的推进以及劳动和组织的变迁,还包括社会特征和标准人生的变化、生活方式和爱恋模式的变化、权力和影响力结构的变化、政治参与形式的变化、现实理解和知识规范的变化。同时他指出“生产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指数式增长,使风险和潜在自我威胁的释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6]。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纷纷加入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队伍,包括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和比较现代化、钱乘旦的国别现代化研究、孙立平的社会现代化、何传启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等。

总的来说,经过20 世纪50—60 年代的现代化理论发展,以及随后世界现代化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把西方的现代化模式,特别是美国的政治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现代化道路硬塞给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行的,因为国情不一样、社会基本条件不一样,盲目模仿反而会引起社会的动荡。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根本转变,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其核心社会目标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面临双重的压力,既要增加增长,同时也要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提升的要求。寻求新的现代化道路,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和必然选择。

(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现代化的探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目标[7]。第一阶段是20 世纪50—60 年代,提出四个现代化,形成我国现代化战略的“两步走”构想,即到1980 年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20世纪末全面实现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第二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初步形成,明确提出“三步走”战略构想,在温饱和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阶段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确立,明确提出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不断拓宽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将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实质,除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个领域的现代化之外,还要增加“人的现代化”领域。“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获得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人等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现代性”因素,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世界普遍价值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8]。

(三)民族复兴与中国道路

当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要义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现代化的客观规律,立足中国国情,探索现代化路径和现代化方略,走和平、科学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坚持”: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达到两个目标:在已经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化先行地区,加快向知识社会转变;在未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化后进地区,采取“两步并作一步走”,工业化和知识化并举,加快现代化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标

(一)现代化指标与标准确立的意义

现代化作为中国的国家目标,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通过现代化指标,对现代化的目标进行细化;通过现代化标准,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差距进行科学评估和持续追踪。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源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的成立协定。国际社会一般把世界银行分类中的高收入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先进经济体、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达国家、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工业国(B组国家)、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极高国家等认定为发达国家,但是对于现代化国家、非现代化国家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研制科学、规范的世界现代化指标和标准,有助于中国抢占“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掌握现代化国家的定义权,防止出现诸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发达国家单方面掌握发展中国家定义权的不利局面。

从国内实践看,只有充分掌握世界发展的前沿水平和长期趋势,才能更加精确制定中国现代化的阶段目标和行动计划。现代化涉及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面广点多,只有准确把握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和关键要素,设计科学合理完备的目标指标体系,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加有的放矢。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目标指标和标准制定推动政策落实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科学制定现代化标准有利于现代化政策目标的制定和落实,保持现代化政策的长期稳定,也有利于获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现代化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认可。

(二)指标及其水平标准的确立方法

2035 年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是由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单一指标所决定,而是需要有一系列指标和标准进行划定,包括现代化的指示指标、核心指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底线、中间值和最高值。同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是一个恒定的值,而是动态变化,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进行跟踪和监测。

1.基于现有中等发达国家长期预测的标准确定

确立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指标水平,第一条技术路线根据现有中等发达国家的历史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水平,以此为依据,确定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定量目标。分成三步:第一步是确定中等发达国家的范围,第二步是确定现代化的核心指标和现有发展水平,第三步是预测现有中等发达国家现代化核心指标在2035年的发展水平。这一技术路线的思路比较清晰、含义明确,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一是国际社会对“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的概念、范围和水平没有统一的认识,难以界定中等发达国家的范围和名单。有学者综合OECD 等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筛选发达国家名单,认为发达国家有26个[9],从全部“发达国家”去除“主要发达国家”,得到“中等发达国家”的范围[10]。也有学者把联合国发展规划署划分的发展程度处于“很高”和“高”之间的经济体作为中等发达国家[11]。二是部分现代化指标标准随着世界现代化的推进会发生明显变化,例如人均GDP 的世界前沿水平从1990 年的2.9万美元上升到2020 年的超过4 万美元。因此,科学合理预测成为现代化标准的一大难题。

2.基于现代化水平分类的标准确定

第二条技术路线参照现代化“度量衡”的建立方法确定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标。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确立能够反映现代化前沿水平的指标。第二步是确立现代化指标的基准值,参照《中国现代化报告》20 年的实证分析经验,以高收入国家平均值作为现代化指标的基准值,设立现代化的水平分类标准。例如,指标值达到或超过基准值的50%归入中等发达水平,指标值达到或超过基准值的80%归入发达水平[12]。第三步是根据现代化的水平分类标准,确定中等发达的指标水平。这条技术路线比较易于操作,通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库可以获取有代表性的现代化指标,而且数据可获取可计算可重复,同时这个方法经过20多年的实证分析和应用,比较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个路线也有不足,包括动态预测的迭代问题,高收入国家、发达水平和中等发达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指标数值缺失等。

3.现代化标准的综合集成

基于两种方法预测现代化指标的水平标准,如果其中一种方法数据不全,则以单一方法结果为准,如果两种方法给出的标准值不一,则较低的标准值为相应水平的门槛值,较高的标准值为相应水平的理想值。

(三)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指标

1.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分析

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一总体目标之下,还有许多分领域的具体目标,比如在经济领域现代化要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现代化要求“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在社会领域现代化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在文化领域现代化要求“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生态领域现代化要求“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人的现代化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3]。

2.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结合世界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综合比较联合国、世界银行、OECD、欧盟统计署等国际机构数据库指标,基于指标萃取的方法,按照政策含义明确、定量可比、数据可获得等原则,从六大领域提出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代表性指标(见表1)。

表1 面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代表指标体系

(四)实现基本现代化指标的水平标准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考察指标非常多元,本文仅对部分指标的水平标准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第一条技术路线,综合考虑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筛选出30 个发达国家(同时满足联合国发达经济体、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进经济体和OECD 成员国四个条件)。其中,主要发达国家21 个,其他发达国家9 个,以9 个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作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基准值,21 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为发达国家水平的基准值(见表2)。

表2 2035年发达国家人均GDP预测 单位:万美元

根据OECD 对发达国家未来人均GDP 增速的预测,以2022 年人均GDP 为基准值,对发达国家2035 年的人均GDP 进行预测,结果如表2所示。2030 年和2035 年21 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GDP 平均值分别为6.80 万美元和7.17 万美元,以此可以作为发达国家人均GDP 的标准值。2030 年和2035 年9 个其他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平均值分别为2.96 万美元和3.12 万美元,以此可以作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的标准值。

根据第二条技术路线,以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人均GDP 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把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人均GDP 平均值的50%作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 的基准值,把高收入国家人均GDP 平均值的80%作为发达国家人均GDP 水平的基准值(见表3)。2030 年和2035 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 平均值的80%分别为4.32万美元和4.54 万美元,以此可以作为发达国家人均GDP 的底线。而2030 年和2035 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 平均值的50%分别为2.70万美元和2.84 万美元,以此可以作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的底线。

表3 2035年高收入国家人均GDP预测单位:万美元

综上所述,到2035 年,人均GDP 达到2.8 万美元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门槛,人均GDP 达到4.5 万美元是发达国家水平的门槛。要想达到理想的中等发达水平,人均GDP 要达到3 万美元以上,要想达到理想的发达水平,人均GDP要达到7 万美元以上。

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研究其他现代化指标的水平分类标准。由于国际比较数据的时间链、质量不一,本表的结果只考虑指标之间的静态比较,即不考虑发达国家在2023—2035 年间指标的发展变化。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标准参考值(2022年)

由表可见,2022 年中国的人均GDP 为1.27 万美元,要在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门槛,人均GDP 至少还要翻一番,年均增长 率 要 达 到6.3%。而2000—2007 年中国人均GDP 增长率为10%,2007—2020年为7.3%,因此,中国要在2035 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可行性,但仍有很大的挑战。当前,中国在高科技出口占比、公共征信系统覆盖、人大代表中女性的比例、医生比例、大学入学率、互联网使用比例、人均预期寿命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中等发达水平,甚至达到或接近发达水平。但是一些指标,包括人均知识产权出口收入、PM2.5 暴露浓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中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还与中等发达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三、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需要新的战略路径和战略举措。在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分析研判下,要紧紧把握现代化的核心指标和世界发展趋势,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协调各类力量,最大程度进行社会动员。

基于上述对中等发达水平指标和标准的定量研究以及中外指标比较,中国要在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做到:力争2030 年在部分领域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35 年全面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且在部分领域率先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实现第二次科技立国

劳动生产率增长是经济表现的一个关键方面,也是生活水平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人均GDP 的增长可以分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以每小时工作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衡量)以及劳动力利用程度的变化(以人均工作时间的变化来衡量)。当前中国人均GDP 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现代化的底子较薄弱,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已经从40多年前的“三来一补”加工出口贸易为主向高科技产品出口转型发展,但是在整个世界产业链、价值链上,中国仍处于劣势地位,知识产品的出口和增值仍然把持在主要发达国家手中,导致中国人均GDP仍缺乏竞争力。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共性规律发现,坚持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最强大推进动力[15]。创新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将颠覆传统产业,深刻改变世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人类文明将向知识时代转型发展。这是现代化百年一遇的战略机遇,抓住机遇就有可能乘胜而上,站在世界创新的顶端,错失机遇就会错失现代化的关键窗口期。因此,中国要赶超中等发达国家,必须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除了增加资本使用,降低生产效率低的行业比重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提高总体效率,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16]。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同时催生国家创新系统。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仅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公共产品,特别是面对国家之间激烈的对抗和竞争,需要从长远、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推动创新。国内外形势要求中国必须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国家创新系统提高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实现第二次科技立国。进一步明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有利于国家科技资源重组配置、科研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绩效提高。

一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枢纽作用。集中力量进行基础性、具有共性作用的知识开发,培育高水平专业研究人员,引领整个国家创新系统发展具有颠覆性、划时代的新知识,创立新的技术范式。促进关键技术和科学知识的扩散,建立国内外创新伙伴关系、加强国际研发合作、帮助国家创新系统提高利益相关者网络规模和强度、落实知识交流和分享,把顶端优势转化为灯塔效应。

二是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战略创新活动的激发器。一方面要做好基础学科的前沿探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绘制基础研究路线图,制定行动计划,重点探索引导前沿知识和战略储备知识,成为未来科学的策源地、种子培育基地。另一方面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挥建制化研究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绘制战略创新研究路线图,探索战略创新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理论研究体系,推动整个创新系统向国家目标靠拢。

三是促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国际创新系统的灯塔。充分利用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建制化优势,通过组织、实施各种研究计划、伙伴合作计划,特别是组织参与跨国研发项目、国际大科学计划,把国家研究网络嵌入全球研究网络中。使用集体结构,例如通用标准、支持计划、共同的期望或测试设施等,协调系统资源,推动创新系统采取战略行动。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拓宽研究网络,增加知识交流频度和深度。加大开放性,保持研究网络的连接,优化研究网络,促进研究工作的多样化。同时,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依托,支持科研人员在国际组织中发挥建制化研究机构的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科技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中国参与国际科技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

(二)促进国际安全发展,有效化解现代化风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代化是一种进步,但也有副作用和副产品,包括经济危机、地区冲突、环境污染、传染病大流行、技术风险、社会冲突、贫富分化、失业风险、家庭风险、人情淡化等,因此,现代化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现代化的伴生风险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有冲击。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积极防范各种风险挑战,化解危机,尽可能把现代化副作用降到最低。

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但部分国家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对其霸主地位的挑战,把中国作为挑战其国家安全的传统国家威胁,挤压中国安全生存空间,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美之间在科技经济社会领域的竞争合作关系也发生变化,科技经济领域逐渐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美国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中国脱钩,将中国排除出战略性产业链,限制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特定科研活动,阻止先进科技成果向中国转移。

国家发展和安全是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核心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合作,营造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守卫现代化成果的国家安全环境。

一是有效管控国际竞合分歧,努力开拓新合作领域。中国始终以最大诚意,努力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和合作伙伴。继续坚持工商科技交流合作,务实有效管控工商科技竞合分歧,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高水平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发展。携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提高全球经济产业链、价值链的弹性和韧性,压低全球通货膨胀趋势,防范全球经济危机,用“知识”赢取全球经济的“共同持续繁荣”。

二是推动“一带一路”扩容增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国家的国际威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共享价值和国际公共产品。中国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丰富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相关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中国通过这一发展模式,扩大国际朋友圈,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推动国际经贸发展、人类文明互鉴,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实现2030 可持续发展。当前,世界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要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能源革命和资源节约利用,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链条各环节,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的绿色化水平,为世界现代化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一个典范,有效减缓或解除世界气候变化危机、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为国际社会提供安全的生态环境。

(三)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着力提高全民基本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是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社会关系、道德素质、能力品格、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等从传统状态到现代状态的转变过程[17]。新科技革命尤其是人工智能,将给人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未知性。数字技术一方面会增强人类能力,通过智能机器和生物与神经技术赋予人类全新的认知和感觉能力。另一方面还会颠覆人类传统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模式,生物和计算机工程将会使许多形式的人类活动变得多余,并使智力与意识脱钩,导致人类面临失去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的危险。当前,尽管中国的大学入学率已经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全人口中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此,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努力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素质。

一是全面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工作和生活的生理基础,也是人生的重要财富,理应摆在工作和生活的优先位置。通过“健康中国”建设,塑造良好的国民健康观念,推广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营造和谐的健康环境。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程规划,全域覆盖。实施国民营养计划,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科学合理设置医护流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通过这些举措,目的是使国民健康素质,包括身体、精神、道德和社会适应均达到良好状态,建设一个国民健康长寿的社会。

二是大力提高可支配收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个人的生活质量往往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物质资源通常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偏好和能力转化为福祉。物质生活不仅以定量货币为衡量标准,消费模式、住房条件、经济安全等也是重要因素,在决定个人主观幸福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收入是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基本前提。千方百计促进就业,鼓励创新创业,设立政策扶持基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降低失业率,畅通个人发展上升通道。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制定更加积极的财产性收入政策,鼓励人民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经济、城镇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减轻人民负担,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全面推进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现代化。

三是推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动教育现代化,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政治素质、法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生态素质。通过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劳动力人口教育水平和技能素质,为实现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美满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加强有助于转变国民教育观念、完善教育行为、改善教育环境和促进教育管理的系统设计和政策保障,形成促进全民教育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完备和综合素养提升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知识型社会,从学校教育向全民学习转变。推动教育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积极引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变革。促进科学教育和传播,普及科学思想和基于证据解决问题的循证思维,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现代化水平发展
张水平作品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